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面禁止電動車,農村最省錢的代步工具有哪些?

抖抖農夫


電動車這麼好的交通工具,不會全面禁止的,只是有些城市加強了管理,同時禁止非國標電動車上路。至於農村,理論上也是不允許騎行超標電動車,但是國標電動車可以隨便騎。如果真的全面禁止了電動車,那會給農村出行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現在農民雖然不算太窮,但是要考慮新的代步工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比兩輪電動車,農村三輪電動車作用似乎更大,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兩條腿走路

以往80年代前的老一輩出門,什麼車都沒有,自行車都是奢飾品,大部分家庭都用不起來,農村的人出門,基本上是靠兩條腿,兩條腿走路當然是最省錢的。

記得隔壁村有個大爺,80年代初期自己打了草蓆,從縣城附近的村莊,每天走路到21公里外的小鎮上銷售,雞鳴的時候開始起床,通過一根扁擔,挑上草蓆,一路走呀走,一個小時大約走5公里的路,大約上午8點多能到達小鎮的集市,在當地賣了一天的草蓆,吃飯當然也是自己帶的飯糰之類,水也是使用那種綠色的軍用水壺隨身帶過去喝的。

勞累了一天,東西賣得差不多了,大約下午6點左右,大爺再收拾行李,從小鎮走路回自己的村莊,大約在晚上9點多才可以到家。

實際上那個年代的農村人,出門大都只能選擇兩條腿,大家也沒有覺得什麼,如果偶爾有部自行車騎一下,已經非常滿足了,大部分人上學都是走路到5公里以外的學校。我記得大約四五歲的時候,就和我的外婆走路去過她孃家,里程大約是10公里,當然還是來回走了,這麼小也沒有感覺到什麼。當然走路的效率是非常低了,即使它最省錢。

畜力車

馬是遙遠的古代交通工具了,估計也就是內蒙等西北地區才會在近代依然使用,南方的農村即使在上個世紀,馬也是非常罕見的。

但是南方的農村牛還是比較常見的,牛車在70年代,還是比較多的,老牛拉破車,吱呀吱的慢悠慢悠走,實際和人走路時差不多的,但是可以拉很多貨物,帶上工具用來幹農活,還可以帶上農產品出去趕集,在以往的農村還是比較使用的,畢竟牛本身還可以幫農民幹農活,犁地之類的。牛本身吃草就可以了,也很少生病,力氣大,脾氣溫順,使用起來只要家裡有個小孩每天帶它到戶外吃草就可以了,成本也不貴了,老了還可以賣掉收回一點成本。

在北方,還可以有毛驢選擇,毛驢可以直接騎,當然也可以用來拉車,比牛還方便,毛驢還可以是乾草,玉米杆之類,還可以吃雜糧,成本容易控制,跑起來速度也比牛快很多。

自行車

在城市裡邊,到處是共享單車,偶爾也有一些跑到農村裡邊去,但是還是不算多的,在農村還是要靠自己買一部來使用。實際上自行車太便宜了,很多農村家庭都備了好幾部,而且又不用牌照駕駛證,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靠人力就可以驅動,實際上是非常方便的,效率比兩條腿走路要高,比牛馬和毛驢的養護費用要低很多。

自行車分為兩輪和三輪的,兩輪的騎起來時速一般都在15公里/小時以上,現在農村的路修好了,雖然有些上坡還不是很方便,但是整體騎自行車都可以的了。想當年老一輩騎的都是那種28寸的大單車,農村都是土路,依然可以爬山涉水,拿來做很多小生意和代步工具。今天路比以往好很多了,雖然人的吃苦耐勞精神不如以往,但是也可以補償回來的。

三輪的主要是用來拉貨,以往沒有電動三輪和燃油三輪的時候,三輪摩托車在很多地方都比較常見,拉貨甚至拉客都非常多,雖然速度慢,但是效率比扁擔籮筐這些要強很多倍了。

摩托車

在農村,摩托車比電動車要方便一點,主要是農村一般山路會比城裡多,摩托車爬坡能力比電動車要強很多,摩托車續航里程比電動車遠幾倍,加一次油能跑上幾百公里,而且不用天天操心加油問題。

摩托車還可以幫忙幹很多農活,有些稍微改裝一下就是一部抽水機,發電機等等,這些能給農民朋友帶來很多便利。帶農產品進城也容易點,因為不用怕半路沒有電了被拋錨。摩托車同樣有兩輪和三輪,兩輪的用來代步或者做小生意,三輪的可以用來拉貨幹農活。

至於使用費用,摩托車是比電動車要高一點,但是摩托車比電動車耐用,理論上摩托車能用上13年,而電動車一般用2-3年都要換電池了,折算起來費用是差不多的。

當然摩托車要駕駛證,車子要上牌,就是一款機動車來的,所以購買和使用起來,相對要麻煩些,但是因為有保險,實際上還是比較安全的。

其他交通工具

滑板車和平衡車,是近些年興起來的,目前還是城裡人玩得多,但是村裡也開始很多人玩了,畢竟這兩種交通工具,在城市裡邊算是運動器材類的,並不能上路。

而在農村,管理上相對寬鬆點,實際上在一些好點的路段,使用滑板車和平衡車,也許是非常方便的,因為它們比較小,容易攜帶,跑起來也不見得慢多少,同樣和電動車一樣充電了,至少不會比國標電動車差。

