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幾百年運河文化的歷史沉澱,給臨清留下了這些寶貴的文物古蹟。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作為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於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與目前全國僅存的運河鈔關,臨清運河鈔關對研究漕運歷史、封建社會經濟關係以及社會形態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沿著後關街往南走上百米,就看到了一座青磚灰瓦,硃紅大門的建築,這裡就是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運河鈔關。走進鈔關大門,院內還存有明清時期的碑刻,展廳內展示著一些相關資料,明代設立鈔關一覽表、臨清鈔關復原圖、民國時期鈔關儀門、古代鈔關勝景、明代運河各鈔關歷年船料商稅一覽表等等都記錄了臨清鈔關稅收的繁盛。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臨清鈔關的建立,給當時政府帶來了滾滾財源。明朝中前期,臨清運河鈔關年收稅銀達四萬多兩,到萬曆年間,年徵收船料和商稅達到八萬三千多兩,多於京師崇文門稅關,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稅收額的四分之一。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臨清鰲頭磯位於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一組結構精巧、古樸典雅的樓閣式建築。臨清是會通河和通惠河的連接處,兩河之間形成了一塊周圍環水的狹長陸地,人稱"中洲"。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鰲頭磯處“中洲”突出之地,狀如鰲頭,因此得名"鰲頭磯"。曾經,“鰲磯凝秀”是臨清最繁華的景象,世人登臨其上,可望“糧艘麋集,帆檣如林”。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臨清舍利塔位於臨清城北衛運河東岸,興建於明萬曆年間,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揚州的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

外觀上看,舍利塔九級八面、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進入塔室,各層闢有轉角形石質梯道,需迂迴逐層攀登至頂層。但因為梯道狹窄,只容下一人通過,燈光又昏黃,登塔時,又有一番深邃之感。


「文化聊城」鈔關、鰲頭磯、舍利塔,大運河留給臨清的仨寶貝


臨清舍利塔為樓閣式建築,塔身緊湊垂直,頂上收分很小,剎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此外,舍利塔還是用皇家御用磚料臨清貢磚砌成,塔內木料多為從南方運來的金絲楠木,不易腐朽。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充分顯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