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什麼好吃的菜?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在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種菜,即使有些人家土地少,也會在門前屋後開闢一小片菜園子,種植些應時應節的蔬菜,來滿足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農村人種菜,其實沒太多講究。但種出來的菜卻比在菜市場上買的菜要好吃得多。如果非要問農村有什麼好吃的菜?我的回答是,只要是農民自己種的菜,都好吃。



這個回答看似籠統,看似敷衍,但實際你要想一想的話,其實真的是這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現在在城市中或者在菜市場上買的菜,大多都是大規模種植出來的,很多還是反季節的蔬菜,利用大棚或者是其他的方式,規模化種植。種植的時間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農藥,而且品種方面也不是原來的本地老品種,而是不斷的改良,以提高產量為目的。所以種植出來的蔬菜口感不是特別好。

母親經常唸叨,在菜市場買回來的黃瓜,茄子炒出來的味道都不好吃。事實上,父親從老家帶來的黃瓜,茄子,燒出來的味道確實不一樣。這裡面既有品種的原因,更是因為與種植環境和種植方式有關。


農村裡自己家種菜,應時應節而動,春天的時候要開始種黃瓜,茄子,大椒,西紅柿,秋天來了要種大蒜,菠菜。什麼時候種什麼菜,這是農民種菜的習慣,更符合蔬菜生長的自然規律。只有自然天然情況下生長的蔬菜,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無公害產品,純天然產品。

農村裡種菜從來不打藥,哪怕是有一點蟲咬或者是病害,也沒太大的關係。在吃之前將壞的葉子挑出來就可以了。所以農村的蔬菜水果基本上沒有農藥殘留,更加健康,味道自然也不一樣。

農村裡種菜很少用化肥,大部分時候都是用農家肥或人糞尿來澆菜。前段時間還有專家說農村人用人糞尿澆的菜不能吃。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農村人幾千年來都是用人糞尿肥澆菜,從來也沒出現過問題,為什麼到現在了突然說不能吃呢?而且人糞尿都是腐熟處理過的,基本沒有細菌和病害,澆菜時也多澆根部,不澆葉子。特別像辣椒茄子長豆角,都是長在枝頭上,壓根也接觸不到人糞尿。反而因為農家肥對土壤更好,長出來的蔬菜更綠色天然,味道自然更好。


所以說,只要是農村農民自己種植的蔬菜,不管是哪個品種,都好吃。你覺得呢?是不是這樣?歡迎你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評論。


止茶


我是山東的,我給您說一下我們山東的農村這邊的好吃的。

說到,山東農村呢,有不少美味值得一嘗的美味,山東是糧食大省,美食也是多種多樣。


首先就要說說煎餅啦,這是我們家吃的煎餅,對於煎餅,不少人喜歡吃煎餅,農村的煎餅雖然沒有機器做出來的快,卻也是實打實的好吃,粗糧煎餅,剛出鏊子吃最好吃,柔軟如布,香氣撲鼻,很有味道。

其實很多人對於煎餅有誤解,山東人不止喜歡煎餅卷大蔥,煎餅裡還可以加許多好吃的東西,例如:豬頭肉、雞肉、雞蛋,脆餅辣醬等等等等,都可以加進去簡直堪稱美味,如果到了農村千萬得嘗一嘗其間美味。

再來說說濰坊火燒,不同於店面賣的火燒,農村裡自己烙出來的火燒最好吃,有嚼勁卻肉香多汁,每每烙火燒的時候,家裡支起來鏊子,火燒可以滿院飄香,看起來簡簡單單,做起來確是工藝有序,才能體現最誘人的燒餅味道,以前的小孩子,放學回到家都會拿起燒餅加幾個蒜瓣或者蔥什麼的,吃幾個過過癮,一不小心就吃得肚子鼓鼓。

到了農村還得嚐嚐小魚小蝦之類的東西,像不少人住在靠近山河的地方都會自己下網撈個魚蝦什麼的,自己撈出來的魚蝦雖個頭比養殖的魚蝦個頭小,但著實美味,靠近海邊的就更不用說了,一次吃個夠。

