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紅味濃的麻婆豆腐,怎麼做才能更正宗?

呦呦美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汁紅味濃的麻婆豆腐,怎麼做才能更正宗?我的回答是:麻婆豆腐可以說是一道最具特色的川味菜餚。它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去旅遊的朋友,都喜歡這道美食,雖然好些朋友不太喜歡吃辣味的菜,但是一到四川都會點這麼一道美味,也許是受川味氛圍的影響吧。



麻婆豆腐這道菜屬於典型的川菜,它是以豆腐為主要原料,將肉末炒好,然後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再加入水放入肉末、豆腐和多種調料,最後加入水澱粉經大火收汁製作而成。成品集“麻、辣、鮮、香”於一身,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下面就由熙陽跟朋友們分享一道麻婆豆腐的製作方法吧。


製作教程

【麻婆豆腐】

特點:色澤紅亮、麻辣可以、口感細膩、簡單易學

需要食材

主料:豆腐1塊(約200克)

配料:花椒粉半勺、豆瓣醬2勺、肉末50克、花椒12顆、胡椒粉少許、澱粉1勺、香蔥1根

~~~~~開始製作~~~~~

步驟1、豆腐洗淨切塊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

步驟2、香蔥洗淨切成蔥花。取一隻空碗放入澱粉兌上適量清水調成芡汁備用。

步驟3、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加熱後放入肉末炒至變色盛出備用。

步驟4、鍋中留底油,放入豆瓣醬炒香出紅油,然後倒入適量清水。放入花椒粒、辣椒粉和胡椒粉,大火燒開。

步驟5、燒開後轉小火,煮6分鐘,然後放入肉末、將豆腐塊撈出放入鍋中。

步驟6、大火收幹少許汁後將水澱粉倒入鍋中,拌勻再煮四分鐘,最後大火收汁即可盛出,最後撒上蔥花美味即成。

“麻婆豆腐”製作技巧

1、豆腐切小塊後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可去除豆腥味併入底味。

2、湯汁多煮一會兒可使多種味道充分融合,這樣再煮豆腐可使豆腐更入味。

3、豆腐選用北豆腐最佳,因為北豆腐豆香味濃郁,並且很有韌性,在製作時不易破損。



結語

麻婆豆腐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川菜,很多朋友都會製作,所以它的製作方法有多種,以上這道麻婆豆腐我也不知道正不正宗,但是味道卻非常不錯,有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借鑑。自己動手,美味常有!我是熙陽,以上內容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朋友們多多關注➕評論,熙陽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們的支持和閱讀。謝謝大家!


熙陽美食


麻婆豆腐這道菜,可謂是米飯殺手之一!

要做到汁紅味濃這兩點其實很簡單!

汁紅靠炒紅油,味濃重在佐料。

快來和我來學這道懶人快手版麻婆豆腐吧!

製作過程

豆腐切成小塊,懶人可以不用焯水。

鍋中倒油,放入郫縣豆瓣醬,小火炒出紅油,加去適量水。

鍋中入切好的豆腐,放花椒、鹽、雞精、生抽、一塊紅99火鍋底料,煮5分鐘。

放入切好蒜苗,加入水澱粉,最好勾兩次芡,大火收汁即可。

總結

🌟麻婆豆腐汁紅的秘密

1.鍋中放稍微多點油,小火,放入郫縣豆瓣,炒出紅油。

2.千萬不能放老抽,會讓色澤變黑。

3.放入一勺辣椒油,提色。

🌟麻婆豆腐味濃的秘密

秘密調料——紅99火鍋底料,牛油味濃回味香


嗨圓橙子


豆腐是一種非常普及的食材,軟嫩美味,最重要的是豆腐很便宜。在我們縣城裡用兩塊錢或者三塊錢就可以買一大塊(約1斤)。在我們這裡一般兩塊錢買的豆腐就是比較普通的豆腐啦,而三塊錢買的豆腐就是比較好的豆腐啦。因為製作豆腐的原材料不同,製作出來的豆腐質量也就有高低,因此,價格上面有一些差距。不知道大家當地的豆腐是不是這麼個情況呢?

