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提到江蘇,吃貨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淮揚菜很好吃,而對於驢友來說對江蘇的第一印象就是古鎮超級多。不論是蘇南還是蘇北,都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古鎮,有些甚至是國家5A級風景區,而有些則鮮為人知,但也有著它獨特的韻味。

也許你會經常在旅遊週刊裡面看到周莊和同裡的旅遊攻略,但是你不知道徐州的窯灣古鎮,泰興的黃橋古鎮,無錫的盪口古鎮……這些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古鎮。你以為古鎮只有江蘇,浙江這些地方會有嗎?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難道只能有摩天大樓和商業大廈嗎?錯了,上海就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每年吸引著百萬遊客到訪,這就是上海朱家角。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朱家角位於上海青浦區中南部,與其接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是人傑地靈的好去處,東面就是西大盈與環城的分界,南面的鄰居又是沈巷鎮,西面與它隔湖相望的就是大觀園風景區,北面則是直接靠著江蘇省崑山市定山湖鎮,從這裡出發,東南西北都是人間勝境。朱家角距離上海市中心約為48公里左右,處於東經120度,北緯30度左右。

不要以為這裡離市中心很遠,交通就會很閉塞,318國道從這裡貫穿而過,全鎮總面積加上水域總面積可達到136.85平方公里,早在2013年的時候這裡就已經創下了超高記錄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人民幣63.4億元。

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數目。早在上個世紀,他就已經被評為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不僅僅是在上海本地,它在全國古鎮中也是首當其衝的優秀啊,它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哦!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其他響亮的頭銜,它是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必來的五十個地方,還享有國際花園城市的美譽。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朱家角所在的這塊陸地早在7000年前就已經形成,考古學家曾經在澱山湖底發現春秋戰國時代的古物,早在宋元時期這裡還是一個名字叫做朱家村的小集市。明朝萬曆年間,這裡憑藉著它得天獨厚的水運便利,商業逐漸發達,朱家角也慢慢的成為了一個相對較大的集鎮,朱家村也因此改名為珠溪,角里是它的俗稱。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便有了行政公署,隨後改為朱家角區,又過了幾年,這裡又變成了如今的朱家角鎮。

朱家角猶如鑲嵌在這湖光山色中的一塊碧玉。有人把這一座小鎮比作是上海的水上威尼斯,又有人將它喻為澱山湖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裡曾經憑藉著布料生意成為江南大鎮。這裡還是一個高學歷的古鎮,光明清時代就有16名進士,40多位舉人,就連現代著名中科院院士兼數學家吳文俊都來自於鍾靈毓秀的朱家角鎮。這裡的古街時至今日生意仍然十分興盛,三百六十行在這裡都可以找到,這裡就是上海最早的南京路,是購物娛樂的天堂。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朱家角鎮是連接著上海市區與上海農村的一條紐帶,在這裡,既能看到現代化都市的繁華,也能看到昔日古街上的獨特韻味。古時候這裡作為運輸中心,自然也成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和地。在這裡既能看到中方文化的內斂含蓄,還略微透露著西方的摩登風潮。這裡既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深宅大院,還有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築。

很多文人雅士來此定居造宅近五百多處。時至今日,你還可以在朱家角的城隍廟裡看戲,聽評書,各種民俗文化在這裡依舊每天都在上演,如果你是京劇評書的愛好者,不妨三五好友結伴來此消遣度假,這裡的戲臺班子彷彿就是那個年代流傳至今的。這裡不僅僅有古老的中國文化,還有一些現代化的音樂節也會在此開展,每年都會吸引一批熱愛音樂的青年到此。這裡雖然只是一個4A級景區,但是景區內卻擁有著很多家五星級酒店,為遊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朱家角的郵局是這裡的一大旅遊熱門景點,你可能會好奇一個郵局有什麼好看的?要知道這個郵局可是從清朝傳下來的,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與發展。自1896年光緒帝統一開辦大清郵政官局以來,意味著又與近代化近了一步。

我們要遊覽的大清郵局就位於西湖街三十五號,這裡仍然存放著一個清代時期流傳下來的銅鑄郵筒,儘管外形滄桑佈滿歲月的痕跡,但這些都是歷史的點滴見證。那麼來到這裡,你可以幹什麼呢?你可以像往常一樣,寫一封信,寄出一張明信片,但是不同的是,你可以蓋上大清的郵戳,印上歷史的印記。你還可以穿上大清朝當年郵差的服裝,穿越一把歷史,體驗那個清朝送信官的感覺。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放生橋是一座五孔古石橋,被譽為上海第一古橋,為什麼他會有這麼高的地位呢?它雄偉與秀美並具,400多年來,見證了古鎮的發展與心路歷程。關於放生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他到底有多少級呢?

有人說北邊有72級,南邊有73級,但是當你再一次踏上這座橋再數一次的時候,又不是這個數了,是不是很神奇呢?而放生橋上發生過無數美麗的傳說,在這裡我給你挑一個講一下。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古時候有一個婦人在身懷六甲之時,丈夫不幸離世,於是只能自己每天辛苦地往返於兩岸之間賣一些蔬菜養活自己,但是有一次在過河過程中婦人不幸落水,她用盡全身力氣游到了岸邊生下了這個孩子之後就不幸去世了,這個孩子後來被慈門寺的老僧撿回去做了個小和尚,法號性潮。

當他長大以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決定在河道之間建一座橋來告慰自己母親的亡靈。他化緣化了整整15年才將橋建起來。為了銘記性潮的慈悲之心,每逢初一十五,人們都來橋下進行放生水生動物,於是這座橋也被稱為放生橋。

上海最知名的古鎮,與江蘇崑山相接,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關於朱家角鎮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文化特色,是一篇文章無法概括的,這裡每年吸引百萬遊客不是沒有理由的,如果你想更直觀的感受它的美,不妨挑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帶上家人朋友,來次小憩遊覽,定是美事一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