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最喜歡什麼樣的電影?

關注肌膚問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各位朋友也都闡述了他們自己的觀點,我也藉此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前面很多朋友都說因為喜歡某個明星,因此會喜歡他的電影。我一般是先喜歡某部作品,然後發現這個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我喜歡的,我也就會喜歡這個明星,然後去關注這個明星的其他相關作品。但是我很少關心明星的私生活,我覺得那個完全沒必要,因為你即使把他當成神,你的神也不會知道你的存在,不會關注到你。

那麼回答一下問題:我最喜歡什麼樣的電影?

一個最字就讓問題很難回答了,我只能說只要是一部電影能夠讓我深受感悟,甚至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拿出來看看,而且每次都有新的想法,我就認為它是特別好的電影,我就會特別喜歡。舉幾個例子。

1、《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我看過很多遍。最開始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其實和大家一樣,人要有希望的活著,但是我後面再看這部電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人活著如果光談希望談夢想,其實是絕對不夠的。我希望明天就能成為百萬富翁,天天這麼想這麼希望,你最後可能就和肖申克里面的其他犯人一樣變得麻木了。安迪身上難道只有希望這一個閃光點嗎?他只是因為有希望就走出了肖申克的嗎?當然不是,他是從踏進肖申克那一刻就想著要出去了,但是他並不是只是想想而已,而是付出行動了的。他首先是考察了監獄牆體結構才決定用鐵錘挖穿牆越獄的,如果他發現牆體是鋼筋混泥土修建而成的,他就不會用一把鐵錘去挖監獄了,因為那樣無非是打擊自己而已。然後他藉機接近監獄負責人,這裡他的學識起了很大作用,你利用監獄負責人為自己創造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說他如果沒有為自己創造這個虛假的身份,他即使越獄成功也無非是等著被抓回來而已。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為獄友做了很多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讓他成功越獄很久之後,他還是獄友心中的神話,他們茶餘之後的談資。所以,如果光談希望顯然是不夠的,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單單談希望的一部電影。

2、《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也是前後給了我不同的感受,起初我是被蝶衣對小樓和京劇的執著吸引了,再看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們經常把別人當成我們希望的那個人,然而當某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那個人和我們希望的那個人差別甚大的時候,這種心理落差是很容易讓人不能接受的。蝶衣和菊仙都把小樓當成了真霸王,蝶衣是因為小樓從小保護自己讓他有了被保護的慾望,菊仙是因為在受到眾人的威脅之後跳樓被小樓接住讓她覺得有了依靠。可是在面對批鬥的時候,小樓揭發了他們,讓他們很失望,他們都以為小樓是霸王那般不屈不撓的人,可是最後才發現他不過是凡夫俗子而已,最後失望的選擇自殺而亡。他若是真霸王,我做虞姬也無妨;他若是假霸王,你千萬不要做真虞姬。你對一個人付出何等的真心,要看對方值得你以何種真心對待。

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第一遍我被電影的美輪美奐的特效吸引了,再次看的時候,被電影暗藏的恐怖故事驚呆了。然後再看的時候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發現這些個故事其實就是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來之後卻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一件驚人的事故經過潤色之後居然成了動人的故事。單純的人看見的別人希望你看見的漂亮外衣,但是內心複雜的人總能扒去虛偽的外衣看透事物的本質,其原因就是他們敢於去想,善於去思考。

當然這類讓人越看越有新的感悟的電影還有很多,就不再多舉例了。總之,那些每次看都讓人有所收穫有多感悟的電影,都是我特別喜歡的電影。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你和大家都能有所啟發和幫助。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交流,祝好!


庭外秋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各位朋友也都闡述了他們自己的觀點,我也藉此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前面很多朋友都說因為喜歡某個明星,因此會喜歡他的電影。我一般是先喜歡某部作品,然後發現這個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我喜歡的,我也就會喜歡這個明星,然後去關注這個明星的其他相關作品。但是我很少關心明星的私生活,我覺得那個完全沒必要,因為你即使把他當成神,你的神也不會知道你的存在,不會關注到你。

那麼回答一下問題:我最喜歡什麼樣的電影?

