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未去過博白縣亞山鎮潭岸村地咀隊,但卻總聽博白朋友推薦,說那是一個避暑納涼、風光宜人的村落,滿眼盡是荷花爭豔、假山林立、路樹成蔭的景象,給人一種身處花園、景區的錯覺。近日,記者來到潭岸村地咀隊,探索是何等景觀竟讓人讚譽不斷。

鄉村風貌大變樣

記者剛走入地咀隊,就被一片歐式的景觀震驚了。筆直的公路直通前方,三塊錯落有致的大理石上刻著“地咀隊”三個大字, 一旁還有歐式的風車矗立,組成門口迎賓景觀,迎接著四方來客。一旁的水車旋轉,泛起陣陣水波,夾雜著兒童們戲水的歡樂傳向遠方。遠處廣場內,避暑納涼的老人似乎聽著嬉笑聲,也衝著坐在歐洲宮廷範馬車上的村民頻頻點頭,一派祥和景象。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風車元素具有歐洲風味。

“地咀隊的變化肉眼可見,不僅僅是景色宜人,像旅遊景區一般,更重要的是村裡的氣氛越發活絡。白天兒童們嬉戲打鬧,老人乘涼避暑,傍晚廣場舞來了,村前廣場處熱鬧異常。”村裡70歲的覃吾強老人說道,不時還有來自周邊鄉鎮的遊客過來,觀賞荷花盛開,試乘宮廷馬車等,給村裡帶來不小的人氣。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寬闊筆直的大道。

據瞭解,地咀隊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重點部署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活動,通過清拆危舊房50座,建成文化廣場3500平方米,美化村前廣場周邊,修建兒童遊樂園游泳池、假山、體育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硬化、擴建道路2公里,在主幹道安裝31個太陽能路燈,未來再安裝30個路燈分佈全覆蓋;同時改造3個水塘成荷花池,總面積9畝,修整溝渠430米,可淨化地咀全體村民產生的生活汙水,以及大大改善了村裡的排汙和灌溉條件。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仿製宮廷馬車擺放在廣場一角。

目前,地咀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村建設模範,其量身打造了彷彿置身於公園的人居環境。村落早已擺脫了過去豬圈、牛棚遍地的髒亂差,目前像一個邁開步伐趕路的先行者,留下建設美麗鄉村的豐碩成果供他人借鑑、學習。

著重留住鄉愁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給村民提供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關鍵在於留住鄉愁,這就需要充分引導更多的鄉賢積極參與,充分挖掘鄉賢的豐富資源和獨特優勢,反哺家鄉建設。目前,在潭岸村地咀隊裡,正上演著一出政府搭臺,村民鄉賢出力扶“物”的精彩大戲。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孩子們在水車旁歡快玩耍。

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謀發展的人越來越多,村裡剩下些孤寡老人、年幼兒童等,沒有往時的熱鬧派頭,同時不少的農田隨之荒廢,雜草無人清理,村裡顯得格外蕭條。這讓土生土長的覃軍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渴望著能做什麼,為自己深愛的村莊帶來改變,重新喚起往日的那份朝氣。

在外打拼多年的覃軍手頭有些積蓄,他決定回饋家鄉,投資200多萬元對家鄉進行大改造。

2018年10月1日,鄉村改造項目開始動工,首先動員村民清理垃圾、拆除舊房,重新修整池塘、河堤,種上大片的荷花。在此基礎上,鋪設村前廣場,修建多個避暑涼亭,慢慢地村裡的道路也硬化了,新裝的路燈亮了,道路乾淨整潔了。

洋氣!博白這個村莊有“小歐洲”之稱

“一年的時間地咀隊大變樣,遊玩觀賞的地方多了,嬉戲乘涼設施也有了,亮化工程也隨之配套,一下子成為周邊縣城新農村建設的模範,吸引著來自各地的人到此參觀。”覃軍告訴記者,整個地咀隊的設計、建設,自己也提供了許多意見。通過走訪各大景區、園林,瞭解不同地區的建築風格,融合揉碎後,慢慢提煉出適合地咀隊的精華。

未來還將繼續借助大戲的春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利用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計劃開發果樹園、玫瑰園等,進一步推進地咀隊的“顏值”與經濟實力,努力構建鄉村建設美麗藍圖,煥發地咀隊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圖文來源:玉林日報微報 曾維棟 蔣金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