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01

如果要問,世界唯一一座開放了2000多年的口岸城市是誰,非廣州莫屬。

它也是世界唯一一個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口岸城市。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在廣東設置南海郡,廣州作為郡治行政中心。自此,廣州開埠。

不過當時廣州還不叫廣州,只叫南海郡,漢武帝時期,南海郡改為交州,到了三國時期,東吳掌控南方的時候,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交州,並將交州改名為廣州,廣州這個名稱第一次出現了。

後來又幾度易名,直到宋朝建立以後,才恢復廣州名稱,並沿用至今。

廣州這個名字雖然是公元216年出現,但其開放時間,早在秦漢時期就形成了。據史料記載,以廣州、泉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也就是說,從秦漢時期開始,以廣州、泉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形成。

漢武帝時期,朝廷所派譯使從廣東浮海而出,沿著海岸先後到達中南半島、印度東南海岸、斯里蘭卡等地,開啟海上絲路的南海航線。

後來經歷了三國、魏晉南北朝大分裂時期,六朝以廣州為海上絲路的交通樞紐,開闢了新航路,加固了廣州的通商地位。

到了唐朝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程度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從史書中看當時的長安城異域客商數量,可見一斑),廣州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

這種地位,在兩宋時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宋朝重商,不但大力發展了廣州的口岸貿易,泉州、杭州、明州、溫州、揚州、登州等各大港口也與廣州遙相呼應,得到了充足發展,也增顯了廣州的口岸地位。

這種地位,哪怕是在閉關鎖國的明清時期,依舊沒有改變。明清時期,廣州是為數不多的仍能通商貿易的口岸。

從公開資料來看,清朝初年,沿海的福建和廣州有一批從事外貿的商人逐漸發跡,他們熟悉行情、經營靈活,漸漸地取代了以往負責海外貿易的市舶司的部分職責,於是,清政府取消了市舶司,利用這些商人來管理廣州的外貿,著名的“十三行”應運而生。

廣州十三行,在清朝末年發展到了頂峰。《南京條約》簽訂時,清朝規定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的政策,開啟了廣州一口通商時代,這種背景下,十三行走向了巔峰,廣州的口岸地位,也達到了頂峰。

這個時期,另一件大事,是上海開埠。

02

時間轉入近代,在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轟擊下,清政府關閉著的大門被轟開,被迫與洋人做生意,歐洲的工業革命成果也不斷流入中國。

由於各種條約和租借的形成,北方的天津、青島與華東地區的上海迅速崛起,組成了“上青天”三大一線城市。廣州的口岸優勢雖仍在,但綜合實力無法與“上青天”比肩。

由於當時的形勢,上海、天津、青島、南京、北京、重慶、武漢等城市,顯得比廣州更加耀眼。

新中國成立初期,被西方世界封鎖,沿海城市發展受限,青島沒落,北京依靠行政優勢崛起,“上青天”的一線城市格局演變成了“京津滬”。

1978年,改革開放打破了這種格局,改革開放讓一眾沿海城市強勢崛起,後來又圈出了深圳、汕頭、廈門、珠海、海南五個經濟特區。

沿海城市的大開放政策下,受益最大三個城市是上海、廣州與深圳。這種背景下,上海依舊保持著其優勢地位,廣州在政策利好下,實力大增,漸漸取代了天津,形成了後來的“北上廣”格局。

後來深圳以奇蹟般的速度崛起,實力直追廣州,最終擠進一線城市行列,形成了目前“北上廣深”的格局。

2008年以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沿海城市遭受較大影響,此時深圳率先開啟了產業轉型,從原先的基礎製造業升級科技創新,並最終完成了蝶變。

這種蝶變讓深圳超越了廣州、香港,並逐漸拉開了與廣州的距離。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此外,杭州這些年在阿里巴巴總部效應影響下,也是迅猛發展,杭州已經成為了二線城市中唯一一個反哺一線的城市。

相比之下,廣州這些年,發展式微。從這時候起,廣州被唱衰,媒體與坊間一度拿廣州與杭州來比,直言杭州要取代廣州,組成北上深杭。

無風不起浪。以目前綜合實力來論,杭州雖然還遠沒有到威脅廣州地位的地步,廣州目前的綜合實力相當於杭州加上寧波。

但不得不承認,這些年廣州在諸多領域,尤其是新興產業的角逐中,表現不夠好,常常被杭州超越。

比如獨角獸企業數量,杭州遠遠甩開了廣州。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比如工業增加值上,廣州滑到了第7位。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再比如在這兩天炒得火熱的區塊鏈方面,廣州依舊掉隊。

無論是百強區塊鏈企業數量還是區塊鏈專利規模,均少於北上深杭。這個本號昨天的文章中,有專門分析。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最關鍵的是,廣州在最關鍵的科創與金融兩個關鍵領域方面,依舊掉隊。

最新統計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廣州排在第六,排在前面的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金融實力方面,廣州已經被深圳超越,並被北上深大幅拉開。

要知道,20年前,廣州的資金總量為5116億元,位列內地第三,與北京的8269億元、上海的7097億元相差不算太大,且大幅領先深圳的2559億元。

20年後的今天,廣州比深圳少了1.78萬億元,且面臨杭州一步步緊逼。

人工智能、獨角獸、區塊鏈、金融敗北之後!廣州覺醒,大機遇來了

廣州的掉隊,讓它錯失了許多機遇,比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比如最近批覆的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給了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已獲得,就差最後的批覆文件。

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給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合肥、杭州。

千年商都的廣州,有些失落。

03

好在,廣州與廣東已經覺醒,正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壯大自己。廣東省也在努力支援省會。

最近幾個月來,廣州頻頻爆出利好,比如與碳排放相關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申報,年底前可能獲批。

這兩天,廣東省公開、明確表示,要把支持廣州“四個出新出彩”與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動實施。

對於廣東省對廣州的全力支持,是預料之中的事。因為,對於整個廣東和粵港澳來說,廣州與深圳的同時強大,是非常必要的。

廣州與深圳這些年,雖然明爭暗鬥不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對於廣東的發展,廣深缺一不可,缺了誰都無法撐起廣東省如今的地位,缺了誰都無法保證廣東省未來的地位。

在廣州各方面都有掉隊勢頭的時候,廣東省出來推一把,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要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完成管理層制定的目標,靠單一的任何城市都無法完成,需要強大的深圳與強大的廣州一起,加上香港和澳門,通力合作,齊心協力,才能辦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