一個最字就讓問題很難回答了,我只能說只要是一部電影能夠讓我深受感悟,甚至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拿出來看看,而且每次都有新的想法,我就認為它是特別好的電影,我就會特別喜歡。舉幾個例子。

1、《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我看過很多遍。最開始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其實和大家一樣,人要有希望的活著,但是我後面再看這部電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人活著如果光談希望談夢想,其實是絕對不夠的。我希望明天就能成為百萬富翁,天天這麼想這麼希望,你最後可能就和肖申克里面的其他犯人一樣變得麻木了。安迪身上難道只有希望這一個閃光點嗎?他只是因為有希望就走出了肖申克的嗎?當然不是,他是從踏進肖申克那一刻就想著要出去了,但是他並不是只是想想而已,而是付出行動了的。他首先是考察了監獄牆體結構才決定用鐵錘挖穿牆越獄的,如果他發現牆體是鋼筋混泥土修建而成的,他就不會用一把鐵錘去挖監獄了,因為那樣無非是打擊自己而已。然後他藉機接近監獄負責人,這裡他的學識起了很大作用,你利用監獄負責人為自己創造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說他如果沒有為自己創造這個虛假的身份,他即使越獄成功也無非是等著被抓回來而已。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為獄友做了很多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讓他成功越獄很久之後,他還是獄友心中的神話,他們茶餘之後的談資。所以,如果光談希望顯然是不夠的,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單單談希望的一部電影。

2、《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也是前後給了我不同的感受,起初我是被蝶衣對小樓和京劇的執著吸引了,再看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們經常把別人當成我們希望的那個人,然而當某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那個人和我們希望的那個人差別甚大的時候,這種心理落差是很容易讓人不能接受的。蝶衣和菊仙都把小樓當成了真霸王,蝶衣是因為小樓從小保護自己讓他有了被保護的慾望,菊仙是因為在受到眾人的威脅之後跳樓被小樓接住讓她覺得有了依靠。可是在面對批鬥的時候,小樓揭發了他們,讓他們很失望,他們都以為小樓是霸王那般不屈不撓的人,可是最後才發現他不過是凡夫俗子而已,最後失望的選擇自殺而亡。他若是真霸王,我做虞姬也無妨;他若是假霸王,你千萬不要做真虞姬。你對一個人付出何等的真心,要看對方值得你以何種真心對待。

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第一遍我被電影的美輪美奐的特效吸引了,再次看的時候,被電影暗藏的恐怖故事驚呆了。然後再看的時候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發現這些個故事其實就是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來之後卻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一件驚人的事故經過潤色之後居然成了動人的故事。單純的人看見的別人希望你看見的漂亮外衣,但是內心複雜的人總能扒去虛偽的外衣看透事物的本質,其原因就是他們敢於去想,善於去思考。

當然這類讓人越看越有新的感悟的電影還有很多,就不再多舉例了。總之,那些每次看都讓人有所收穫有多感悟的電影,都是我特別喜歡的電影。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你和大家都能有所啟發和幫助。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交流,祝好!



湯姆剪剪剪


作為一個90後的男士而言的話,我更加喜歡科幻類型的電影,這個年齡段的我們即將或許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常瑣碎的生活禁錮了我們的思想也麻痺了我們曾經想要展翅翱翔天際的渴望,慢慢的變成一個為了生活而生活的人,在閒暇之餘你是否會想起還有很多是你沒有觸摸過的。科幻電影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於未知的渴望,電影裡光怪陸離的事件,神秘浩瀚的宇宙,高端科技的展現,或許在你或者在我的身邊就發生著類似的事件,只是我們太過於平凡而沒法查覺。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我非常看好的幾部科幻影片:

《阿凡達》豆瓣評分;8.6分(原來除了人類還有這樣有豐富感情的納美人)

