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深秋菊花競相怒放成景線


黃河岸邊:深秋菊花競相怒放成景線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深秋的黃河灘,有一處風景讓人流連忘返,河南省中牟縣狼城崗鎮北韋灘村菊花種植基地,金絲菊千姿百態,競相怒放。“今年的菊花長勢特別好,前段時間的北京菊摘了好幾茬,價格還不錯,這是擴大菊花種植面積的第一年,大家信的過,我很欣慰。”北韋灘村第一書記王傑說。

2018年5月,王傑被中牟縣交通運輸局選派到狼城崗鎮北韋灘村任第一書記。

黃河岸邊:深秋菊花競相怒放成景線

作為第一書記,王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駐村以來,他以村為家,有事沒事去群眾家裡坐一坐,田間地頭走一走,溝溝坎坎的地方轉一轉,瞭解群眾的所急、所需、所盼。當他看到北韋灘村連片的肥沃土地時,有一個大膽而又絢麗的夢開始在他心底萌動。這個夢,與菊花有關。“我想在北韋灘村發展藥用菊花種植項目,打造一片花海,為群眾探索一條通過美好幸福的致富路。”王傑說:

由於群眾以前沒有種植過菊花,不清楚一年能有多少收入,所以大家都持有觀望態度,不願意種植。為了引導鼓勵大家種植,王傑就發動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頭種植,2018年種植菊花面積約200餘畝,並和中國藥材鄭州醫藥公司合作,公司跟種植戶簽訂包收保底協議,該協議保證農戶每畝地收入4500元—5500元,銷路和收益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黃河岸邊:深秋菊花競相怒放成景線

與此同時,王傑向縣裡申請了產業扶貧專項資金150萬元,建設了500平方加工廠房,併購買了5套烘乾配套設備(乾燥滅菌設備、真空乾燥機),建成後廠房設備所有權歸北韋灘村集體所有,公司採取租賃形式使用,年租金為10萬元,全部作為村集體收入,用於村內的扶貧民生事業。

期間,王傑還積極協調中藥材公司每年給予33戶低收入戶每戶1000元帶貧資金,對低收入戶種植菊花進行免費烘乾,烘乾廠房用工優先選用低收入戶。

群眾看到了菊花種植效益,不出家門就能賣出去,大多數人都願意種植。2019年,有17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直接參與種植,11戶以勞力入股形式參與到本項目當中,5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將享受產業救助,45戶普通群眾參與種植,總種植面積達700畝以上,王傑個人流轉60畝土地種植菊花,為整個產業充當試驗田,大大地激發了全村群眾的積極性。

考慮到種植面積擴大,趕到採花季節烘乾設備不夠用,王傑又申請15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購買4臺烘乾設備、1臺殺青機、1臺包裝機,並新建600平方米廠房和1500平方米晾曬場。

為了更好地鼓勵低收入戶群眾種植菊花,王傑還積極探索產業項目獎勵機制,利用扶貧項目收益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種植戶給予500元獎勵,種植3畝及以上再獎勵500元,種植6畝及以上的獎勵1000元,種植10畝及以上獎勵2000元的基礎上每畝再獎勵200元(流轉土地種植10畝封頂)。此外,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種植菊花每畝收益達到3000元及以上的獎勵500元,收益達到5000元及以上的獎勵1000元。 還記得今年五一期間,為確保菊花能有好的產量和效益,王傑沒有休息,卡著北京菊的種植時間節點,帶領村組幹部堅守崗位,深入田地,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的趕工種植。為了減少群眾的投入成本,王傑和村兩委幹部一起到山東考察菊花種植機械,購買了一臺四人操作的菊花種植機械。為了不耽擱時間,當天直接將機械運回。菊花種植機的投入使用,大大減少了人工勞力的投入和成本。按照正常的機械運轉情況,每天種植菊花20畝以上。

由於是首次使用,加上人工不熟練,還有土地翻耕不深,土質硬等原因,導致機械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出現問題。王傑就和駐村隊員時刻堅守一線,聯繫技術員、購買機械配件,有時忙到中午一兩點,甚至忙到晚上十來點都顧不上吃飯。愛人埋怨說:“我懷孕的時候,你忙,不在身邊也就算了,如今有個假期想讓你倍我和孩子出去逛街你沒時間,給孩子看病你沒時間,你咋恁忙咧!”王傑說:“我乾的是這份工作,我得對的起這份責任!”王傑本人不算白胖,但也算乾淨。五一假期過完後,大家見了王傑都說:“王書記,你這個五一假期是去海邊曬太陽了吧,黑的都不能看了。”

黃河岸邊:深秋菊花競相怒放成景線

駐村工作隊員小金說:“王傑書記為了村裡的群眾能有一個好的產業項目,想盡辦法,已經把北韋灘當成了他的第二個家,把群眾都當成了自已的家人,記得他父親生病住院的時候正好趕上菊花擴大種植,為了更好地指導好群眾種植,他放棄病床盡孝,選擇了田間地頭的守護。”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他選擇了前者,那片花海為證,見證了王傑的付出和辛勞,見證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駐村期間,王傑協調資金600萬元為北韋灘村新修生產道路7000多米;協調資金15.5萬元為33戶低收戶家庭進行“七改一增”改造;協調300萬元建成1000平方米加工廠房、菊花烘乾設備及其它配套設施,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33低收入戶年收入每戶提高3000元以上;為15戶低收入戶17人聯繫就業崗位,工資均在2800元以上;聯繫愛心企業為6名貧困戶大學生愛心捐助4萬元,為該村小學捐贈愛心校服520套,為全校疑似近視的學生免費鑑定,後期免費為6名學生跟蹤治療,為2名患有重病的低入戶聯繫愛心人士捐贈救助金4萬元。

今年初,王傑帶領村民成立北韋灘村菊花專業合作社,註冊有以“北韋灘村”命名的商標,大力推廣本村自己的品牌,成立了以村集體絕對控股的公司——河南田園之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種植中草藥和菊花為主,吸收全村群眾和社會其他人員入股。

“扶貧路上,不落一人。” 王傑一路走來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和擔當,這份堅守、擔當源自對黨和人民的殷殷初心和使命。2018年7月,王傑被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4月,王傑被評為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如今,在北韋灘村只要提到王傑,沒有人不誇讚他,都齊豎大拇指誇讚這個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奉獻、在奉獻中書寫忠誠的第一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