豆腐可以做很多美食,做很多的家常菜。麻婆豆腐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道菜餚,鮮香軟嫩,汁紅味濃,特別適合用來下飯。那麼怎麼把麻婆豆腐做的鮮香撲鼻,軟嫩可口呢?

《麻婆豆腐》

準備食材:一小碗的豬肉臊子(直接買一些肉末臊子或者用一塊豬肉自己剁碎)、一塊優質的膽水豆腐、2根蔥、2根蒜苗、一大勺豆瓣醬(汁紅就要足夠的紅油,因此要足夠的豆瓣醬)、幾瓣蒜、一小塊老薑、少許生抽、適量的植物油、青花椒麵少許(青花椒做的花椒粉比較麻,能夠增加鮮味和麻味)、幹澱粉一勺、一小勺鹽、一點老抽、少許味精、紅花椒幾顆(增加鮮味,去腥)。

做法:

  • 1、咱們先把豆腐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大小比較均勻的小方塊。鍋里加點水,燒開,加入少許的鹽,放入豆腐焯燙一下,出鍋瀝乾水分。
  • 2、老薑切成末。蒜苗根和老葉切掉,然後把蒜苗頭拍一下,切成段。大蒜切成末。小蔥同樣的方式處理,切成末。
  • 3、豬肉臊子放入碗裡,加入少許生抽,一點清水抓勻,放一點澱粉抓勻。
  • 4、起鍋,把鍋底燒熱之後,放入適量的植物油,燒熱之後,先把紅花椒顆粒、蒜末和薑末放入鍋裡翻炒出香味,接著把豬肉臊子放入鍋裡翻炒,變色之後,把豆腐放入鍋裡一起翻炒均勻。
  • 5、然後把蒜苗放入鍋裡炒幾下,用幹澱粉,加點水,放點生抽兌成汁倒入鍋裡翻炒均勻。
  • 6、加入適量的鹽、適量的味精,一勺青花椒麵翻炒均勻,出鍋撒上蔥花。

這道美味的《麻婆豆腐》就完成了,鮮香軟嫩,色澤紅亮,味道鮮美。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飯菜。可以用牛肉來代替豬肉臊子。腰腿痠痛的人常吃豆腐,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因為豆腐有一定的補鈣左右。加上豆腐十分的廉價,因此,豆腐就成了老年人最愛吃的一種美食。你喜歡這道《麻婆豆腐》嗎?歡迎留言評論。


美食來臨


汁紅味濃的麻婆豆腐,怎麼做才能更正宗?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小吃貨筆記】,如果回答滿意,請點擊關注。

麻婆豆腐這道菜是四川傳統名菜,由於食材是價格便宜並且十分常見的豆腐,加上麻婆豆腐可以說是把豆腐的做法發揮到了極致。香味濃郁,美味下飯,所以不管是南北口味的差異,還是東西方的飲食文化不同,這道菜彷彿就像是有一種魔力,能夠讓所有口味的人都同時接受並喜歡上它。

正宗的麻婆豆腐簡單來說就是:用醃製過的牛肉末上油炒過以後,加上郫縣豆瓣醬,熬出來的牛肉醬來烹製的豆腐,最後撒上一層花椒麵。