農村裡,一般會養雞,所以到了農村,有朋友會為了歡迎你的到來,殺雞宰羊,一起為你接風洗塵,農村的雞都是自己家養出來的,一隻雞養一兩年或者幾年,雞肉很勁道,也很健康,炒出來的雞肉絕對會讓你迷戀上吃肉,不過,農村裡經常見不少養了幾年的雞,不捨得吃,因為畢竟養久了就有感情了嘛。到家裡做客也不用非得點雞肉,很多美食都可以盡情品嚐,山東人好客。


村夫阿永


隨著咱們老百姓越來越富裕,對於飲食的追求也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認為天天能夠吃上豬肉,白麵饃就是小康生活了。現在對於咱們老百姓來說一頓飯光吃白麵饅頭是不夠的,必須還得炒或者涼調兩三個菜才能夠把白麵饅頭吃下。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的80後,俺們家是河南省豫東地區的,我就給大家談談我最喜歡的農村的菜吧!

媽媽做的辣椒醬



媽媽做的辣椒醬不是現在的我們吃的這種。這種辣椒醬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媽媽做的一種比較特殊的辣椒醬。由於我們是弟兄三個,都是男孩子飯量大所以我們家的糧食一般都是吃不到小麥收穫的時候的,所以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我們家裡最常吃的就是玉米窩窩頭或者玉米餅和地鍋煮紅薯。菜也只是在燒地鍋的時候媽媽自創的辣椒醬,即把青辣椒,紅辣椒,白麵,切碎的白菜葉子,蔥等放到一個大盆子裡和成稀湯的模樣就可以了,再放鹽,味精。在燒地鍋做飯的時候蒸熟就可以,出鍋的時候放一點香油就可以吃了。香油一放真是都是香味撲鼻。這就有了我們兒時的“窩窩頭蘸辣椒,越吃越上膘”的歌謠。

豆腐白菜燉粉條

也許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豬肉燉粉條,但是在記憶中我還是喜歡這樣的一種吃法。這幾種菜都是咱們老百姓自己家種植出來的,豆腐也是可以自己去豆腐坊用自己家種植的黃豆加工而成的,在冬季的時候這幾種蔬菜都是時令蔬菜比較好一些。粉條也是自己家種植的紅薯打成粉再加工成的。純天然的蔬菜大家都喜歡。


豫東小農


農村的菜好吃的太多了!個人認為最好吃的,就是冬天的大白菜,做法也特別多,把豬肉 粉條一起燉白菜是我最愛吃的,我家孩子也喜歡吃,從10月份開始 我家就開始吃自己家院子裡種的白菜了,是婆婆自己種的,不打藥純綠色,菜葉上還能看到肉蟲子😄,絕對無添加最安全! 夏天還有自己院子裡種的苦瓜,黃瓜,豆角,扁豆,辣椒,茄子,絲瓜,根子菜,一家人都愛吃!


農村小穎進城


農村有很多好吃的菜,比如我這裡,肉類有自家養的豬、雞、鴨、羊,這些是可以經常有得吃。都是散養,喂米喂草無飼料,很好吃。也養有牛,但牛肉是捨不得殺來吃的,因為一頭牛幾千上萬元。再說在我這,如果小孩見殺牛都得向牛下跪,因為牛也是九個月生,又能幫農民犁地。都把牛當家裡的一成員。扯遠了😊疏菜有很多了,一年四季都有得種,想吃什麼就種什麼菜,施農家肥不灑藥。吃的時候才下地採摘,新鮮。我最愛吃的是羊肉,竹筍,還有我這最出名的香豬。


深山阿明


我是新疆阿克蘇的蘋果種植戶,說到農村什麼菜好吃,我想還是綠色天然的蒲公英吧!因為沒有跟它打藥,蒲公英,可以用來涼拌,炒都是一道美味,特別是在每年的4月底的蒲公英又嫩葉子又厚,好吃的不得了,農村的空氣好,又是雪水灌溉,吃了蒲公英又能起到消炎剎菌的作用,所以我推薦大家多吃一些


兵哥在西北


農村是個廣袤無垠的大天地,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一低頭,野菜無數,一抬頭,什麼樹啊花呀的,都可以做成菜吃。

至於要說什麼好吃,那得看個人愛吃什麼,愛吃的東西就會覺得好吃,當然也有大家共同認可的,那就是真正好吃的菜。


先來說說帶土字的肉類吧!

