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月球基地?中國稱將建地月空間經濟區,年產值將達10萬億美元

據科技日報1日報道,2019年CALT論壇於10月30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在大會上透露,中國將力爭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專家預測到2050年前後,中國每年在地月空間經濟區的總產值可以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的規模。

包為民在報告中表示,未來中國地月空間的經濟總產值潛力巨大。中國必須發展出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進出空間運輸系統研究,力爭在2030年完成基礎問題研究,突破關係技術;在2040年建成高可靠、低成本、航班化的航天運輸系統,到2050年左右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

要建月球基地?中國稱將建地月空間經濟區,年產值將達10萬億美元

地月空間指的是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最核心的就是地球到月球之間的空間運輸能力。包括近地空間、月球引力空間和地月轉移空間,未來將會建成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運輸體系、空間資源探測與開發體系、空間基礎設施體系三大體系。其未來業態包括基礎產業、應用產業、開發和利用產業、拓展產業等。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空間運輸能力是建立和運營月球基地的關鍵。因為要建立長期的大型月球基地必須要在地球和月球之間進行頻繁的地月空間運輸,包括人員和物質的支持。可以說地月空間運輸能力將直接決定著月球基地的建設規模,也會影響到月球基地未來的運營規劃。

要建月球基地?中國稱將建地月空間經濟區,年產值將達10萬億美元

為了解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專家設想的是建立一套類似於公交系統的分階段運輸地月空間運輸體系,可以分為近地軌道運輸系統、地月轉移運輸系統和月面起飛與著陸運輸系統。分階段完成運輸任務是目前航天技術水平下最科技的解決方案,將會在月球與地球之間形成一條“高速公路”,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可以經常往來於兩個星球之間,這個運輸系統必須要具備安全可靠和運輸成本低的特點。

當然,不同的運輸對象對安全的要求也不同。人員的運輸速度可以更快,安全性應該要求更高,貨物的運輸可以對時間和安全性要求放寬一些,能在一定時間內送達就可以。

要建月球基地?中國稱將建地月空間經濟區,年產值將達10萬億美元

月球基地設想

包為民認為,未來在空間站、載人月球探測、太空旅遊及在軌科研、生產、試驗等載人航天任務需求將會持續增長,對月球等空間資源的開發和能源利用、在軌制造已經成為國際熱點。未來各國目標重點鎖定了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等三類天體。國際宇航科技相關研究也表示,在2045年之前,97%的進入空間任務還是集中在地月空間,100%的任務仍要從地月空間出發。

根據包為民的設想,中國未來會在第一階段進一步提升基礎空間運輸能力,降低成本;在第二階段,建設航班化運輸系統,建立天地往返的地月球空間運輸體系,初步建成經濟區;第三階段,在2045年左右全部建成經濟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