作為一個四川人,對於這種口味當然是十分的享受,不過外地人好多都不能接受了,因為花椒的椒香濃郁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傳統的麻婆豆腐發展到現在,在四川的各個地方都流傳出了不同的版本,要說正宗,誰都說不好。那麼我就分享一下我們家鄉的做法,希望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是不是正宗的。

製作之前首先是選擇材料:

牛肉2兩:

黃牛肉,牛裡脊肉,牛腱子肉最佳,有韌性,口感好。


豆腐:

水豆腐,也叫南豆腐、嫩豆腐,石膏豆腐。這樣的豆腐吃起來特別的鮮嫩,但是由於是燒豆腐,製作的時候特別容易爛,需要特別小心。


豆瓣醬:

最好的是用老豆瓣加上紅油豆瓣混搭。

不過現在市面上很難買到老豆瓣,所以用粗豆瓣剁細了之後配合紅油豆瓣。

粗豆瓣有濃郁的醬香味,紅油豆瓣除了豆瓣香還可以使菜的色澤更加鮮紅漂亮。


醬油:

我們老家使用的是當地傳統名牌:中壩醬油。醬香濃郁,不僅能調味,還能上色。其他地方不知道。


花椒粉:

用漢源花椒麵是最香的,其他地方的要稍微差一些,如果實在買不到,一定要使用新花椒麵。


高湯:

正宗的傳統高湯是十分複雜的,幾十種配料加上幾十種藥材熬上兩天,所以我們不用這種高湯。

一般餐廳都用大骨頭湯,加上姜,胡椒粉,熬上4-8個小時即可。

如果是家庭自己做的話,用開水也行。


油:

四川人一般做菜喜歡用菜籽油,正宗的麻婆豆腐相信應該也是用菜籽油來做。


除了以上的材料,另外還有如下材料:

豆豉,生薑末,芡粉,鹽,胡椒粉,青蒜苗,白糖,蔥花。


下面說一下製作方法


1.首先把嫩豆腐切成2釐米左右見方的方塊。


2.鐵鍋內燒開水,放一點鹽,把切好的豆腐塊倒進去,燙一下,去除掉豆腐本身的豆味。


3.撈起豆腐塊,用清水浸泡一下。蒜苗取青色的葉子,切成段備用。


4.把牛肉洗乾淨剁成較細的肉末,加入薑末,醬油,芡粉,鹽,胡椒粉拌勻醃製十分鐘

薑末最好是放入牛肉一起剁,這樣薑汁可以更容易滲透進牛肉的組織,不僅能去腥,還可以提味。


5.起鍋開大火燒油,油溫燒至7成,冒青煙後,放入醃製好的牛肉末,把肉末炒散成顆粒狀,直到牛肉末表面成金黃色後,放入郫縣豆瓣醬和豆豉,炒熟,如果顏色偏白,可以添加少許醬油上色。


6.倒入大骨頭湯,湯汁燒開以後,下入豆腐塊,注意要輕輕用鍋鏟推動豆腐防止粘鍋,儘量不要翻炒,保持豆腐塊的完整,大約煮三分鐘左右,放入少許白糖,胡椒粉,味精,蒜苗段,再煮一分鐘左右。


7.準備起鍋前用一勺清水,加入芡粉,拌勻,淋在豆腐表面收汁,輕輕推動豆腐至湯汁收緊即可起鍋。


8.將豆腐裝盤以後,在表面撒一層花椒粉,蔥花點綴即可上桌。

【小貼士】