土雞,土鴨,土豬子,稻花魚,用純糧食餵養,家禽自由放養,牲畜不喂飼料,可以說這些家禽都是土生土長的,生態純天然,味美香甜,是城裡人很難吃到的。

這些帶土字的蛋,禽肉類我最喜歡吃,有嚼勁,比飼料養殖的好吃多了。國慶節那幾天我回了一趟老家,我大爹家養了一塘魚和一些土雞,土鴨,還有兔子,那肉的味道太純正了,簡直好吃得沒得說。


好吃的乾菜類也不好

乾菜就是在合適採摘的季節把新鮮的蔬菜曬乾水份儲備的蔬菜,這些蔬菜有野菜也有人工種植的。

野生的有幹蕨菜,幹蘑菇,幹竹筍。種植的有幹板白菜,各種豆類,煮時只需用溫水發泡,淘洗乾淨,放入頭年醃的老臘肉一起煮,煮出來的菜,香味濃郁,湯色乳白,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沒有人會說不好吃。

這一季好吃的菜

霜降一到,絕大部分農村,許多應季而生的植物和蔬菜都已經凋謝了,話雖如此,我們這裡還是可以吃到許多好吃的蔬菜的。

譬如我前幾天在田邊採的野生荊芥,味道就非常的鮮香,它的味道很特別,有別於薄荷,吃起來滿口生香。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學會吃,要知道,這玩意在我小時候是不會吃的,以前看著父親他們大口大口的吃,現在我才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原來這種菜是那麼的好吃。

春種秋收,這是蔬菜自然生長的規律,有的蔬菜生長期短,自然可以隨時可以吃到,而生長期長的蔬菜沉澱了許多養料,好吃不膩,還是有季節限制的。


譬如這久農田裡的藕,山藥,紅薯,芋頭等等這些塊莖蔬菜,富含澱粉,是農家人最喜歡吃的。無論是存儲還是做成各種美食都非常方便。

好吃的綠葉蔬菜更是多的數不清,豌豆尖,西洋菜,小米菜,豐收瓜,青蒜,豆腐菜,薺菜等等,不知道朋友們那裡,在這個季節是否還吃得到這些蔬菜呢?


圖文原創,歡迎留言探討


泥糖小丫


第一道:爆炒野蔥

這道菜是一種野菜,我們小時候經常去地裡挖,挖回來洗乾淨,現在在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市場也可以買的到。它可以和土豆一起炒,也可以洗乾淨後,均勻的切斷,油鍋預熱,放入野蔥爆炒,就像家常菜一樣,炒到快熟的時候,最後加入鹽,味精,還有酒糟翻炒後即可起鍋。味道很香,很下飯。這種野菜不管用多麼簡單的方法都可以吃出那種獨具風格的滋味。

第二道炒溪螺

這種溪螺的生長環境要求是非常高的,水源不能被汙染,一般都是生長在山裡的小溪中才能撿的到這種野生小溪螺。因為本身生長在乾淨自然的環境裡,它本身的泥沙就特別少,撿回家後只要先養一晚上,讓它把沙子吐乾淨,然後加入冷水下鍋煮,由冷水一直煮開水,最後煮到湯變綠即可。溪螺的湯可是個寶貝它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一般我們是不倒,大家都搶的喝。然後把鍋燒熱放油,把生薑,洋蔥,辣椒爆香,在把煮好的溪螺放下去爆炒,最後放入蔥、少許鹽巴、料酒翻炒幾分鐘即可出鍋,味道微辣鮮美。不過這道溪螺吃之前可以把尾巴咬掉在去吸。

