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跟不上,蘋果質量差,如何增進蘋果對肥料的吸收?

史國宏


你好,我是晴格格,蘋果也算是國民都愛吃的水果了,下面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蘋果非常好吃,脆脆的口感,甜甜的果肉,尤其是平平安安的寓意,更是讓大家都很喜歡,做成蘋果泥或者蘋果汁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蘋果現在在市場上出現的品種多種多樣,讓我們挑選的眼花繚亂,但是種植蘋果,我們都是想要讓蘋果又好吃又高產的,所以我們要在整個過程中格外的用心。

蘋果在成長階段每畝地正常需要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自然條件下的雨水量,果樹一般吸取1/4左右,正常的蘋果每年用水量在540毫米,如果在4-9月裡降雨量不夠的情況下就要人工澆灌。注意在雨水多的月份裡要做好排水工作。

土壤對蘋果的影響也很大,只要種植果樹的土地要求土地有很好的通氣性,不要在沙土和鹽鹼地上種植,要選擇在土地肥沃,排水能力好,土地為酸性的土壤中,種植果樹,這樣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果樹的產量。

蘋果是比較喜歡天氣晴朗陽光照射充足的樹種。每能達到所需要的光照會使蘋果樹出現枝葉軟弱,果樹的蟲害增多,果樹開花率低,果樹本身的坐果率下降,果樹的根鬚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營養輸送低,果實顏色不好,缺少光澤度。

蘋果靠根莖來吸收養分,再由根莖向地表上的樹體組織將營養進行運輸。根莖的生長環境就是土壤,蘋果的發育,呼吸包括吸收能力都受土溫的影響,如果土壤溫度過高的話,根莖容易受到損傷,會導致樹木枯死。而土壤溫度過低時,根莖的發育遲緩,呼吸能力降低,會影響對水分和營養的吸收,使果樹衰弱。同時,土壤溫度適宜,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會比較活躍,可以加快有機肥料的分解,促進養分的吸收。

土壤溶液的酸鹼度像降水不多的地區或者沿海城市的土壤鹼性較大,而降水豐富的地區土壤酸性較高,土壤的酸鹼程度也對營養吸收產生很大的影響。像肥料中常見的營養元素磷礦粉,鈣鎂磷都可以溶於酸但是無法 融入水,如果種植地土壤呈酸性的話,這些肥料可以很好的分解,但如果是偏鹼性土壤的話,施與這些肥料則沒什麼效果。

以上就是增進蘋果對肥料的吸收的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吧!祝大家種植的蘋果都能夠營養充足!


晴格格在東北


因為蘋果樹營養跟不上造成的蘋果質量差,要想增加蘋果對肥料的吸收,提高果品質量,我認為先要搞清楚果樹吸收營養差的原因,有的放矢才能有好的效果。我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

根系的原因。

根系就像是蘋果樹的胃,根部如果有問題,那就像是人得了胃病,再好的東西也是吃不下的。蘋果樹根的問題主要就是病害和燒根,蘋果樹對肥料吸收不好先要看看是不是樹根出了問題。

一,病害導致根部吸收能力差。

在平時對蘋果樹的管理不當,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根系被根腐病之類的病害困擾,吸收能力肯定就差。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要及時處理,對病害要早防早治,只有健康的樹根才能吸收更多的營養。

二,施肥不當導致燒根。

在施肥的時候不注意,比如未腐熟的農家肥直接用上,用的是不少,結果直接接觸樹根,再一發酵產生熱量,營養沒跟上,把根燒壞了。在施用農家肥的時候一定要腐熟發酵,施用時和泥土混合一下,別把施肥變成了喂毒藥。

土壤的原因。

一,土壤酸化板結。

大化肥見效快,有些果農為了增加產量就喜歡多用,大量施用大化肥,忽略了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的投入,久而久之,土壤酸化板結,透氣性差,根系也是需要呼吸的,在板結的土壤里根都不會動了怎麼能吸收養分。
二,土壤過於貧瘠。

在建園的時候選址不當,土地過於貧瘠,保水保肥能力差,後期又不加大投入,就像人一樣,沒有飯怎麼能吃飽?建園的時候儘量選塊好地,就算沒得選那也要對貧瘠的地多投入,改善土壤狀況。

肥料的原因。

一,使用假冒偽劣化肥。

如果買到了假化肥那可就是損失大了,沒有作用還好點,就怕起反作用的。所以,建議購買化肥到正規的地方買,不要只聽經銷商忽悠,不要貪便宜,貴的不一定是好的,太便宜的一定不是好的。

二,濫用化肥。

在施用化肥的時候沒有重點,不瞭解蘋果在各個生長週期都需要什麼元素,不知道各種元素之間的協同與拮抗,結果施的肥在地裡產生了反應,蘋果吸收不了了,白白浪費錢。

水的原因。

一,土壤太旱或者太澇。

土壤含水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根系對營養的吸收。大水漫灌,長期降雨不排水,造成果園裡積水過多,樹根就像泡在水裡,根本就無法吸收養分,同樣,長期不澆水,土壤過於乾旱,養分是跟著水走的,沒有水根系怎麼吸收營養?蘋果樹管理適時適量澆水特別重要。

二,肥水配合不合理。

施肥不澆水,樹根幹張嘴。現在我們都說肥水一體化,就是要施肥和澆水配合進行,有些果農施肥之後就不管了,過些日子扒開土看看原封不動,這樣施肥有什麼用呢?

總結:總而言之,增進蘋果樹對肥料的吸收就是要防止病蟲,養根,肥土,合理灌溉,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對症下藥,整體增強樹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果品品質。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一點觀點,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