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寶林鎮:貧困村改頭換面展新顏

樂至縣寶林鎮:貧困村改頭換面展新顏

俯瞰雙碑村。



劉孝軍

平整的水泥公路四通八達,漂亮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特色的種植產業遍佈全村……走進樂至縣寶林鎮雙碑村,眼前的美好景象讓人感受到蓬勃的發展活力。

寶林鎮共有7個貧困村、26個插花式扶貧村,貧困戶1451戶3857人。近年來,該鎮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勇於擔當作為,積極探索創新,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切實有效的扶貧之路,使貧困村改頭換面展新顏。

 推進一線攻堅

凝聚扶貧力量

“老蔣,今年你家鴨子賣了好多錢呀?”“在生產生活方面還有啥子問題沒得?”在“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中,寶林鎮班子成員對萬斤溝村村民蔣代友家的住房、用水、用電、產業、收入等生產生活情況進行詳細瞭解,對存在問題進行細緻排查。

為了高質量完成此次大排查,寶林鎮動員全鎮力量,由班子成員帶頭,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全部沉入貧困村、走進貧困戶開展全覆蓋排查,對排查出的千餘個問題建立臺賬,並將責任落實到人抓整改。

該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靠前指揮,建立了基礎建設、產業發展、住房安全等9個推進小組一線攻堅,班子成員、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包村,幫扶責任人包戶,駐村工作隊定期研究幫扶工作,形成了聯繫領導率隊出征、幫扶單位群策群力、扶貧幹部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著力三個重點

完善基礎設施

“沒想到啊,我一大把年紀,還能看到水泥路修到家門口。”說起寶林鎮白雲村的道路建設,該村80多歲的周大爺常常唸叨著這句話。

曾經的白雲村,地處偏遠,交通條件落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這就是當初村民出行的形象寫照。2018年,該村啟動貧困村道路建設,目前已新建通村通組水泥路約7公里,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以前運糧食化肥只有用雞公車推,現在貨車可以直接拉到家門口,方便多了。”村民們對此感觸頗深。

白雲村村民的出行變遷折射出寶林鎮在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方面的努力。為了改變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現狀,寶林鎮整合扶貧專項資金、新村建設資金及市縣相關幫扶部門資金,著力推進道路交通、農村住房及農田水利三大基礎設施建設,使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現在安逸喲,路修好了,房子也改造了,還有自來水用。”周大爺真切地感受到基礎設施改善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截至目前,全鎮新(擴)建水泥路75公里、入院入戶路28.70公里,解決了1.8萬餘名群眾出行難問題;實施D級危房改造406戶、C級危房維修加固41戶、易地搬遷33戶;新建蓄水池104口、整治囤水田埂2.6千米、整治塘堰84處,河堰掏淤1.65萬方,新建大院供水站26處、小戶井133口,解決了1.2萬餘名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難問題。

探索四大模式

狠抓產業發展

“今年集體經濟又分紅了。”“黨和國家的政策真的好,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囉。”3月27日,寶林鎮雙碑村的村民聚集在村委會辦公室,領到村集體經濟分紅,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次分紅,是雙碑村193戶村民和貧困戶土地入股的收益。”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冉夢奎介紹說,從2017年起,該村已經連續三年進行集體經濟分紅,而這正得益於該村探索實施的“資產入股+委託管理+保底分紅+收益分成”產業發展模式。

據瞭解,該模式引導農戶以土地、農村職業經理人以資金技術、村集體以財政投入量化入股,實現土地租金變股金、資產要素變股權,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激發產業發展活力。目前,雙碑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資產達320萬元,向村民累計分紅20餘萬元。

寶林鎮還探索實施了“棚上發電+棚下養殖”“畜禽糞汙+水果種植”“長效產業+短效經濟作物”產業模式,實現了土地綜合利用、產業立體發展、糞汙資源綜合利用以及農產品品質提升的雙贏循環經濟。

目前,全鎮發展特色柑橘2000餘畝、中藥材1500畝,建成土雞養殖場4個、稻田鴨養殖場1個、肉鴿養殖基地1個,年出欄小家禽15萬餘隻;2019年雙碑村群財水果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範合作社,獨柏村弘億桑葉雞扶貧項目入圍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

開展三大活動

提升鄉風文明

“我要兌換牙膏。”“我要換桶菜籽油。”……日前,在寶林鎮萬斤溝村“幸福基金”兌換日活動中,村民們紛紛用積分免費在該村的“幸福超市”裡兌換各類日用品。

“我們由20名村民自願成立評比隊,從勤勞致富、孝親敬老、環境美觀等方面對村民進行評分。”該村第一書記伍昌富介紹,萬斤溝村於去年9月率先試點開辦“幸福超市”,村民用平時的表現換積分,用“積分”兌換日常用品,極大激發了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目前,“幸福超市”模式已在全縣推廣並輻射周邊縣區。

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寶林鎮以思路創新整合資源、以模式創新激發動力、以機制創新提升治理,除“幸福超市”外,還探索開展了 “五點鐘書屋”“五美家庭”評比活動。

據瞭解,三大活動開展以來,寶林鎮在人居環境改善、內生動力激發、鄉風文明提升上取得了突出成效:黃家祠村被評為“四川鄉風文明村”,其“村規民約”被評為全省100條最佳村規民約;6位村民分別榮獲“資陽好人”、市縣“脫貧正能量 奔康好榜樣”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