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人」"軌道醫生"王志強 每一次俯身彎腰都是為了上緊"安全弦"

“軌道醫生”王志強

每一次俯身彎腰都是為了上緊“安全弦”

「地铁人」

鐵龍上綻放的芬芳——地鐵女司機,成了《蘭州晨報·地鐵週刊》首期“地鐵人”的主人公。

其實在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設施部工建中心線路四工班的“軌道醫生”王志強也是默默無聞、堅守崗位的“最美地鐵人”……

我回家了

「地铁人」
「地铁人」「地铁人」

每天步行十幾公里,往來於車站與軌道之間……從蘭州交通大學鐵道技術學院畢業後的前七年,王志強成了成都鐵路局的一名“軌道醫生”。

“那七年,除了國慶節、春節,我幾乎沒有回過家。”王志強回憶道,當時,工作地點與定西通渭老家相隔千里,家裡無論發生任何事,他都無法回家,心中一直非常愧疚……

2016年,網上一則“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招聘信息”,讓他看到了回家的希望。在與家人商議後,王志強決定向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投出自己的簡歷。

2017年初,王志強接到了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的邀請,隨即做出了辭職的決定,並提前幾天返回定西通渭與家人團聚,然後才前往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報到。

“這下離家可算是近了。”對於王志強來說,工作依舊是那麼忙,但只要能有時間陪伴家人,一切都是值得的。

518400個軌道扣件

10月23日上午,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在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設施部工建中心線路四工班見到了王志強。

乾淨清爽的平頭,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臉龐上歲月打磨的痕跡,留下的卻是與其33歲年齡不相符的幹練與睿智。

上午8時30分,王志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作為四工班的班長,王志強要提前半小時上班,並獨自對東崗場站軌道進行檢查,以此來確定當日工作的重點。

上午9時,隨著四工班成員的陸續到達,在每日的班組會議中,王志強開始分配當日的工作任務……

上午9時30分,當日的場站軌道檢測工作正式開始。

只見王志強一會兒彎腰、一會兒蹲在地上、一會兒又手扶鐵軌趴在地上……這一系列動作宛若一個技藝精湛的醫生,正對“病人”望聞問切。

據瞭解,地鐵軌道每個軌枕有4個扣件,每25米軌道有36個軌枕、144個扣件。那麼,在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運營全線,以及東崗場段和陳官營場段共有90公里的軌道,扣件多達518400個。

“無論是月檢,還是巡檢,我們軌道檢修人員都要將所有的扣件檢查一遍。”王志強指著軌道上連接軌枕與軌道、固定軌道的扣件向記者介紹道。

十年如一日

「地铁人」「地铁人」

擺放雙位移動紅閃燈、測量軌道間距、測量軌道水平度……在班組成員的協助下,檢測工作仍在進行中。

在現場記者看到,王志強首先通過目測來判斷軌道的間距與水平度是否符合標準。

“憑藉著在成都鐵路局積累的七年的工作經驗,他目測的誤差基本在4至5毫米之間。”四工班成員孫長旭如此評價他的班長。

隨後,四工班成員利用道尺、鋼板尺等測量工具對軌道的水平度和軌距進行測量確認。在巡查中,如果發現軌道扣件疏鬆、方向偏離,將用丁字拐把扣件螺絲擰緊;如果發現軌道下沉,首先利用起道器把軌道抬起,然後利用內燃搗固鎬將石渣搗入軌道下方,使軌道恢復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四工班通過對軌道軌距、高低、水平、方向、三角坑等幾何尺寸的檢測,發現軌道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做到及時的修復和維護,以此來保證地鐵的正常運行。

“如今工作單位離家近,自己的精力可以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王志強說,從事這份工作,要的就是一份吃苦耐勞、不怕枯燥的精神。

同時,相較於鐵路軌道修理員,地鐵軌道的修理員更需要一份耐心與細心,才能保證東崗車輛段37組單開道岔、2組交叉渡線、39股道以及42條曲線的安全與穩定,保證所有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文/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劉有中 實習生 馬正雲

圖/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