影片中主要講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可以改變人類能源工業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不斷吸引著人類不遠萬里開採資源。因為他們的竭澤而漁開採方式徹底和當地納美人關係破裂,所以讓雙腿癱瘓渴望重新站起來的前海軍陸戰隊員傑克·薩利接受實驗,神經連接納美人軀殼打入內部,期望一舉殲滅納美人。卻沒想到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顯示所有大圖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豆瓣評分;8.6分(原來罪惡也是可以用暴力解決的)

影片中主要講述擁有蝙蝠俠的哥譚市,在一系列的針對黑惡勢力的行動中將黑幫老大一網打盡之時出現以狡詐著稱,喜怒無常,沒有底線的小丑,他以殺死蝙蝠俠為由,糾結各種犯罪份子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只為逼出蝙蝠俠承認自己的身份,甚至希望蝙蝠俠殺死自己來讓蝙蝠俠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殺人犯。蝙蝠俠和小丑的較量正在風雲詭譎的哥譚市徹底綻放。

《黑客帝國》三部曲豆瓣評分;8.6分(你所生活的世界真的是真實的嗎)

影片中主要講述一個普通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原來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似乎被某種力量控制著,尼奧便在網絡上調查此事。同時現實社會中人類反抗組織的船長墨菲斯也在找尋救世主,在自己船員的指引下最終兩人見面,尼奧在墨菲斯的指引下成功回到現實世界一起參與到抗爭隊伍中。他們在虛擬世界遇到了一個可以無限分裂的電腦病毒史密斯,一次次危險讓尼莫認識到自己的使命,自己一人前往機械母體進行談判,最後幫助機械母體殺死電腦病毒史密斯,從而讓人類迎來了新的和平。

《X戰警》豆瓣評分;7.6分(如果讓你擁有一項特異功能你會選什麼)

影片中主要講述這個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因為基因變異從而擁有特殊能力,這部分人就被稱為變種人,變種人擁有的能力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會的。而世界一些正常人對於這樣一群異類產生了恐懼。萬磁王為了爭取更多變種人的權利,並希望能夠讓變種人統治地球,他以各種各樣的名義糾結聚集了一群變種人不斷針對人類發動戰爭。而X教授致力於人類與變種人之間和諧共存,並由他創辦了X學院,並且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尋找被人類拋棄遺落在各地的變種人,給予他們安全的住所,並且教導他們學習知識,讓他們能合理運用自己的能力,並且走上正途,培養他們成為X戰警,保衛人類與變種人。

當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們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也需要一些超現實的夢境來寄託遐思。科幻無疑取代了過去神話所具有的社會功能,電影已然成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創造的幻象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的世界,獲得片刻的超脫和昇華。--摘取自網絡詞句



影視三點半


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

很多人把這部電影視作中國電影的最高峰。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縱觀中國電影史,雖佳作迭出,卻很難再拍出優秀深刻如《霸王別姬》的作品。這不僅是因為如今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趨於浮躁,還因為演員本身對角色的解讀。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愛這部電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程蝶衣的扮演者——張國榮先生。

【因為我一直以為,真正的演員是能賦予角色性靈的。很顯然,張先生做到了。】

他在戲裡的一舉一動,都極大程度上表現著角色。他的喜悲帶動角色,角色又帶動著觀眾。由此,觀眾便隨著他的喜悲而喜悲。可以說,如果蝶衣的角色換一個人演的話,是很難達到張先生的效果的。

因為張先生,讓觀眾無法對這個角色反感。即使蝶衣有時候矯揉造作;即使他永遠活在一個不真實的世界裡,觀眾也會覺得,這是時代的悲哀,而不是他的過錯。

只因為他是蝶衣,一個在時代洪流中迷失的人。

這部電影借戲班中形形色色的人反應了一個時代的悲哀,唱戲、娼妓這些都是下九流的東西,但底層的百姓只能靠這個過活。人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你看下去卻發現故事中的主人公段小樓、菊仙、程蝶衣都是最有情有義之人。反倒是那些自詡高貴之流的上等人,所作所為為人所不齒。

