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司州,即漢武帝設置的司隸校尉部,東漢時改為司州,治所河南(今洛陽市東,)轄區為今陝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司州今天已經退出了地理只是行列,只是歷史名詞。

豫州,中國古代地理區域名,指的是漢籍《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夏禹分天下為九州,豫州位於九州之中,以河南為中心,東接山東、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臨湖北,歷史上曾數度達到鼎盛時期,自夏朝至宋朝長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兗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東西部與山東河北交界處,在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東漢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菏澤市鉅野縣昌邑鎮),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治所在菏澤市鉅野縣城區)、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今日兗州成為濟寧市兗州區。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徐州,是漢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海、岱及淮惟徐州。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徐州為夏商時期九州之一。 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範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今天的徐州是江蘇省北部的地級市,下轄5區3縣2市。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青州實際有治所是從東漢末年開始,先後順序是臨淄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益都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000多年之久。青州西漢治廣縣,東漢治臨淄。今天的青州是山東省濰坊市代管的縣級市。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涼州,簡稱雍涼、涼、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古稱雍州、姑臧、休屠,今武威市,又稱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番衛、夢幻涼州、涼國故地,先設雍州、後改涼州。雍涼文化的發源地,曾經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現在的涼州是甘肅省武威市轄區。

幷州為古州名。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山西太原古稱幷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今天已經沒有幷州地名。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冀州,是漢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 。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今日冀州是河北省衡水市轄區。

幽州,古代行政區劃,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邑、侯國九十。幽州治所在薊縣,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今日已經沒有幽州地名。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揚州,是中國九州之一,揚州範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東漢揚州轄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及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原屬揚州的嶺南地區被分屬荊州、益州(梁州)。今日揚州是江蘇省地級市。

東漢十三州今何在?

荊州,是漢地九州之一,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荊州地區一度擴大,將廣東全境及越南北部地區都歸屬於荊州州域。今日荊州是湖北省地級市。

益州,中國古地名,漢武帝設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範圍(三國時期)包含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漢中大部分地區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今日已經沒有益州地名。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東漢時治所在番禺。三國時期,吳國分交州為廣州和交州,交州轄境減小,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廣東雷州半島和廣西南部,治所在龍編,後又撤銷廣州,重置交州。今日已經沒有交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