如果使用的是鐵鍋,牛肉末下鍋的時候為了防止粘鍋,一定要用熱鍋冷油。

意思就是先用火燒鍋,把鍋燒熱以後,再倒油進去,肉末下鍋以後就不容易粘鍋了。


參考文章

關於【豆瓣醬的具體使用方法】和【鐵鍋怎樣使用才不會粘鍋】,可以參考我的另兩篇文章。

如果想了解家庭版的簡單【麻婆豆腐製作方法】也有文章可以參考。

具體鏈接可以去我主頁上找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以上內容即可全部查看。我是【小吃貨筆記】記錄網紅美食,分享家常風味。謝謝觀看,下次再見。

小吃貨筆記


1,食材要好新鮮如:正常的豆腐具有豆腐特有的香味。質量次的豆腐香氣平淡。劣質豆腐有豆腥味

牛肉要選擇裡脊等部位

2,調料準備要充足:豆瓣醬(辣油)、生抽、白糖、料酒、蔥、蒜、姜、花椒、植物油

3,製作方法有竅門:豆腐切塊後,用沸騰的淡鹽水焯水,可以去除豆腐澀味,保持豆腐口感細嫩,且不易碎。

傳說,豆腐勾2次芡, 這道菜不會出現吐水現象。

炒郫縣辣醬時,需要溫油下鍋,用中火炒,才不會把辣醬和辣椒麵炒糊。

肉粒用料酒、精鹽醃漬20分鐘。

豆腐不建議久煮,否 則豆腐中間起泡有空洞,豆腐就變得不軟嫩。

正宗的麻婆豆腐是有湯汁的,且油和湯汁要沒過盤中的豆腐,這樣在端上桌時完全看不到冒煙,可吃起來卻是麻辣、燙嘴。花椒粉一定要麻(不過可根據個人口味增減),否則就不稱其為麻婆豆腐了



吃貨曉鏈


麻婆豆腐沒有所謂的正宗做法,當下千家飯店有千種做法,所以只能說怎麼做才傳統?怎麼做才好吃!畢竟美味才是王道!

若是非要執著正宗的做法,或許結果跟你想象中不同,得追溯到清朝同治元年。

——故事在成都萬福橋邊一家小飯館裡拉開了序幕

關於麻婆豆腐起源的版本有多個,但共同點是相似的,主人公都是叫“溫巧巧”,她是“陳興盛飯鋪”的老闆娘。

店的選址可以說是天賜良機,附近的萬福橋是條跨城府河,每天都有碼頭工人,苦力工、腳伕等平民百姓來往經過。同一條街上還有榨油坊,豆腐鋪、豬羊牛肉等商鋪,為後續麻婆豆腐埋下伏筆。

民以食為天,雖說昔日體力勞動者囊中羞澀,但也要吃飯。或許是飲食長期葷少素多,偶發一日,幾位挑油夫拼湊了錢,買了些許牛肉,並贈予油簍殘留的花生油,要求老闆娘加工,一同與豆腐燒製。

溫巧巧老闆娘人如其名,性格溫和,心靈手巧!熟知挑油夫們勞累,肚子裡沒有油水,喜歡重口味的菜餚,方能下飯送小酒。於是,將送來的牛肉和花生油,與豆腐精心烹飪,特意多加了辣椒麵和花椒麵、豆豉,提升味道層次。

不出意料,效果非常好,挑油夫們食之讚歎不已!其他食客聽聞,紛紛效仿!三五好友拼湊,或自帶牛肉,或豬肉,甚至花生油和豆腐來加工代燒。慢慢的,一傳十,十傳百,散播開來了,甚至有的人路不怕途遙遠,昭昭而來,只為嚐鮮傳聞中的豆腐!

——溫巧巧烹的豆腐為何叫做“麻婆豆腐”?