蝶衣自小被母親送去學戲,受到了師兄段小樓的照顧。二人機緣巧合之下被安排演繹名戲《霸王別姬》,從此,蝶衣便覺得自己便是虞姬,而師兄就是霸王。

可,活在戲裡的卻只有他自己。師兄結識了妓女菊仙,二人之間產生了愛情。


木木陪你看影視


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我比較喜歡科幻片和武大動作片;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慢慢就出現了電視劇和電影,此時科技不算髮達,電影的呈現只能是黑白的,無聲的;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漸漸的變聲了有聲電影,高電影,3D,4D,5D等視覺盛宴,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喜歡科幻片和動作片是有我自己的原因的,科幻片的場景,效果,畫面的生動,以及片內所講的內容,可以反應出人類的超凡想象力和創作力,片內的高科技和各種虛擬人物,都極具觀賞性,讓你身臨其境,流連忘返;動作片給我們更多的俠義的精神,各種武術精髓,各種武打動作,我相信大部分男生小時候都有一個俠義的夢,就是受這些動作片的影響,對我們的影響甚遠;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也喜歡看電影,可以關注我哦,謝謝!


毛琪環球影視廳


刷新的時候看到了,本來也是正悶的時候想點進來看看粉絲們的喜歡看什麼。我好搜搜看看,很少呀,不應該是這樣的嗎?

我喜歡電影動漫,電視劇也還好不過劇情,好的故事電視劇我嫌它太拖拉比如史詩鉅著這裡我不說哪部不好,主要怕被張總和陳總一鍵DEL

動漫的我推薦像柯南系列和Onepiecg系列

電影那就多了。

索然無味時恐怖片我強烈推薦。英叔的片子我還沒看完呢,每次以為看完了,小網站搜一搜總是有的

科幻劇和冒險劇當屬美劇作的比較到位。類似加勒比海盜,漫威系列

有點故事情節看完之後發現豁然開朗的感覺俄劇和英劇作的好些,不過真得花心思看,我有時候都暫停回放,不然連不上好煩呀。這一點印度電影近年來也做得不錯,我國的一些網劇也做得很有良心

犯罪電影不用說港臺劇不用介紹。早期的古惑仔、黑社會、最近的寒戰、赤道、跛豪(兩個版本都可以搜搜看)

喜劇片和動作電影我還是比較喜歡我們中國人主演的。看起來比較舒服。

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看著標題想起來我多年前的面試題。其中有一題就是:你平時有什麼興趣。我當時就填了。我喜歡看電影和看別人打籃球


浣熊精


《大話西遊》——最終在一起的,為何往往不是最純粹的愛人?

“上天既然安排他能拔出我的紫青寶劍,他就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錯不了,有一天他一定會在一個萬人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的雲彩來接我。”有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樣,忘不了《大話西遊》裡紫霞說這話時臉上的神情。她的感情是那樣的熾熱,以至於她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只為了“愛至尊寶”這件事而活著。即便是至尊寶說:“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騙你?”她也回答“騙就騙吧。就像飛蛾一樣,明知道會受傷,還是會撲到火上。飛蛾就是這麼傻。”

然而紫霞和至尊寶卻並沒有在一起。儘管至尊寶最終意識到自己已經愛上了紫霞,卻已經為時已晚。紫霞已經為救至尊寶而死去。轉世後的她沒有了前世的記憶,也終於與自己的真愛擁抱在了一起,唯有至尊寶還停留在原地做一個旁觀者,一句“他好像一條狗啊”又是多麼諷刺又真實的寫照,

現實中又有多少人同至尊寶一樣:“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有幸運天使陪伴


我喜歡星爺,是感謝他所帶給我的那些真實的觸動。喜歡他的無厘頭,就像莊周的散文,就像李白的詩歌,邏輯跳躍,縱橫無忌,卻能給人一種內在的真實感,一種美的享受;喜歡他天馬行空、變幻莫測的情節,無論是語言、動作還是表情,星爺都能準確捕捉人物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看似誇張、滑稽的肢體語言下,人物的心理世界表現的酣暢淋漓,昭然若揭。如果說《百變星君》是對《變相怪傑》的致敬,那他對人物心裡的精準捕捉和再現,也確實達到了世界級大師的水平。正是基於此,我才從他的悲喜之中看到了真實的生活。