第三道酒糟泡蘿蔔

記得小時候爸媽每年都要釀一大缸糯米酒,酒喝完後就可以把剩下的酒糟拿出來泡蘿蔔和生薑了。泡法也很簡單首先把生薑蘿蔔洗乾淨晾乾,在準備一個桶洗乾淨把酒糟倒進去加鹽攪拌,在把洗乾淨的蘿蔔放進去。蓋上蓋子泡個半個月後即可食用,記得不要沾上油,放一年都不會壞。想吃時拿出洗洗切塊可以配稀飯,做下酒菜。

第四道純手工餈粑

餈粑我是從小吃到大,記得小時候家裡只有過年時才會做,所以印象特別深刻。做法比較麻煩,要先把糯米提前一天泡好,在用木桶蒸熟,在把糯米倒在打餈粑的石臼上需要二個人合作,一個不停的捶打,另一個人要在錘擊間隙不停地翻動直到糯米糰沒有米粒形狀即可。最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做沾料,我家是先把大米黃豆炒香,在加白沙糖拿去磨成粉最後在撒著芝麻即可。這樣做出的餈粑口感香甜軟糯。

老家的特色菜實在太多了,一時半會也寫不完,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了。






小老弟logo


農村有很多好吃的菜,因為從種植方式上農村菜品的原材料就相對的安全、綠色。而且,農村做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調料少,僅僅使用簡單的油鹽醬醋和蔥花、大料就能做出美味,遠非飯店那麼多的調料體味。所以,農村做的菜有這麼幾個特點,香、安全、能吃出本味。因為我是東北的,我就談談我們東北好吃的菜。

1、殺豬菜。殺豬菜其實是一個統稱,並沒有針對哪一種特點菜品。簡單的說,殺豬菜可以是酸菜燉豬肉,也可以是汆白肉,也可以是煮熟的五花肉蘸蒜醬,也可以是酸菜燉血腸。所以殺豬菜的範圍是比較廣的,一般來說去農村吃殺豬菜至少會吃到5種以上的菜品。而且烹飪方式比較簡單,比如說酸菜燉豬肉,就是用酸菜燉煮剛剛殺好的薄豬肉片,調料只有一點鹽、豆油和蔥花,可能有的人家會撒兩顆大料;在比如說五花肉或者血腸蘸蒜醬,更簡單了。蔥花爆鍋加水把切好的五花肉或者血腸房裡煮,甚至還有的人家就是清水煮。煮好之後碼盤子裡端上桌,直接蘸著混拌這蒜泥的醬油吃就可以了。有的還會加點醋或者辣椒油,非常簡單,重要的是能吃出來食材原始的味道;還有一種我比較喜歡的就是殺豬菜裡的酸菜湯,其實也就是酸菜和血腸或者五花肉燉煮之後的湯。雖然說五花肉的油脂比較多,但是酸菜吸油,菜湯並不會顯得特別的油膩。特別是在數九寒天,喝兩口熱乎乎的酸菜湯是非常暖身子的。

2、炸丸子。東北過春節的說道挺多,很多的東北農村家庭都會在過年的時候炸一些肉丸子或者素丸子,吉林南部山區叫做“走油”,可能是因為耗油量比較大的因素吧。這些肉丸子或者素丸子除了可以作為菜食用之外,也可以作為平時不到飯點的時候餓肚子時墊補一下肚子也是可以的。而且,這類丸子一般都是吃涼的,除非是冷凍儲存的。這類丸子的做法也比較簡單,餡料也豐富多樣,比如說豬肉豆腐丸子、青菜豆腐丸子、豬肉野菜丸子等,種類還是比較多樣化。

3、燉家雞、燉大鵝。這兩種燉菜在東北農村比較常見,很多時候是作為家裡來客人時候的主菜。因為家雞、大鵝的生長時間長,雞和大鵝身上的油脂相對要多一些。在農村自家鐵鍋燉菜的時候一般只需要少量的豆油爆香就可以了,有的時候燉好的家雞和大鵝還需要撇出去湯表面上的那一層浮油。一般來說,家雞最常見的是燉粉條和榛蘑或者土豆,燉大鵝基本就是用酸菜燉了。可以說,鐵鍋燉的家雞和大鵝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口感。如果您有機會的話建議品嚐一下。