版本傳聞也有兩個,第一個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也是當地人們耳熟能詳的。說的是因為溫巧巧,生得俏麗玲瓏,標準的美人胎,唯有不足的是臉上長麻子。加上其丈夫姓陳,所以人們便把她做的豆腐,稱之為“陳麻婆豆腐”,慢慢的演變成了麻婆豆腐。

第二個版本更為可靠,有書籍記載,作者向東所著作的《百年川菜傳奇》一書,第四章節【萬福橋麻婆亮招,陳興盛豆腐豔世】,裡面生動描寫了麻婆豆腐的起源。

情節大致一樣,不同的是長麻子的不是溫巧巧,而是其丈夫陳春富,外人戲稱他為“陳麻子”,而溫巧巧是他的婆娘,自然而然外人戲喊為陳麻婆。隨著做的豆腐名聲越來越大,傳著傳著就成了“麻婆豆腐”,如此一來,更為朗朗上口,更有利於傳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周詢著作的《芙蓉話舊錄》,也有描述了當時麻婆豆腐的影響力。

“北門外有陳麻婆者,善治豆腐,連調和物料及烹飪工資一併加入豆腐價內,每碗售錢八文,兼售酒飯,若須加豬、牛肉,則或食客自攜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號人多不知,但言陳麻婆,則無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憚遠,與王包子同以業致富。”

麻婆豆腐隨著名氣幾何倍增,在1959年,已經頻繁出現在外政宴請席上。而在1980年,便走出了國門,由川菜名廚李建成將手藝帶去了美國,從而麻婆豆腐一炮而紅。再到今日,在日本、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均能見到麻婆豆腐的尊容。



麻婆豆腐的做法

一、陳麻婆的麻婆豆腐做法

在當時,陳麻婆的烹製法,沒有現在那麼多條條框框,但勝在真材實料,新鮮,用心烹煮,讓食客有種家的歸宿感,領略家常菜傳遞的情感。

大致做法是,用花生油先將牛肉末煸香,放辣椒麵和豆豉炒香,加足水煮開,放醬油等調料,隨之放入豆腐燜煮,最後放入蒜苗碎收汁勾芡,出鍋撒上花椒麵。汁紅味濃的陳氏麻婆豆腐完成!

二、當下的麻婆豆腐做法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當今的麻婆豆腐做法不一,經過歷代創新改進,變得各有千秋!我想分享的是個人的做法,製作過程比商業化的簡單,但味道接近傳統式的。

【主料】:滷水豆腐500克,牛肉50克。

【配料】:蒜苗適量。

【調料】:豆瓣醬、豆豉、辣椒麵、花椒粉、醬油、鹽、白糖、水澱粉適量。


——製作過程——

1、【豆腐處理】:先把豆腐切成一釐米左右的小方塊,然後準備個盆,倒入適量的開水,加入2克食用鹽攪拌融合,再清放入豆腐,浸泡3分鐘。——(這一步很關鍵,不可忽略,原因後面解釋)。

2、【切配備料】:牛肉洗淨瀝乾水分,剁成牛肉末,無需放調料醃製等操作,放一旁備用即可。蒜苗切成蒜花,豆瓣醬和豆豉分別切小剁細備用。

3、【煸牛肉末】:起鍋燒油,油要比平時炒菜的量多些,做出的麻婆豆腐才有傳統的味道。等油燒熱後,倒入牛肉末煸香煸酥,然後盛出備用。


4、【煸炒配料】:用煸炒牛肉剩下的油,把豆瓣醬炒香,炒出紅油,然後放入豆豉煸香。接著加入適量的清水(用高湯的話更好),開始放調味料,辣椒麵、老抽、鹽、白糖適量,接著轉大火燒開,把調料攪拌均勻。最後,放入豆腐。

5、【燜煮豆腐】:豆腐放入之後,應當轉成中小火,慢燒入味,過程大概是5分鐘左右。

▲要點:

燜煮豆腐時,不能翻動,否則碎成一地,最好是用鍋鏟背輕推,或者晃動鍋身,來防止粘連。

等汁燒到剩下一半時,才能放入蒜苗和牛肉末,出鍋時蒜苗才栩栩如生!牛肉末才酥香!要是提前先放的話,蒜苗色澤變黃,且煮久了有股爛菜葉的味道。

6、【收汁勾芡】:時間到後,一邊緩緩倒入水澱粉,一邊晃動鍋身,直至湯汁變得濃稠明亮。然後撒上花椒粉,即可出鍋裝盤。

成品的麻婆豆腐,色澤紅亮,豆腐的麻辣、滑嫩、香燙、匯聚一身,入味的同時,且入口即化!加入牛肉末的酥,蒜苗的異香,湯汁的濃稠香滑,食慾立馬大增。

麻婆豆腐之常見的問題

①、豆腐為什麼不是焯水,而是浸泡熱水呢?