星爺給了我真正的喜劇。魯迅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周星馳的“無厘頭”之所以俘獲一代人心,不僅僅是因為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動作,這些終究只是表現手法,更多的是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藝術化地搬上了銀幕,同時又以“無厘頭”絕妙而又完整地保留了這些感受的真實性,讓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成為了真正的經典。這些經典有些來得很滯後,因為超前的觀念總是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當我們經歷了之後,才會看出那一喜一悲之間的真實所在,才能從那些誇張、滑稽之中看到生活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喜歡周星馳,他把小人物的生活搬到了熒幕上,它是如此真實。正如易中天老師所說,現在是缺少英雄的小時代,周星馳用他的方式給我們演繹了這個時代的悲歡。

周星馳一直在做真正的演員。就像他在《喜劇之王》中塑造的那個捧著俄國著名戲劇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經典代表作《演員的自我修養》努力奮鬥的尹天仇那樣。星爺是從龍套、配角一步步走過來的,所以他很清楚那些在最底層奮鬥又心懷夢想的小人物的心理,尹天仇的形象就是最好的明證。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可是有準備的人何止千萬?你又如何保證自己不是尹天仇,還是就是尹天仇呢?《喜劇之王》中的那句:我是一個演員,大概是每一個人都曾強調過得話。或是面對質疑時,或是遭遇不幸時。如果沒有對生活的親身感受,只這一句簡單的話,也很難說出來吧。

黎耀祥在《戲劇浮生》中有這樣一段話:很多演員一直演戲,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清楚演戲和人生的關係,對我來說,演戲其實就是檢視人生。很簡單,演員演的是人,而演戲最終要做到的,就是“如何令我成為他”,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而已。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麼簡單的事情,大家往往都捨近求遠。

我們必須在自己的生活裡提煉出一些感覺來,捕捉真正的生活,包括瞭解人究竟是什麼,自己又是什麼。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表達人,怎能不瞭解人呢?我常常希望大家都能夠回過頭來思考一下,什麼是演戲,什麼是戲劇。最簡單地說。戲劇就是人生。周星馳就是從生活中發掘題材,把生活帶到了電影之中。既給人影視的魅力,又給人生活的真實。

真正的喜劇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哲學家。因為他們要了解生活的意義和無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生活的“喜劇”和“悲劇”,讓人不僅能酣然一笑,還能在一笑過後若有所思。他們要想哲學家一樣思考,又要跳出這種思維方式本身,用電影語言去加工處理。所以,熒幕上帶給人歡樂的小丑可能正陷於現實世界的黑暗和孤獨中而無法自拔。周星馳也同樣如此,熒幕上的他搞怪、不羈、幽默,現實中的他卻是嚴肅、深沉。可能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創作出真正經典的喜劇吧。

但是,任何形式的藝術都不宜深度解讀,曲高和寡,深則不眾。以視聽等媒介給人帶來視覺震撼的電影藝術尤其不宜過分解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藝片、藝術片受眾很少的原因。周星馳聰明地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演繹出來,更以其自身的特質,加以其獨特的“無厘頭”形式,深刻卻不說教,世俗而不低俗,在令人歎為觀止的捧腹出,笑出眼淚,明覺生活的真味。這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讓人一再品味的原因。

近年來,周星馳從演員轉向導演,已經很久沒有自己出演作品。從最近的幾部作品來說,無論是《西遊降魔篇》、《美人女》,還是《新喜劇之王》,很多人都不怎麼買賬,說是江郎才盡,尤其是《新喜劇之王》,更被許多人說是炒冷飯的圈錢之作。這幾部作品我都看了三四遍,它們都保存著周氏無厘頭的特點,只不過自《西遊降魔篇》之後,周星馳電影變的更加內斂。可以說,這是很多藝術大師都經歷過的轉變過程。從張揚到內斂,從誇張歸於平靜。而且,因為星爺本人沒有出演,文章、鄧超、羅志祥雖然都是有實力的喜劇演員,但終究沒有星爺本人對生活那樣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很難再現星爺那種廣泛而深刻的喜劇效果。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很多人覺得有很大落差。

