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作為“青銅時代”的開端,夏王朝無論是政治層次還是社會結構、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任何一點細微的存在都是現代人們想要了解到的真相。這種對於史實的渴求,皆源自於史前資料的缺失,以及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國家,是東亞第一個有存在痕跡的文明的集合體與文明的代表。上古三代,無論是資料、痕跡還是文獻,夏王朝所遺留下的事蹟是最少的,因此也是最為神秘的。

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一.夏王朝的真實存在

在從更新世到全新世的過渡期間,華夏大陸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的石器技術,在南北兩地得到不同的發展。南部主要以礫石石器為主,北部則是由小型石片石器和石葉技術。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並且在周邊地區得到發展。在現今我們所發掘出的各種器物中,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社會地位的器物就是鼎。不論是在遙遠的上古時代,還是開始有文明出現、國家出現的“青銅三代”,鼎都有著極為特殊的、尊貴的含義。因此,從鼎與鼎身上銘刻的銘文中,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社會的許多信息。

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除此以外,在關於夏文化的研究時,我們主要的研究目標是以二里頭地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歷史學界一般認為二里頭地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的遺址。但是該觀點在歐美方面並不能得到認同,究其原因是還是史料的不足,無法完全證明該地區為代表的國家文化遺留,甚至夏王朝這個朝代的存在都頗受人質疑。

最主要的原因,夏王朝的建立者夏禹,承襲了舜禪讓出來的帝位。由於整個三代時期的相關歷史都被過早的神話化,並且沒有充足的史料能夠辨別神話的真偽與事件的真實性,因此外國學者對於夏王朝是否存在的猜疑不無道理。

二.神話

想要從晦澀的遺蹟、或者難以破解的器物留存中獲取時代的信息,難度太大。恰好,諸多誕生在該時期的神話完整的保存到了今天,因此,我們可以從神話中看到過去的痕跡

神話是先民意識的最直接的體現。夏王朝作為史前社會與奴隸社會之間的轉折點,處於神話與歷史的模糊界限之間,歷史的神話化是該時期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史記》系統地描述了夏、商、周等神話時代王朝和之前階段的歷史,而在這之中,商王朝的存在是由於甲骨文的發現被證實的,而夏王朝則是以被髮掘出的二里頭文化為代表,而此段歷史在《史記》中被記述為《夏本紀》。在此之前的歷史則被收錄於《五帝本紀》: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位上古帝王用各自的雄才大略治理國家的歷史。舜禪位於禹後,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權世襲的王朝。

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在中國,關於五帝始終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帝譜系,也就是說,從黃帝到堯,前四位帝王都是有血緣關係的,皆為姬姓。在現代看來,這種觀點其實很明顯的就是為了證明周王朝存在的正統性,強調其與黃帝同源的出身。根據《五帝本紀》記載(如果傳說正確的話),黃帝氏族的據點應該位於陝西北部,並且這個位置應當持續到堯的時代,直到舜時才轉移到山西地區。也就是說,五帝始終圍繞著黃河地區在進行生產活動。

除了五帝的統治以外,最主要的傳說就是洪水傳說。大洪水對早期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並且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幾乎貫穿了整部華夏古史。在堯帝時期,因為渾水氾濫,百姓怨聲載道,堯不得不尋來鯀治水,誰知九年過去,直至鯀身亡也不曾治理好。於是要又派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將人民最大的敵人——洪水治理好,禹因此而獲得了在群眾中極高的呼聲。在後世各個朝代的更替過程中,“功高蓋主”是每個皇帝心中難以承受的威脅。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且又有著父親的仇恨,難怪會有一種說法是禹逼舜禪位給自己。不論這其中的彎彎繞繞究竟如何,但至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科技落後的時代,農業發展是王國穩定的基礎,發展的基石,更是文明的溫床。倘若沒有基礎的、穩定的生活環境作為支撐,哪怕武力如何強大,文明也是無法穩定發展、傳承下來的。

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另一重要神話則是以《山海經》以及各區域的眾神為代表。上古帝王們各自有各自的氏族、姓氏,這也是後來商周各家系的正統性的來源。五帝神話毫無疑問是以為周王朝的傳承確立正統性而存在的。同這些先祖神靈化的體系不同,《山海經》是自然界的各種神靈。根據各方面的資料以及《山海經》成書時間進行推算,《山海經》中的諸神雖然與夏王朝時期的神話人物難以對應,但是卻是史前時代各地眾神在經過統合、淘汰、再創造等過程,最終通過《山海經》流傳下來。因此,想要真正瞭解史前時代的神話人物的真面目,就要經過這些被多次扭曲和斷裂的線團解開、重新連接之後才能復原。

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到底存在與否?

不得不說,神話雖然是我們瞭解夏王朝的捷徑,但是仍舊有巨大的問題存在其中。第一,神話的真實性與創造、流傳的目的性;第二,神話內容被後人人為修改的可能性與程度。有形的神話成文時間是春秋戰國時期,甚至還有說法是在西漢初年(《山海經》、《歸藏》),時間跨度太大,且無一例外,都距離夏王朝存在的年代國語久遠,因此,其真實性無從考證。而鑑於統治者的更替與人民思維在數千年曆史中的不斷變遷,神話的原型和內核很可能已經被不同程度上的人為修改過,因此,

神話的可信度並不高。

三.結語

夏王朝的存在與否,至今沒有有力的證據能夠證明。比起有少量但確實的文物與遺蹟留存的商周兩代,夏王朝更像是一個被迷霧重重包裹著的、存在於神話中的神秘朝代。

想要探索夏王朝,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書目:

[1]宮本一夫:《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