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霸權”厲害在哪。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獨立feel


2016年8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了天地一體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墨子號”衛星開啟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間量子物理學和量子引力試驗的大門,使我國搶佔了量子科技創新的制高點,併成為此領域國際同行的佼佼者,實現了從“跟跑者”到“並跑者”再到“領跑者”角色的華麗轉變。隨著“墨子號”衛星正式交付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等單位使用,引發了人們對量子通信技術研究的極大熱潮。

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競相研發量子通信技術,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應用,並加速實現產業化發展。目前,量子通信技術在國際上走在前列的主要有中國、美國和歐洲,歐洲在理論研究方面遙遙領先,中國則在產業應用方面走在前列,並率先建立多個城際量子通信幹線網。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比特作為信息載體來傳輸信息的通信技術,它是利用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和量子糾纏現象達到傳遞信息、傳輸數據的一種先進通信技術。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提供了迄今為止唯一高度安全的通信保密方式,突破了傳統信息技術的安全保密和信息容量極限。量子通信在應用方面主要是通過光纖實現短距離的通信,通過量子中繼器實現較遠距離的通信,通過衛星中轉實現可覆蓋全球的遠距離的通信。

相較於傳統通信技術而言,量子通信有著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其安全性源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測不準定理、未知量子態不可克隆定理和非正交量子態不可區分定理,從理論上確保了量子通信過程中的任何竊聽行為都必將被檢測到。量子通信技術具有3大優點:一是理論上絕對安全保密。量子通信利用單光子量子態不可克隆特性,使得量子信道上任何的監聽或複製行為都會被偵測到,無法改變或破壞量子態原始狀態,因此,理論上量子通信可實現“絕對安全保密”。二是超光速傳輸。量子糾纏理論使得雙方量子之間存在“心靈感應”,雙方會隨著彼此改變而瞬間變化,信息傳輸時延幾乎為零,從而實現超光速傳輸通信。三是超空間通信。量子通信不需要藉助任何傳輸媒介,不受任何障礙阻隔,不受距離遠近的限制,可以實現“超空間”通信,這種特性使它能夠實現人類與太空、深海、極地等空間領域的自由通信。

量子技術發展的

國際競爭格局初顯

目前,除中國外,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究和實用,並取得了巨大成果,推動了量子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

歐洲。歐洲在量子通信理論奠基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量子保密通信的物理基礎正是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發現的測不準定理。早在20世紀90年代,歐洲就意識到量子信息處理和通信技術的巨大潛力,從歐盟第五研發框架計劃開始,就持續對歐洲乃至全球的量子通信研究給予重點支持。從1993年至2012年,歐盟量子遠程傳輸距離從10公里光纖傳輸拓展到143公里的隱形傳輸。2008年歐盟還發布了《量子信息處理與通信戰略報告》,提出了歐洲在未來5年和10年的量子通信發展目標,包括實現地面量子通信網絡、星地量子通信、空地一體的千公里級量子通信網絡等。從2007年至2014年,歐盟開始致力於量子密碼通信和量子編碼研究,實現了量子漫步、太空和地球之間的信息傳輸,為衛星之間以及衛星與地面站之間進行量子通信提供了可能性。2016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量子宣言》,稱將在2018年啟動一項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旗艦項目。其中,在量子通信方面,規劃5年內突破量子中繼器核心技術,實現點對點安全量子通信,10年內實現遠距離量子網絡、量子信用卡應用等,旨在“保衛歐洲互聯網安全”。

美國。美國將量子技術作為“六大科研前沿”之一,認為人類正站在下一代量子革命的門檻上,量子通信正在導致革命性變革,必須加大投入力度進行交叉學科研究。美國20世紀末就將量子通信列入國家戰略和國防安全的研發計劃,同時,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也將量子信息作為3個重點研究方向之一。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也啟動了多項量子通信相關研究計劃,旨在將其應用於軍事作戰領域。1989年,美國IBM公司在實驗室中以10 bit/s的傳輸速率成功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量子信息傳輸,拉開了量子通信研究的序幕。2000年,洛斯·阿莫斯國家實驗室宣佈在全日照條件下實現了1.6公里自由空間的量子密鑰分發,使量子通信向實用化邁進一大步。200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又領銜建設了量子通信技術試驗網絡。2006年,洛斯·阿莫斯國家實驗室基於誘騙態方案實現了能保證絕對安全的107公里光纖量子通信實驗。2013年,該實驗室公佈了一種基於量子通信技術的量子互聯網,並宣稱他們解決了量子系統的可伸縮問題,可以使用較廉價的硬件實現量子密鑰分發。此外,美國Google、IBM、微軟公司也都投入力量研究量子通信技術,以量子計算機研究為突破點,延伸至物質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領域。2015年12月,Google公司推出的D—Wave量子計算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比其他任何計算機快出1億倍;2017年3月,IBM公司宣佈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業化量子計算雲服務IBM Q,可高效處理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複雜計算問題。