就在星爺歸於內斂之時,影視市場上一些“黑色幽默”題材的喜劇漸多起來,如《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藉助人們思想認識上的“不知”、不和諧的情節和人物自身的矛盾性格造成喜劇效果。在以音樂帶動人感情的快速和略顯混亂的節奏中,確實給人帶了很多歡樂,但也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因為整個世界充滿著非理性,不是一個人物的矛盾性格,而是整個社會的躁動和混亂。這種藝術處理確實是“黑色幽默”的特點所在,但也因為其過度深刻的呈現現實生活反倒容易讓人產生懷疑。因為極端環境、極端境遇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而周星馳小人物的生活塑造確是每個人都親身體會過的。就像那一個個為了夢想蝸居在北京的北漂一族,就像《破壞之王》中何金銀邂逅女神坐在草坪上那雙顫抖的手……群演因為尹天仇而備受鼓舞,而我們也終有一天會成長到面對分手不再顫抖……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這種細膩、真實的生活場景,更喜歡淡而有味的生活化敘事。

可能,那些一遍遍刷著星爺電影的是和我同一類型的人吧。敏感、細膩,對生活飽含熱情和憧憬,卻終於只能潛伏在黑暗的角落裡,細細咀嚼那些之前被我們自身忽略的真實。在不斷地懷念和思考中,慢慢忘了生活本身。只是,電影終究是電影,而不是生活本身。周星馳把生活搬到熒幕,只是放了一些佐料,便已是珍饈美饌。但只有這些佐料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只是紀錄片。所以星爺為我們編制了一場場夢。如《功夫》是無名少年(每個人)的功夫夢,《破環之王》是懦夫何金銀的愛情夢,《喜劇之王》是“死龍套”尹天仇的演員夢,《新喜劇之王》則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我曾希望於生活之中尋找意義,後來慢慢明白生命本身無意義,因為意義不是思索出來的,也不是尋求出來的。它是人自身的行為結果帶給其他人的某種推進和明悟,其本身對於本人來說並非一定會有很強的目的性。我還會時不時地刷幾部老劇,看幾部星爺的電影,看看那些滾動的即時彈幕,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新東西。可能是我也變得更加內斂而無法嘗試和接受新的東西,可能是現在的選擇太多讓我變得挑剔而懶得選擇,也可能真的是經典越來越少……總之,我放棄了尋求意義,只要心中有歡喜、有情感、有自己的判知,那就是生活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的自我修養》中的理論或許在初期過於理想化,但是這樣的理念值得作為一個演員作為畢生的追求。周星馳也一直以自己的態度表達著自己對電影,對人生的理解。就像吳孟達在採訪時說的那樣:周星馳的錢兩輩子都花不完,他之所以一直堅持,就是想超越從前自己的光環,給觀眾一種新的感受和認知。

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星爺了。那裡有我喜歡的藝術和生活的空間;有我一直追求的純粹和堅持;有我親身經歷的苦辣辛酸。如今,我淹沒在生活的洪流中,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喜劇,什麼是悲劇。


匠心瓠坊


作為一個90後的男士而言的話,我更加喜歡科幻類型的電影,這個年齡段的我們即將或許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常瑣碎的生活禁錮了我們的思想也麻痺了我們曾經想要展翅翱翔天際的渴望,慢慢的變成一個為了生活而生活的人,在閒暇之餘你是否會想起還有很多是你沒有觸摸過的。科幻電影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於未知的渴望,電影裡光怪陸離的事件,神秘浩瀚的宇宙,高端科技的展現,或許在你或者在我的身邊就發生著類似的事件,只是我們太過於平凡而沒法查覺。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我非常看好的幾部科幻影片:

