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 大道之行(望海樓)

今天,世界和中國的發展都面臨很多挑戰,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多地體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競爭。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新時代中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更加自信、更有定力的表現,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胸懷中華民族復興全局,迎接新的偉大斗爭的關鍵一招。

中國之治,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新型國家治理體系。它不是憑空照搬的“飛來峰”,不是簡單延續中國歷史傳統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立足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個本根,吸收了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經驗,是先進國家治理理論和實踐的集大成者。有外媒甚至認為,中國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繼“四個現代化”之後提出的第五個現代化。實現“四化”主要是在經濟技術層面趕上世界,避免被“開除地球球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則是要充分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更好地集中力量辦大事,讓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要。

中國之治,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擁有理論、政治、制度、組織和聯繫群眾等方面的現代治理能力,創造出新型而先進的國家治理體系。中國共產黨最重視科學理論指導。黨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具有高度的歷史自覺,凝聚人民、領導人民主動改變命運、創造歷史。黨密切聯繫群眾,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面鏡子,不是居高臨下地統治,而是團結群眾、感動群眾,讓群眾發自內心認可黨,和黨一起奮鬥。黨發揮政治優勢,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通過協商民主,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煥發出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黨發揮組織和制度優勢,健全黨的領導體系,增強黨的領導力,形成強大的戰略規劃和資源調動能力。所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都有清醒的定力、都有自己的主張。

中國之治,體現著對解決人類面臨共同問題的中國智慧,更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的高效治理,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和強大自我完善能力,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罕有的持續70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超越了西方政治家提出的“民治、民有、民享”的理念,創新實踐著中華民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理想,創新實踐著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提出的人民當家作主、人人全面發展的願景。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