現在農村也基本上通了公交車,所以有些地方選擇公交車也是可以的,當然因為班次少,等的時間要長點了。





鄉村小魚


過去我家農村蓋房,我的飛鴿牌自行車,立了大功!記得在雙井十字路口北,有個木材銷售門市,早上在門口等著,一開門衝進去,抱了幾根大檁條,交了錢把四根四米長的大木頭架在自行車後衣架上,用繩子捆緊,共二百餘斤。由雙井騎車到瀛海鎮,四十多里,騎和推著回了家!最累的是:趕上雨雪天氣!只能推著走!家中吃麵,需要騎自行車馱著一百多斤糧食,到十幾裡外麵粉廠,加工糧食!還令人難忘的是:星期天託兒所休息,必須騎自行車馱著幼小的兒子,回到四十多里的農村家中!一路上,兒子也同樣經風雨!

年輕時雖然受點累,老來有了健壯身體,這才是最大的成功!如果還能恢復自行車的功能,與電動車相比,對於個人是身體健壯!對於環境保護有利!還能節約能源和防止充電發生火災!

那時騎自行車的人,而今耄耋之年了,還能騎自行車和儘量不坐公交車!取消老年乘車優惠卡,與我們無關!


天下厚德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全面禁止電動車,農村最省錢的代步工具有那些?”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偽命題,凡事不能一刀切,有些電動車確實應該禁止,有些卻需要通過更合理的管理能夠發揮其效用。因此電動車一刀切全面禁止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屬於新能源的交通工具,而且國家正在鼓勵消費者買電動車,而大量禁止燃油車,主要是為了環保的問題,將在2030年電動車的數量將會超過機動燃油車的車輛,或者說,機動燃油車將逐步退出市場。我就是在農村長大的,每月都會回老家幾次,我分析下希望對你們都有所幫助。

(1)電動老年代步車可以說是這些年農村老人選擇比較多的代步工具,這種車因為小巧方便,又能遮風擋雨,價錢還比較便宜,因此很多老人都喜歡出門開一輛電動老年代步車。專家建議全面禁止電動車,這的確是無稽之談,畢竟現在電動車這麼普及,作為一個代步工具是非常方便的,並且還省錢經濟實惠。可以說老百姓是離不開電動車,電動車的停放的位置也比較小,可以任意停放。電動車的成本又比較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如果禁止了電動車就等於禁止了老百姓的出行。

(2)對於農村最省錢的代步工具,那就只有回到20世紀了,代步工具只有自行車了,雖然是一個綠色代步工具,但是很費力,而且也比較慢,等於時代的落後。如果全面禁止電動車,老百姓的生活就等於倒退了幾十年,絕對不適應現代的快速發展的經濟,也不適應這個網絡時代。

(3)對於題主所說的這種電動車應該屬於三輪電動車或者是兩輪電動車,一般農村是比較多的。禁止電動車的這種說法,應該是在城市裡那些隨意騎電動車,闖紅燈穿馬路的那些人,應該與農村沒有任何的關係。畢竟城市的車比較多,好多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那些騎電動車闖紅燈的人,因此被譽為馬路sha手。所以在城市裡,三輪車是被禁止駛入交通擁擠的區域。

所以,如果全面禁止電動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畢竟國家正在大力推廣電動車,這是新能源電動車,這個不符合我們現在社會要求的,也不符合青山綠水的環境保護的政策。對於這個假設的命題成立的話,那麼剩下的代步工具,最省錢的恐怕只有我安全綠色的自行車了,但是作為上個世紀家家必備的代步工具,現在反過來成為農村的代步工具,怎麼看都有點倒退的意味,對於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已經不太合適。

最後感謝您的閱讀,祝願您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三農時尚


閉門造車。

確實有個別磚家脫離實際,只會禁止這個禁止那個,根本不知民間疾苦,只懂得奉迎“安全、文明”,看數據。農民養個豬,他說不環保,都不知道中國人幾千年的“不環保”留下了綠水青山,萬里肥田。

農民開個摩托車、電動車,他也說不環保、不安全。嚴重懷疑個別磚家不但不會駕駛摩托車,連電動車都不會,搞不懂他們所說的“不安全”是哪個物理學概念(我估計物理學家會哭暈廁所)!有打圓場的說,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所以不安全。我也是醉了,電動車怎麼可能懂的規則嘛,懂得規則的是人!是人!是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振興汽車。

以上完全是吐槽,😄。說心裡話,這類磚家的理論是這樣的,現在中國最起碼有兩億人在駕駛電動車,如果能一刀切不允許駕駛電動車,只要三分之一的人受不了走路,將催生出小七千萬汽車的銷量!只要其中三分之一帶頭買了汽車,另外的部分也將一大半跟風購買汽車,又得一個億的銷量。是不是很興奮?錯了嗎?