4、亂燉。這個亂燉挺有意思,而且也是東北三省的特色,東北菜就是燉,就是在大鍋裡咕嘟。亂燉的食材不固定,豆角、倭瓜、排骨、五花肉、冬瓜、土豆、豆腐、雞鴨鵝等都可以一股腦的放在鍋裡一起咕嘟。而且這麼多的食材放在一起還不會串味,反而能夠激發出各種食材的味道。需要說明的是,在我們東北的大街上除了燒烤之外,最多的就是鐵鍋燉了。燉菜,還能貼一圈玉米餅子,或者是蒸一鍋小花捲。貼出來的玉米餅子是帶鍋巴的,蒸出來的小花捲是油汪汪的,非常好吃。

5、鹹菜。東北的鹹菜也是很好的,但是東北的鹹菜並不是只有朝鮮泡菜。東北很多的鹹菜都是有特色的。比如說醃蘿蔔條、醃漬的鹹豆腐條、醃漬香菜根、鬼子姜、醬油泡土豆、地瓜梗、雪裡蕻、蒜茄子等,都是可以作為鹹菜的食材進行醃漬。主要的口感還是以鹹為主,目的就在於延長存儲的時間。在吃的時候有的人家會適當的用一些米醋或者陳醋混拌一些,降低過鹹的口感。

除了上述幾種之外,在農村比較有名的還有狗肉湯、狗肉燉豆腐、清水烀土豆等比較有東北特色的菜品。可以說,東北農村菜最大的特色是燉、做法簡單、一個勁咕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在我們所謂的幾大菜系中,就沒有我們東北的菜系,就把我們東北三省人吃的菜給排斥在外了,所以,弄得我們東北三省的父老鄉親好沒面子,雖然我們東北的菜系沒有上榜,但是,在我們東北農村的老家,還真有我們東北農村人燒柴火,具體說就是我們燒苞米杆子,用大灶臺大鐵鍋燉出來的農村的家常菜,而且是最好吃的,而我們東北人認為,東北大灶臺大鐵鍋燒苞米杆子燉出來的菜,是天下最好吃的菜,你要是不相信,你就到東北農村來,我保證讓你吃的滿意的,你吃完了之後再做評價,而且,在全國各地,也都有東北菜館的!


先說我們農村老家的一鍋出,也是大灶臺大鐵鍋,燒柴火的,這個一鍋出,主付食一鍋出來,有飯有菜,飯就是玉米麵,或者混合白麵,大豆麵貼的大餅子,菜那就全了,可以燉肉,燉魚,燉排骨,加粉條,加土豆,加豆腐,其實,你想吃啥都可以加到鍋裡一起燉的,燉出來的菜,那是要多香有多香,要多好吃就有多好吃的,你吃了這次,你就會想下一次的,而且這個一鍋出一年四季什麼時候都可以做出來吃的!

再說我們老家的小雞燉蘑菇,在我們老家的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的,當然這些雞都是我們所說的小笨雞了,在我們老家,有樹有林的地方就有野生的蘑菇,在長白山的森林中,更是盛產各種天然蘑菇的,燉上一鍋小笨雞燉榛蘑,再加上一把東北土豆加工出來的土豆粉條,你看看上圖,不用吃你一看就明白了,而且你一看就會饞的口水了,那也是賊拉拉的好吃,那也是槓槓的好吃的,這個小雞燉蘑菇,在我們農村一年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的!


還有我們農村老家的殺豬菜,雖然這個菜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是,那不行,最正宗的,最好吃的殺豬菜必須要在半個月以後,也就是我們農村老家自己醃的酸菜開缸之後的酸菜,才能做出最健康了,最純正的東北殺豬菜的,而且豬也是現殺的,這樣才能吃出殺豬菜的原汁原味,因為我們老家醃製的酸菜是沒有一點添加劑的,甚至連那個所謂的醃製鹽也是不加一粒的,所謂的殺豬菜,也只是在殺豬的時候,才能吃到的,因為殺豬的時候,豬肉是最新鮮的,那個血腸也是現灌的!

