運城市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排名領先

10月31日,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前三季度,我市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排名領先,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運城市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排名領先

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56.2億元,同比增長6.4%。一產增加值191.3億元,同比增長2.5%;二產增加值402.6億元,增長8.2%;三產增加值562.3億元,增長6.3%。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3%、44.8%、48.9%。

前三季度,農業生產形勢穩定、工業主導行業帶動有力、服務業貢獻近五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6.2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48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01.5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8.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8.9%,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顯著。

前三季度,投資、消費平穩,內需拉動趨於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三產投資増勢較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0.2億元,同比增長4.1%。一、二產下降、三產投資快速增長。三產投資228.6億元,增長28%,比上年同期上升33.3個百分點。在農業中,林業投資增長較快。在製造業中,煉焦、醫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汽車製造業增勢較好。在服務業中,房地產業、道路運輸業、生態環境治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增長有力,分別增長47.4%、52%、399.3%和79.1%,是投資平穩增長的主動力。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30.4億元,同比增長8.3%。旅遊業保持保持蓬勃發展。全市累計接待遊客7539萬人次,同比增長18.9%。實現旅遊總收入619.4億元,同比增長18.2%。

轉型發展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穩步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9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116.3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0.4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5.1%。8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9.3%,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市財政在民生領域支出不斷增加,同比增長13.1%,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1%。

新動能持續發展。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9.3%。新商業模式迅速發展。前三季度,全市限額以上單位中網絡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8.4%,快於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14.3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1-9月份,全市財政總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1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4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2.7億元,同比增長10.4%。減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1-9月份,全市共減免各項收入41.21億元,其中鼓勵新高技術發展減免7.62億元,改善民生減免4.78億元,支持三農減免3.62億元。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485.6億元,比年初增長9%。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62.2億元,比年初增長7.1%。

重點民生保障有力。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4343人,完成全年目標106%。9月份,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1.61%,比上月下降0.16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1元,同比增長10%,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2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79下降至2.7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市場物價漲勢溫和。前三季度,全市(中心城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9%,豬肉價格上漲14.8%,鮮菜價格上漲7.3%。

總體看,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在合理增長區間,新動能、民生等方面指標提質增效明顯。但工業投資增長後勁不足、個別指標目標完成缺口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依然值得關注。第四季度,全市各級各部門將下大力氣狠抓落實,加大工業等重點領域的監測力度,持續關注鋼鐵等主導行業市場價格變動;瞄準基礎設施、能源、生態環保、民生服務等項目,擴大有效投資,不斷加快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的力度,全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減稅降費等重點工作,聚焦目標任務和難點問題,攻堅克難,確保全市經濟穩定增長、全年目標順利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