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聽!那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只見一位中年男子,手裡握著一把鑿子和刻刀,在他的精心雕琢下,把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硯雕藝術品,而這位手藝人就是

易宗成。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易宗成,1968年出生,中國共產黨員,曾榮獲國家人社部頒發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建築石雕技術指導專家、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合川峽硯代表性傳承人、首屆合川工匠、重慶好人等榮譽;專業雕刻合川峽硯34年。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合川峽硯又稱墨玉寶硯、釣魚城峽硯或三峽石硯臺。它是採用重慶合川釣魚城下嘉陵江瀝濞峽段的天然峽石精雕細琢而成,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品。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峽硯雕刻技藝始於宋代,盛於清代,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合川峽硯就享有盛名,明代合州人吏部尚書李實用曾題詩讚峽硯:“峽畔茅屋僻,巧工鑿石盤;啟墨龍雲舞,運筆虎榜懸;石膩堪如玉,工藝聖手傳;貴似翰家客,四寶居一員。”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峽硯具有石質細膩,色澤淡雅,磨墨快速,不損筆鋒,硯中蓄水,數日不幹,儲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風化的特點。”易宗成這樣說道。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說到與合川峽硯結緣,那是在1983年,初中畢業的易宗成,到原合川縣柳坪福利工藝美術廠打工,拜該廠工藝美術師易宗毅為師,開始系統學習峽硯雕刻技藝,從此便與合川峽硯結下長達三十多年的不解之緣。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要雕刻成一件精美的合川峽硯作品,需要經過選材、構思、製圖、初步造型、細磨、精雕、上色、拋光、評選、包裝等十幾道工序,採用平雕、浮雕、鏤空雕、陰刻、鑽花,以及鏤雕和浮雕等手法雕刻峽硯,雕刻成形的作品不僅造型優美、栩栩如生,還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三十餘載的硯雕生涯,不僅磨鍊了易宗成的意志,還造就出了一番精湛的手藝。每天清晨天還沒有亮,他就早早起來準備一天創作所需的材料,日積月累中,他的雙手早已結了一層厚厚的老繭,當身邊從事同一技藝創作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時,他卻依然用自己的一顆恆心堅持下來,正是兒時對合川峽硯無限熱愛的那顆初心讓他堅持走到了現在。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他一改過去單調而呆板的方型、條型、小圓型樣式,演變為各種異形體,從最初的幾個款式發展到現在的近100個品種,由他雕刻的《百龍戲龜》、《百聚財》、《釣魚城》、《望子成龍》、《樂在福中》、《花好月圓》、《松鶴延年》等合川峽硯作品,集觀賞、收藏、實用於一體,並融入平雕、浮雕、圓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技法,曾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大獎,其雕刻技藝更是贏得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重慶合川有一位峽硯雕刻工匠手藝人,他的名字叫做易宗成



傳承永無止境,現在,易宗成已經有了三個徒弟,但是他清醒的知道,這還遠遠不夠,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瞭解合川峽硯,並且真正地熱愛它,只有這樣才能經久不息的傳承下去,讓中國硯雕文化煥發出它應有的燦爛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