日本。日本對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其主要研究極限容量廣域光纖與自由空間量子保密通信網絡。2004年,日本研究人員用防盜量子密碼技術傳送信息獲得成功,傳遞距離可達87公里。同年,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改進單光子探測器信噪比,使得量子密碼傳輸距離達到150公里。2007年,日本研究團體開發的量子密鑰技術,實現了信息經光纖的安全傳輸。2008年,日本東芝公司研究人員在量子密碼通信中將密鑰的傳輸速度成功提高,使其更加實用化。2016年,日本研究團隊聯合開發了世界最高水準的大容量光通信系統,該系統首次融合量子噪聲保密和量子密鑰分發技術,以100 GT/s的傳輸速度成功實現了100公里的單信道量子通信傳輸,有望實現抵抗網絡攻擊的極強安全通信。日本國立信息通信研究院計劃在2020年實現量子中繼技術,到2040年建成極限容量、無條件安全的廣域光纖與自由空間量子通信網絡。

量子保密通信

助力國家信息產業發展

量子通信具有保密性強、魯棒性高、速率快、容量大、遠距離傳輸等優點,這些特徵決定了量子通信具有無法估量的應用前景。目前,量子通信已在政務、國防、金融、公安等重要領域凸顯巨大應用價值。量子通信技術與現有網絡的融合是當前主要發展方向,未來還會應用於專網、公眾網、雲安全等諸多領域。

量子通信主幹網提升國家安全。2013年,國家批准立項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由國家發改委立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建,已於2017年8月完成全網技術驗收。該幹線連接北京、上海兩地,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主幹網,可以實現高清量子保密視頻會議系統和其他多媒體跨域互聯應用,將大幅提高我國政務、能源、金融、交通等領域系統的通信安全性。針對我國發射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認為,在全球電子監控和網絡竊密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尋找任何可能的辦法來保護通信安全,中國啟動了可將信息量子化並傳入太空的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的信息網絡牢不可破,抵擋任何入侵企圖。

量子通信提升軍事通信網絡安全。“稜鏡”事件的發生,給我國防通信網絡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對量子加密的探索有可能解決我國的信息安全問題。量子通信能夠用於通信密鑰生成與分發系統,構成作戰區域內機動的安全通信網絡;能夠用於光網信息保密傳輸,以此提高信息保護和信息對抗能力;還能夠應用於深海安全通信,為遠洋深海安全通信開闢嶄新途徑和目標,提升軍隊保密打贏能力。此外,在破解量子通信複雜的加密算法上,現有計算機系統需要幾萬年的時間,在現實中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但是量子計算機卻能在幾分鐘內將傳統的加密算法破解。因此,以往的密碼體制將處於危險之中,唯有量子通信技術能夠抵禦這種破解和威脅,為提升未來我國防信息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屏障。

量子通信體系將改變傳統的技術產業形態。量子通信開創了通信和保密領域新的發展方向,這無疑會對傳統的通信和保密模式產生巨大沖擊。由於在速度、容量、抗干擾等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量子通信模式將會徹底顛覆傳統的電纜、光纜、衛星等通信方式,對現有已經佈設的國家和軍事信息網絡體系產生衝擊。由於在安全保密方面的優勢,量子通信將徹底顛覆傳統的網絡安全公司,使現有各類基於傳統通信和運用的網絡安全保密體系全部落後,從而可能會導致整個信息安全產業洗牌。但是,由於量子通信的信息保密技術應用目前大部分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未來是否有更為強大的破譯方式還難以預估,因此,量子通信技術的發展反過來也會促進更加先進的破譯技術的發展。

正像“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所說的那樣:歷史經驗表明,再好的加密技術都可能隨著攻擊者能力的提高遭到破解,國家和大眾的信息安全每天都面臨著風險。但量子通信從原理上具有不可破解、不可竊聽的特性,因而是更安全的信息傳輸方式。

當前,量子通信技術已從科學研究進入實驗應用,隨著其技術體系的不斷完善成熟,未來將進一步向規模化商用方向發展,量子通信的高保密性也決定了其在軍事通信以及金融、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巨大應用前景。


青蛙伴遊


量子霸權是指量子計算擁有的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在物理實驗上,迄今還沒有任何一臺量子裝置在實際實驗中展現出這種能力。

2018年9月,國防科技大學吳俊傑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合作研究成果,被《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1]。

2019年9月20日,科技巨頭谷歌(Google)一份內部研究報告顯示,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

隨著量子物理裝置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實現量子霸權似乎日益臨近。稱霸標準已成為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玻色採樣問題是一種針對光子(玻色子)系統的量子霸權測試案例。理論上,經典計算機求解玻色採樣需要指數量級計算時間,而量子計算只需要多項式量級計算時間。與此同時,相比通用量子計算,玻色採樣更容易實現。

我們將受到哪些影響?

