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格力電器最近有兩件大事:發三季報、推進混改和改公司章程。

雖然喜歡格力,但說實話,格力的業績不太行。今年前三季度,格力的營收同比增長4.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7%。最慘的是第三季度,營收僅增長0.5%,使勁擠一擠,勉強不是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0.66%。和過去兩年相比,增速確實下滑了。如果剔除晶弘冰箱並表貢獻、南京華新有色金屬並表貢獻後,第三季度格力收入下降5%左右,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6.2%。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格力營收增速下滑的原因有四個:行業下行,同行太猛,去年高基數,還有一個不想說:格力空調的內外銷量增速均低於行業增速。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行業方面,今年1-9 月家用空調行業內銷量 7552 萬臺,同比下降 0.7%,外銷量 4749 萬臺,同比下降 1.9%;其中第三季度內銷量同比下降 2.9%,外銷量同比增長 5.9%。反觀格力,1-9月家用空調內銷量2619萬臺,同比下降 4.8%,外銷量 1058 萬臺, 同比下降 8.2%;其中第三季度內銷量同比下降 6.8%,外銷量同比下降 3.2%。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今年夏季偏慢熱,加之新房交付不及預期,空調需求增長相對乏力,二季度格力收入超預期的態勢未能延續到三季度,格力的渠道庫存保持高位。察覺到不對勁的格力,在7月份開始動起來了。

格力搶奪份額的組合拳

董大姐帶著格力輪了三板斧:控制出貨節奏、補貼渠道、降價。

國盛證券指出,據調研瞭解,由於相對高的渠道庫存,格力出貨相對謹慎。從預收賬款指標看,三季度末預收款同比下降 16%,從側面印證了格力對於經銷商打款政策的執行力度有所放鬆。

為籠絡經銷商,格力還有第二招:補貼。格力財報中,三季度末的其他流動負債餘額為623.9 億元,較二季度末的637.3億元微降。鑑於該科目主要由銷售返利構成,可以推斷格力加大了前期返利的兌付比例,金額約13.4億元。

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是精細活兒,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就簡單多了:降價、降價、再降價。進入三季度,面對競爭對手持續促銷競爭,加上原先高價庫存消化,格力主動參與競爭率先降價,根據中怡康數據,7-9 月格力均價同比分別下降 3.76%、5.13%、7.83%。

董大姐的三板斧輪完,(降價策略的)效果立竿見影,9 月格力空調份額恢復正增長。據中怡康周度數據推總,線上市場,9 月格力量份額分別同比增長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奧克斯線上份額的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至負增長9.5個百分點;線下市場, 9月格力量份額分別同比增長3.0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奧克斯、海信、長虹、TCL的份額均同比下降。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短線資金撤退 33萬股東堅守

自年初至4月份,格力股價幾乎翻倍,隨著混改第一波炒作結束,再加上空調行業景氣度下行露出端倪,格力股價陷入盤整。在49-59元的振幅區間,雖然格力的搖搖椅動作溫柔,但快槍手畢竟耐不住寂寞,僅僅4個月,短線資金就被洗出去了。

財報顯示,格力股東人數在2017年年底為35.7萬,在2018年年底股東總數有55.1萬戶,為近年來的最高值,這說明在2018年有20萬戶股東抄底。隨著股價反彈,股東人數持續減少,三季度末再次降低至33.3萬戶。人均持倉較年初增長65.7%,相當多的投資者加倉了!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機構資金方面,在2018年年底、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的入駐家數分別為792家、507家、1354家、721家,對應的持股總數為30.92億股、32.57億股、33.88億股、33.33億股。半數的機構資金也是炒短線的過客,而且,機構總體沒有明顯的加倉和減倉動作,這說明其中的長線資金在今年加倉了!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十大流通股東方面,十大股東的持倉總份額變化不大,持續加倉的只有北上資金,截止三季末的總額為12%,已位列第二。二季度新晉十大股東的兩隻社保資金,一增一減總額變化不大。

