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路遙說: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人這一生挺苦,從出生時的啼哭開始,就註定了一生的淚水。但是人的一生也很甜,經歷過坎坷,還能笑看風雲,怎麼不是一種幸福呢?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眾多唐代詩人中,要說最樂觀的最勵志的,不是叫“白樂天”的白居易,而是他的一位好朋友——“詩豪”劉禹錫。兩人一生的羈絆始於一次宴會,此時,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迴歸洛陽,途經揚州。那年,白居易罷蘇州刺史,也迴歸洛陽,也途徑揚州,兩個大詩人在揚州相逢,兩個落魄的靈魂相聚在酒席上。期間,白居易給劉禹錫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這首詩大意是對劉禹錫落魄多年命運不濟的同情與感慨,而劉禹錫也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便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這首詩為我們貢獻了千古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但是這種昂揚的進取精神很容易就被前面的“巴山楚水淒涼地”所影響。二十三年很長,劉禹錫究竟經歷過什麼呢?當年,劉禹錫因為“二王八司馬”事件被流放,許多地方屬於原來的楚國,於是就有了“巴山楚水”“棄置身”。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西晉向秀《思舊賦》典故來懷念他的好友王叔文和柳宗元。另一個“爛柯人”是晉代王質的例子,據說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仙人下棋,等到棋下完了,手中的斧子柄已經腐朽了,被稱為“爛柯”。這也是為了表達自己對世事滄桑、恍如隔世的感慨。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感慨完了,語氣一轉,竟然是一種豁達的樂觀態度。既是對自己的鼓勵,也是對白居易的勸慰,世事變遷,宦海沉浮,還是看開了吧,一切都是風輕雲淡,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最後一句是對白居易的感謝,一杯酒,一首詩,一切都是過去,從今天開始又是新的一天。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結合劉禹錫的人生經歷,再看這首詩真是要佩服詩豪的英雄本色。人生有多少個二十三年,有多少個十年,有多少個一年。在經歷過大起大落之後,仍能擁有昂揚的鬥志,仍能有生活的勇氣,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呢?

劉禹錫的經典之作,其中一句千古流傳,這才是詩人的豁達情懷

從這首詩之後,劉禹錫和白居易開啟了相互和詩的後半生精彩生活。這種樂觀開朗的性格讓劉、白二人都體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不易,歲月流轉,花謝花開,走過青春,經歷風雨,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一生很長,一生也很短,無論何時,都應當勇敢啟程,翻開新篇章。學會豁達,學會放下,用樂觀的態度來感受一切,明天永遠是新的一天。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本文版權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切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