常規的做法,豆腐是焯水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去除豆腥味。既然如此,何不變通一下呢!用更好的方法來代替呢,只要效果是相同的不就行了啊。而且對比之下,浸泡帶來的好處比焯水要多,一是方便操作,二是不會磕磕碰碰從而散架,三是加入鹽,利於滲壓的原理,使豆腐變得耐煮。

②、豆瓣醬和豆豉,為什麼要剁碎?

首先,剁碎了之後煸炒容易激發出香味,有利於豆腐吸收。其次,顆粒變小了,不會在煮時整顆嵌入,或者礫散豆腐。最後,口感更加細膩,層次分明。

③、為什麼牛肉末煸香後要先盛出?

若是不盛出的話,由於豆腐質地軟嫩,牛肉末很容易把豆腐顛簸,影響其賣相。還有,當今這道菜講究的“八字訣”,分別是“麻、辣、鮮、香、燙、滑、渾、酥”。最後的酥不是指豆腐,說的是牛肉末要酥!那麼提前放,長時間的燜煮中,勢必會將其煮軟爛了,所以才要炒香後盛出,等豆腐燒到差不多時放入,方可達到“酥”的效果!

④、豆瓣醬為什麼要先煸炒?

平時細心的留意的朋友,會發現豆瓣醬生的跟炒香,最終呈現的味道差別甚大,前者有股生豆腥味,而煸炒後的則帶有純正的香味。

其次,豆瓣醬煸炒過後,才能充分釋放出紅油,才能賦予麻婆豆腐汁紅光亮的色澤。所以,要不要先煸炒呢?

⑤、為什麼花椒粉要後放?

花椒粉跟胡椒粉類似,都是經受不了高溫,觸碰到“紅色警戒”,風味大減。

⑥、別人勾芡時是三次,為什麼你才用一遍呢?

勾芡3次是專業的說法,更多的是襯托出麻婆豆腐的精湛工藝,實則有著故弄玄虛之疑。在現實中飯店的廚師可沒有這等閒情,基本上皆是隻勾一遍欠,按照上文的操作做,呈現的效果跟勾芡3遍相差無幾,同樣不會洩水的,也是非常入味的!

麻婆豆腐之小貼士

(1)、豆腐要選嫩豆腐,或者老豆腐,不能是老豆腐,口感不夠滑嫩。

(2)、油的選擇,最好是用花生油,次之則是菜籽油,而且油的量要稍微多些,才有傳統麻婆豆腐的樣子。

(3)、辣椒麵最好是用二荊條做的那種,香辣適中,不嗆不燥!

(4)、牛肉要選新鮮,無注水的,口感才佳!

結語

麻婆豆腐的製作重在細節,掌握了才能做出接近傳統的味道,用心做出來的美食,味道是不同的。本次介紹完畢,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贊支持下,如果還有什麼疑惑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佘小廚(完)


佘小廚


麻婆豆腐是最受大眾好評的川菜,然而在很多菜館都無法吃到很好的麻婆豆腐,這是因為商家追求的是快,忽略了菜品的質量。

在這我還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川菜的精髓之處是什麼?相必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這檔欄目中曾講過川菜,川菜的魂就是豆瓣醬,把豆瓣醬運用好就能做出美味的川菜。

做麻婆豆腐先把豆瓣醬加少許老抽炒出紅油,再把焯水的嫩豆腐倒入鍋中,稍微燒一會,往鍋里加入調味料和辣油花椒油,最後一步最關鍵應是味濃的點睛之筆,準備澱粉給這盤菜勾個芡,這樣做的麻婆豆腐麻辣鮮香,湯可拌飯,絕對的美味佳餚。

想做好一道菜的捷徑是看別人做,只要他燒的好就值得學習。個人觀點就這些,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指出來,贊同的請給個贊轉發給你的朋友。


郝有味


麻婆豆腐的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陳家店鋪稱之為八字箴言。

麻:指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的花椒末。 花椒要用漢源進貢朝廷的貢椒,麻味純正,沁人心脾。 如若別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氣緊,誰還會有食慾,誰敢再夾 豆腐?三十年代初,軍閥割踞混戰,漢源花椒告罄,店鋪除向外縣重價購買漢椒外,還在鋪門貼出告示聲明無上好花椒,麻婆豆腐寧停不賣。這一坦白經營作法,在同業中傳為美談。

辣: 是選用龍潭寺大紅袍油椒製作豆瓣,剁細鍊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又辣又香。