與殺豬菜類似的菜就是酸菜豬肉燉粉條了,這個菜與殺豬菜的區別就是沒有現灌的血腸了,豬肉也可以不是自己家的年豬的肉了,豬肉可以是在鄉鎮市場上買的豬肉,但是酸菜必須是農村自己家裡醃的酸菜,因為自己家裡醃製的酸菜沒有添加劑的,這樣的酸菜豬肉燉粉條才是最正宗,最好吃的,酸菜,豬肉,粉條的搭配,把豬肉的香膩都燉進酸菜粉條裡了,豬肉就變成了香而不膩,酸菜就變成了香而爽口,又脆又酸又好吃的菜了,粉條也是又香又綿柔的,你在喝上一口酸菜湯,哪是酸爽的你骨頭縫都爽的不得了的!

還有我們老家農村的那個亂燉菜,那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豬肉,排骨,粉條,豆角,玉米,什麼都可以加到鍋裡燉的,還有豬肉粉條燉白菜,豬肉粉條燉凍豆腐,豬肉粉條豆腐燉魚,豬肉粉條燉豆角,土豆燉茄子,鯰魚燉茄子,東北自己家裡下的大醬做的醬燜鯰魚,醬燜嘎牙魚,醬燜泥鰍魚,醬燜老頭魚,那也是相當相當好吃的,在配上滿屋飄香的東北大米做的大米飯,你平常能吃一碗飯的,你這回就能吃兩碗飯!


在我們農村的老家,基本上是不炒菜的,都是以燉菜為主的,這也同我們東北農村老家的溫度氣候有關的,我們東北農村老家,冬天的溫度都是在零下二十多度,最冷的能達到零下三十度的,我們老家的農村,從古至今,都是睡大火炕,都是用大灶臺,大鐵鍋燒柴火做飯做菜的,連帶著也把大火炕燒熱了,就是現在,在我們東北農村的老家,也依然是睡大火炕,也依然是大灶臺大鐵鍋燒玉米秸稈做飯做菜的,也可能是大鐵鍋燒柴火做飯做菜的原因,所以我們東北農村老家的所有燉菜也都是最好吃的!

還有我們農村老家自己家裡下的純大豆的大豆醬,還有農村每家每戶小菜園子裡種植出來的的不上化肥,只上農家肥的蔬菜,小白菜,小蘿蔔菜,生菜,香菜,蔥葉,蘸上自己家裡下的大醬,那也是賊開胃的,還有隻喂糧食小雞下的笨雞蛋做出的雞蛋燜子,自己家裡養的鴨,鵝下的蛋醃製出來直冒油的鹹鴨蛋,鹹鵝蛋,夏秋時節大灶臺底下柴火燒烤出來的又甜又粘的鮮玉米,還有在飯後放進大灶臺火膛裡燒出來的又香又糯的大土豆,還有放在灶膛火上烤出來的乾的紅辣椒,都是無與倫比的好吃!

我們老家農村家家戶戶都要下一缸大醬嗎,不光是大醬好吃,那大醬缸裡醃的鹹菜更是好吃的不得了,到了秋天的時候,把黃瓜,辣椒,芹菜,胡蘿蔔,香菜都洗淨淋幹,裝在一個大布口袋裡,然後往大醬缸裡一放,大醬缸裡大醬的鹹香的營養就會浸透進到布袋裡的黃瓜,辣椒,芹菜,胡蘿蔔,香菜中,幾天的時間,醬缸裡的鹹菜也就醃好了,而且醃製的時間越長,醬缸裡的鹹菜就越有味越好吃的,這個大醬缸裡的鹹菜也會讓一家人吃一年的,最後一句話總結,我們東北農村老家好吃的菜是太多太多了!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