《阿凡達》豆瓣評分;8.6分(原來除了人類還有這樣有豐富感情的納美人)

影片中主要講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可以改變人類能源工業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不斷吸引著人類不遠萬里開採資源。因為他們的竭澤而漁開採方式徹底和當地納美人關係破裂,所以讓雙腿癱瘓渴望重新站起來的前海軍陸戰隊員傑克·薩利接受實驗,神經連接納美人軀殼打入內部,期望一舉殲滅納美人。卻沒想到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豆瓣評分;8.6分(原來罪惡也是可以用暴力解決的)

影片中主要講述擁有蝙蝠俠的哥譚市,在一系列的針對黑惡勢力的行動中將黑幫老大一網打盡之時出現以狡詐著稱,喜怒無常,沒有底線的小丑,他以殺死蝙蝠俠為由,糾結各種犯罪份子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只為逼出蝙蝠俠承認自己的身份,甚至希望蝙蝠俠殺死自己來讓蝙蝠俠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殺人犯。蝙蝠俠和小丑的較量正在風雲詭譎的哥譚市徹底綻放。

《黑客帝國》三部曲豆瓣評分;8.6分(你所生活的世界真的是真實的嗎)

影片中主要講述一個普通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原來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似乎被某種力量控制著,尼奧便在網絡上調查此事。同時現實社會中人類反抗組織的船長墨菲斯也在找尋救世主,在自己船員的指引下最終兩人見面,尼奧在墨菲斯的指引下成功回到現實世界一起參與到抗爭隊伍中。他們在虛擬世界遇到了一個可以無限分裂的電腦病毒史密斯,一次次危險讓尼莫認識到自己的使命,自己一人前往機械母體進行談判,最後幫助機械母體殺死電腦病毒史密斯,從而讓人類迎來了新的和平。

《X戰警》豆瓣評分;7.6分(如果讓你擁有一項特異功能你會選什麼)

影片中主要講述這個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因為基因變異從而擁有特殊能力,這部分人就被稱為變種人,變種人擁有的能力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會的。而世界一些正常人對於這樣一群異類產生了恐懼。萬磁王為了爭取更多變種人的權利,並希望能夠讓變種人統治地球,他以各種各樣的名義糾結聚集了一群變種人不斷針對人類發動戰爭。而X教授致力於人類與變種人之間和諧共存,並由他創辦了X學院,並且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尋找被人類拋棄遺落在各地的變種人,給予他們安全的住所,並且教導他們學習知識,讓他們能合理運用自己的能力,並且走上正途,培養他們成為X戰警,保衛人類與變種人。

當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們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也需要一些超現實的夢境來寄託遐思。科幻無疑取代了過去神話所具有的社會功能,電影已然成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創造的幻象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的世界,獲得片刻的超脫和昇華。--摘取自網絡詞句

如果你也喜歡科幻片,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推薦一下自己喜歡的電影哦!!


一家人看電影


個人比較喜歡喜劇和科幻這兩種題材的電影,從國內外票房走勢來看,高票房電影的誕生,往往也都是這兩種題材,現在快節奏繁忙的生活,使得人們尋求心情的舒緩,這兩種類型剛好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尤其是喜劇電影,效果最佳。

當然科幻電影也是不錯的,天馬行空的劇情,反而會勾起我們無限的幻想,電影中的種種先進近乎魔幻化的場景往往會使我們忘掉現實,憧憬美好的未來。

最近一段時間我就看了好多的科幻片,拋開漫威、DC這些已經看了好多遍的,開始搜尋看一些熱度不算高,但特效劇情腦洞都不錯的電影,不過一定要強調一點,那就是科幻電影我只認歐美的,說實話,國產的水平已經擺在那,而且國內現在拍電影圈錢這麼火,都沒幾個人敢碰這一題材,國外看的多了,看國產的總覺得會有心理隔閡。

最後給推薦一部最近看過的小眾科幻電影《救世超能:永無止境》,關於人類獲得超能力拯救世界的,個人覺得還算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