燙:豆腐的特質保持了整道菜出鍋後的溫度,不容易冷卻,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剛出爐的味道。

香:就是起鍋立即上桌,聞不到制豆腐石膏味,冷浸豆腐的水鏽味,各色佐料原有的難聞氣味,只有勾起食慾的香味。

酥: 指煉好的牛肉餡子,色澤金黃,紅酥不板,一顆顆,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指的是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住宅大多用小勺舀食。

鮮: 指全菜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活:是陳麻婆豆腐店的一項絕技:豆腐上桌,寸把長的蒜苗,在碗內根根直立,翠綠湛蘭,油澤甚豔,彷彿剛從畦地採摘切碎,活靈活現,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

四川麻婆豆腐製作簡單,口感良好。

材料:豆腐500克,牛肉末200克,小蔥30克,郫縣豆瓣醬、姜、蒜、醬油、油、澱粉各適量,花椒粉、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1.豆腐切小方塊,姜、蒜拍碎切成末,小蔥切成蔥花。

2.豬肉切成末;澱粉調成芡汁。

3.鍋中放油,開火燒熱,下入肉末、薑末、蒜末和豆瓣醬,炒香。

4.加入適量清水和醬油、鹽、白糖、味精,放入豆腐,輕輕翻炒片刻。

5.大火燒開後,轉為小火,蓋上蓋子燜燒5分鐘。

6.兌入芡汁,撒入蔥花和適量花椒粉,略翻炒一下即可出鍋。



小森林一洋芋小妞


麻婆豆腐的做法:

食材配料:豆腐,瘦肉,料酒,鹽,白糖,蔥,姜,蒜,郫縣豆瓣醬,澱粉,花椒粉,醬油

豆腐選擇嫩豆腐,做出來口感更好,老豆腐做出來不夠嫩滑。

1.把瘦肉剁成肉末,用料酒和鹽醃製十分鐘,姜蒜切末,蔥切蔥花。

2.嫩豆腐切成小方塊,鍋中燒水,水沸後倒入豆腐煮一兩分鐘,撈出

3.鍋中放油,油稍熱時放入姜蒜末爆香,再倒入肉末炒至變色4.加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適量醬油,鹽,少許白糖,炒均勻

5.加適量清水,把豆腐倒進去煮,煮到快收汁的時候,用水澱粉勾芡6.撒上花椒粉,即可,出鍋後撒上蔥花,一道美味的麻婆豆腐就完成了

(修媽美食,分享日常美食製作,感謝您的點贊,轉發,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修媽美食


汁紅味濃的麻婆豆腐,怎麼做才能更正宗?

大家好,我是認真作答,分享快樂的“0萌萌私房菜0”,“麻婆豆腐”辣而不燥、麻而不苦,入口嫩滑、滿嘴飄香,是一道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川菜。平時出去吃飯的時候,我也非常喜歡點一道“麻婆豆腐”,自己在家很少做,因為“麻婆豆腐”做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今天把製作“麻婆豆腐”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有空的時候大家可以試一下。



《麻婆豆腐》的起源

此菜大約在清代同治初年(1874年以後),由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名為“陳興盛飯鋪”的小飯店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為陳劉氏臉上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發明的燒豆腐就被稱為“陳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的麻和麻椒的麻,此麻非彼麻

以上來自百度百科,可能大家和我有同樣的誤解,以為麻婆豆腐肯定是因為麻辣,所以才才叫麻婆豆腐,今天也算給大家普及一下,麻婆是因為阿婆臉上有麻子,並不是因為麻椒哦!



