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的成功,你學不來

近些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促使了人們對於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更多互聯網企業的輕資產運營化,堅果零食品牌三隻松鼠就是其中之一。

在堅果界,除了三隻松鼠外,還有良品鋪子和百草味比較出名。而且這兩家公司的成立日期都要比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早好幾年(良品鋪子成立於2006年,百草味成立於2003年),但是現如今三隻松鼠大有後來居上的意思,這個現象值得深思!

三隻松鼠的成功,你學不來


1

流量為王,燒錢至上

三隻松鼠成立於2012年6月份,但是在2012年的雙十一當天,三隻松鼠就創下了766萬元的銷量,一舉成為堅果類品牌銷量的第一名。

你以為這是偶然嗎?

當然不是啦,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是一個很會互聯網營銷的人。

在三隻松鼠剛剛成立的時候,章燎原就非常重視線上的推廣工作,什麼直通車啊,鑽石展位啊等只要別太貴,通通花錢排名靠前一點。

在章燎原看來,直通車推廣不僅僅可以為公司帶來銷量增長,更重要的是相當於為品牌做了一次廣告。而直通車這類的廣告在其他人看來實際上是一種燒錢買銷量的行為,這就是章燎原的不同之處。

之所以燒錢買廣告位主要為是為了先培養一批新用戶,讓他們成為三隻松鼠的回頭客。章燎原表示,只有一個單品在全國的搜索流量入口達到40%以上,顧客的回購率才能達到20%以上。因此,燒錢就對了。

在三隻松鼠成立的前幾個月裡,實際上是虧本狀態。不過三隻松鼠不看虧損額度,只看二次購買率和口碑轉化率。

據悉,三隻松鼠的毛利率為50%左右,而淘寶推廣費用就佔到了30%。也正是因為有了不一樣的策略最終造成了三隻松鼠一鳴驚人的感覺!

2

重塑產業鏈

從傳統食品行業來看,公司首先是要建廠、大規模招工的。在產品生產出來後,在經過各地經銷商往商超、街邊店鋪等陸續鋪貨,通過全國範圍的持續性的曝光達成全國大品牌的戰略。

這種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構建一個全國化的品牌,這種做法一方面是重資產投入,不利於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率;另一方面則是推廣時間過長,一般來說都要超過10年的十年才能達成這樣的效果。

而反觀三隻松鼠呢,只用了幾個月就在全國火了起來,這是為何呢?

三隻松鼠的成功,你學不來

那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儘可能地輕資產運作。如果三隻松鼠也去建工廠的話,前期準備的錢恐怕買一塊地就花完了,就別說建工廠了,更別說做出產品來銷售了。

三隻松鼠一開始就採用了代工模式,這就大大的減輕了資金的壓力。三隻松鼠通過運用專業化的物流、低成本零售、產業鏈IT化等手段,實現了整體業務的閉環。

三隻松鼠通過大數據賦能傳統供應鏈,使得產品在原材料供應、生產、檢測、封裝、倉儲、物流等環節完美銜接,極大地提高了公司整體的運行效率。

3

用市場佔有率打敗對手

三隻松鼠是一個不怎麼關注淨利潤的企業,從一開始就是如此,直至現在。

近日,三隻松鼠發佈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7.15億元,同比大增43.79%,淨利潤為2.96億元,同比增長10.40%。

在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增速遠遠沒有跟上,這是不太正常的表現,但卻是三隻松鼠可以接受的表現。因為在2018年的年報中,公司營收達到了70億元,同比增長26.05%,淨利潤為3.04億元,同比增長0.61%。

在堅果市場競爭的前期階段,市場佔有率似乎要比淨利潤更加值錢,只有讓自己佔據了絕對優勢,才能使得三隻松鼠擁有暫時喘息的機會。

據悉,在三隻松鼠上市之後,良品鋪子目前也正在排隊上市。而2018年,良品鋪子的營收高達80億元,比三隻松鼠營收高了14%左右。

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三隻松鼠並不敢輕易停下腳步。只有先讓自己的遠遠領先之後才能考慮淨利潤的事情。

以上幾點可以說是三隻松鼠的商業模式也可以說是公司戰略指導方針。為什麼說三隻松鼠我們學不會呢?

因為三隻松鼠真正給力的地方在於董事長超強的融資能力,公司從成立到上市前,共經歷了4輪融資,共募集資金約3.34億人民幣左右。

其中在A輪融資就有IDG入駐,隨後,今日資本、峰瑞資本等紛紛入場。

三隻松鼠的打法實際上就是非常正宗的互聯網打法,燒錢買用戶,然後做好用戶體驗。

拼多多何嘗不是通過這種方法來的?隨後,又有多家企業模仿拼多多,全部鎩羽而歸,最慘的一家虧了12億。

所以,能夠打敗三隻松鼠的,一定不是模仿三隻松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