綜合來看,去年的大跌、今年的反彈,漲跌之間確實為短線資金提供了賺差價的機會,從中受益的可能超過20萬戶。但另一方面,堅守在格力中的33萬小股東、700餘家機構,逆勢加倉,是更大的贏家。

看懂格力 才能堅守

格力的價值,不唯短期,亦有中期和長期。短期價值在於,混改落地可能給格力帶來三重利好。

第一,格力的股權結構從國有控股轉變為股東屬性多元化,有望解決治理結構和管理層股權激勵問題,解除估值壓制,向美的估值靠近。不管是看PE還是PB,格力的股價都行走在估值提升的通道內。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第二,高瓴資本已重倉格力長達十年,陪伴著格力一路成長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領頭羊,對格力公司的歷史沿革和業務模式理解深刻。而且,從高瓴資本在消費品領域的過往投資經驗看,高瓴資本對消費品的渠道建設有其獨到的理解。此外,高瓴資本還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本,特別是在互聯網和消費零售領域佈局廣泛,有望為格力帶來可期待的協同和互補效應,可以幫助格力補上線上渠道的短板。高瓴資本“迎娶”格力,不只是“郎情妾意”,也是“門當戶對”的強強聯合。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第三,券商普遍預期格力混改後,隨著管理層利益和上市公司更加一致,公司會更傾向於利用多餘現金進行股票回購、現金分紅,分紅率有望重回較高水平。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第四,高瓴資本投資的企業遍及南亞、 東南亞、東亞等多個區域,可能借助所投企業的本土化營銷、渠道、人力等資源,幫助格力實現海外加速擴張。夢想還是很美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從中期來看,空調銷量未來 3 年暫不會觸頂。中信證券分析,在空調的“量”方面,距離成熟期預計仍有 10-20%增量,而對標日本,進入成熟期後銷量仍增長超過 30%,對應年均複合增長 1%;“價”方面,對標美日韓,隨著人均收入提升+產品升級,均價仍有50%以上的提升空間。整體來看,空調天花板仍遠,短期無需過於擔憂。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空調行業的門檻並不高,但產業鏈高度整合。中信證券認為,空調核心門檻在於產業鏈優勢、成本控制及品牌溢價,空調產業鏈上下游高度整合,牢牢把握在主機廠龍頭手中,主機廠龍頭話語權極強。格力、美的合計掌握的壓縮機產能超過行業的2/3, 從根源上基本限制了後進品牌的產銷量爆發,這種核心零部件優先供應權難以被突破。格力還持有海立股份10%的股權,對其他品牌供給形成明顯制約。

一直被關注的奧克斯其實是個紙老虎。一方面,奧克斯壓縮機有 70%來源於美的系的美芝,幾乎沒有自產壓縮機;另一方面,奧克斯的低價優勢,很大原因是犧牲產品品質換來的。自格力舉報、降價、推出特價機以來,奧克斯的線上份額明顯下滑,前文已提及。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從長期來看,格力在中央空調、多元化、海外拓展方面的潛力很大。中央空調業務方面,截至 2018 年中央空調市場規模約 890 億元,CR3約 42%,格力市佔率僅16%,格局未來有望向家用空調靠攏;多元化方面,格力全面發力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等品類,假設多元化品類達到二線龍頭水平,則對應收入增量約 200~300 億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10%-15%;海外市場方面,格力出口市佔率僅為 24%,與其內銷的市場地位仍有較大差別,提升空間很大,另外,格力出口空調的70%是代工模式,向自主品牌轉變仍有較大空間,出口均價有望獲得提升。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週五,格力電器暴力上漲帶活藍籌股,收盤漲8.6%,股價創歷史新高!全天成交73.4億元,其中北上資金流入14.3億元,堅守格力的長線資金又多了。

今年前三季度,格力營收1566億元,淨利潤221億元;美的營收2217億元,淨利潤213億元。截止週五,格力市值3837億元,美的市值4094億元,市值差距不足7%。格力距離中國家電第一股,僅有一步之遙,格力股東們何時圓夢?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公號一手研報,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一手研報,做更確定的投資。

格力將成中國家電第一股 看懂混改選擇堅守 33萬股東收穫股價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