正宗汁紅味濃《麻婆豆腐》的製作方法

■ :準備食材

【主料】老豆腐(嫩豆腐也可以)

【配料】牛肉,蒜苗

【佐料】幹辣椒,花椒,鹽,白糖,胡椒粉,豆瓣醬,豆豉,姜,泡椒,味精,澱粉


——【製作步驟】——

  1. 豆腐切兩釐米左右的方塊,牛肉、姜切末,幹辣椒、蒜苗切段,泡椒切碎。

  2. 起鍋燒水,冷鍋下豆腐,加一點點鹽中小火焯水,大約一分鐘左右,水開之前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3. 鍋熱下少量植物油,再放適量豬油燒化。
  4. 放入牛肉末翻炒出香味,加入幹辣椒、花椒繼續爆香,加入適量豆瓣醬、薑末、泡椒繼續翻炒至豆瓣醬炒出紅油,加入適量清水燒開。

  5. 加入少許食鹽、味精、白糖、胡椒粉、老抽攪拌均勻後下入豆腐,開小火燒五分鐘左右。

  6. 開始三次勾芡,先將澱粉加水調成薄芡,加適量水澱粉勾芡。端鍋離火,加第二次水澱粉,要比第一次少,要比第一次濃稠勾芡。端鍋離火,加第三次水澱粉,要比第二次少,比第二次濃稠勾芡。

  7. 放入蒜苗稍微一燒出鍋。

麻婆豆腐就算製作成功了,衡量麻婆豆腐成功與否的標準就是看肉醬芡能否包裹到豆腐上。


—— ▲麻婆豆腐注意事項 ▲——

豆腐為什麼要焯水

豆腐焯水是為了去掉生豆腐的豆腥味,因為是用的老豆腐也順便去一下膽汁。

焯水豆腐的時候為什麼要加稍許鹽

豆腐焯水的時候加鹽,一是為了能讓豆腐更入味,吃起來口感能夠更好。二是這樣焯水後的豆腐韌性更好,能讓豆腐更加的結實。


用油的時候為什麼是植物油+豬油

在前幾年的行業內,如果你沒有幾味複合型香料都不好意思出門。這油也是一樣,複合油加上牛肉爆出來的香味,就是複合型香味能讓豆腐吃起來更加美味!


為什麼只能用小火燒五分鐘左右

麻婆豆腐的口感就是麻辣入味,入口嫩滑,如果用大火或者煮的時間久了,豆腐老了口感就不好了。前面焯水一分鐘也是這個道理。

勾芡的時候為什麼要分三次呢!

每一次的勾芡都有自己的功能,下面我分開來講。

  1. 第一次勾芡的目的,是為了能讓豆腐更加嫩滑爽口,吃起來口感更加的好。
  2. 第二次勾芡就是為了收緊湯汁,為第三次勾芡打下基礎。
  3. 第三次勾芡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包芡”,把湯汁肉末包裹到豆腐上。

是不是很疑問就不能一次加足澱粉,直接包芡呢!肯定不行,原因咱們接著分析!

第二次勾芡和第三次勾芡為什麼要離火

我們都知道豆腐是含有水分的,如果水太多包芡這一步是肯定做不到的,豆腐加熱以後離火豆腐就會出水,如果直接包芡會非常影響口感,所以要離火兩次,讓豆腐出的水分全部勾芡,最終成菜。



所有的美味做起來都比較麻煩,商業社會的今天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做菜的人非常少了,最近有個流浪漢火了,他就是“沈先生”,它說得非常好,地鐵下人來人往我能靜下心來看書,每一個字都不落下,你們能嗎?我們能嗎?不求利益,認真的做好每一道美食?我們不能,因為太浮躁。今天就把這道“麻婆豆腐”分享給大家,希望有不敷衍之人,認真的全部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