不安全的不是電動車。

磚家的辦法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或許有效,因為汽車產業帶動了很多產業,但是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大。曾經有人說菩薩為什麼靈驗,就是因為太多人給予了讚美之詞,菩薩擁有了念力。農民騎行電動車,在鄉村也礙不著誰,就算進城了那就教育他們交通規則吧,不遵守規則就處罰,違反交通法的是人,不是電動車。


老龔說勢


現在有關於禁止電動車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具體的實施措施,目前也不得而知。關於在是否該禁止電動車這樣的問題,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流芳個人覺得要禁止電動車,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要知道在農村電動車是農民最基本的代步工具,就相當於當年的二八槓自行車。在農村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養得起車的,也不是人人都需要車。從經濟到環保,農村都是不能禁止電動車的。

為什麼要禁止?部分專家給出說明:

農村電動車數量增多,給道路交通帶來很大壓力;電動車功率太大,時速過快,行駛危險性增高。部分農民不遵守交通規則,交通事故頻發;農民出現違規拉客、載客現象。

對於專家給出的說法,農民朋友們表示很不能理解,要知道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電車成為農民出行最常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這也的確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關於決心推行新國標一事專家說:針對舊電車處理,可以規定農民在限期內把電動車折成購車款,抵扣新的電動車,然後農民交補差價就可以了;也可以直接要求將電動車銷燬,農民從中拿到一筆補貼。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也非常大。尤其在出行方面表現的更為明顯,流芳覺得以上兩種方式都不可行,不能因為某些因素就採取“一刀切”的方式處理舊電車。可以規定舊電車不得進城或是超出某段區域,讓舊電車自然報廢消失,這才是給電動車的最好歸宿。

當然,對於專家提出問題的初衷還是為了增加農民出行的安全,農村地區不通公交車,農民騎電動車也是為了方便,但方便的前提也應該是安全。流芳也覺得雖然這類問題還沒有實質性的規定,也並不是所有村莊都是這樣的,一些村莊並沒有出現此消息。但是,我們農民在騎電動車的時候也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農人顧流芳


專家建議的建議——狗屁!關係到老百姓實際的卻沒有個建議,農田佔而不用,是想佔田為王嗎?住房價高居不下,耗盡百姓錢財,專家做出什麼貢獻嗎?一句話形容專家無所事事,盡幹“商”天害理之事!


快樂與你同行131


又是哪個吃飽了撐的專家,農民咋得罪你了?禁這禁那,以後是不是還要禁止農民進城打工啊,這大中國要沒有農民辛苦付出,你們的高樓大廈自己長出來啊?農民不種地你們吃屎啊?最討厭這些專家胡說八道,這些專家要把他家戶口本往上翻三代還不是農民,忘本的東西!


風中的眼睛


專家提的問題!讓我們這些老農給你說吧!

你光想封堵住了!咋不想著疏導!屁股思維!農村全面禁止電動車不現實!這就是一點也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古人都知欲堵先疏!何況還是發展到現在的精英型社會!

以前自行車多,現在電動車多!農民都是奔著經濟實惠去的!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經濟,實惠,方便的代步工具!在農村呢你全面禁止電動車!那是異想天開的想法!

除非你有很大補貼!農村才回到自行車的年代了!那才是真正的經濟實惠,方便就要打折了!









豫舞扶揚


電動車這麼好的交通工具,不會全面禁止的,只是有些城市加強了管理,同時禁止非國標電動車上路。至於農村,理論上也是不允許騎行超標電動車,但是國標電動車可以隨便騎。如果真的全面禁止了電動車,那會給農村出行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現在農民雖然不算太窮,但是要考慮新的代步工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比兩輪電動車,農村三輪電動車作用似乎更大。

兩條腿走路

以往80年代前的老一輩出門,什麼車都沒有,自行車都是奢飾品,大部分家庭都用不起來,農村的人出門,基本上是靠兩條腿,兩條腿走路當然是最省錢的。

自行車

在城市裡邊,到處是共享單車,偶爾也有一些跑到農村裡邊去,但是還是不算多的,在農村還是要靠自己買一部來使用。實際上自行車太便宜了,很多農村家庭都備了好幾部,而且又不用牌照駕駛證,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靠人力就可以驅動,實際上是非常方便的,效率比兩條腿走路要高,比牛馬和毛驢的養護費用要低很多。

我能想到的最省錢的大概就這兩種了吧。


夢想啟航2019


朋友你好,這個問題不該提出質凝,國家現在包括世界都在推行環境保護,公交車已大量上路,電動車也是一種環保代步工具,何來禁止,我想是天方夜談,但不過電動車以後上路有可能必須有行車證和駕照考試合格才能上路,現在存在著有些不懂交通規則,造成事故多,引起人們對電動車質疑問題,但我想不會禁止。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