《阿貝賽報》指出,在大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的時代,每秒鐘有數以百萬計的數據在傳輸。在這種情況下,量子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它對於科學而言是質與量上的飛躍,對於商業領域而言同樣如此。這不是無稽之談,因為正是技術推動了商業的發展。

薩溫表示:“谷歌、IBM、微軟和其他企業都將擁有用於改進算法的量子計算機,這是肯定的。不過各國政府也正在打起精神。”薩溫認為,量子技術的首要影響將是其在科學上的應用。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項技術對於手中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技術公司而言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由此,量子技術會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網絡安全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將在“網絡生活”中首先察覺到它的影響。


加勒嗶海帶


“量子霸權”詞意:

是形容應用量子科學建造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做到傳統計算機遠遠達不到的運算能力;這個能力不是簡單的數學計算能力,他是藉助算力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就能夠計算出事物以前,現在,未來的狀態以及各種可能與參數的能力;

“量子霸權”的體現:

谷歌公司新近研製出的一款量子計算機的核心處理器“西克莫”僅僅包含53個有效量子比特,卻只有200秒的時間就完成了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可想而知,這是人類科學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天下武功,唯快不敗”啊

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1,在大數據與雲計算上,由於量子計算非常快速的數據圖像計算處理能力,我們將通過能夠更快處理巨量的信息來更及時,準確的做出決策與判斷;例如天氣,地理,交通,語音語言,健康,商業等等生活方面的應用會更及時準確高效,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2,在人工智能上,藉助量子計算這個超速度,人工智能將會實現再一次質的飛躍,許多工作將進一步被擁有人工智能又有快速敏捷思維的機器人所替代;未來,想要提高個人競爭能力,怕是要人機混合了,不敢想,太可怕了;

3,在科學研究上,我們可以對宇宙起源,物質,能量,時間,生命,意識等等的眾多難題的可能性進行重新推演,從推演中得出更多的更接近實際的結論,從而更科學真實的促進人類科學科技進步,我們有可能因此更好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發現新能源,人類超速進化,衝出太陽系,擁抱高階文明等等;

總之,在未來的若干年後,量子計算如果真正實現了商用化,我們世界的方方面面將會因為量子計算而更加快速進步,因為及時掌握量子計算機技術而體現出“量子霸權”,為所不能,隨心所欲;所以,需要緊追不捨,時刻記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宇宙之光


谷歌發佈了一篇關於量子計算的論文,但很快刪除了。儘管刪除了,但仍引起了世界的一片恐慌。因為早就有專家預言,如果有人掌握了量子霸權,將對全球的IT和計算機產業實現秒殺。與目前計算機算力相比,量子計算的理論算力是幾何級增長。谷歌論文洩露,它能用一臺53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實現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世界第一超算Summit需要計算1萬年的結果,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只用了3分20秒。

這首先就產生個悖論,谷歌3分20秒產生的結果,全宇宙也找不到第二個團隊和設備來驗證它的對錯。如果有人非要追問:谷歌的量子霸權有多可怕?正確的答案是,量子霸權非常可怕,但谷歌的量子霸權不可怕。因為谷歌在論文和實驗室收穫的結果,離量子霸權的真正現實,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量子霸權為什麼可怕,原因很簡單,這是一種計算能力上質的飛躍,它不僅秒殺目前全球計算機的領先技術,甚至能解密目前全球通用的所有密碼系統。如果說上個時代,是石油加內燃機的時代,下個時代就是數據為燃料,算力為引擎的時代。誰掌握萬倍於對手的引擎,必將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量子霸權和可怕之處。

那為什麼谷歌的量子霸權不可怕呢?因為它只是實驗室中的靈光一現。這種靈光一現,IBM、阿里達摩院都曾有過。假設量子的屬性是100,目前科技對它的掌握還不到20,人們只在理論上證明了這種計算的可能,離量子像電子一樣,乖乖地按人類要求完成計算工作,還有數不清的未知難題。量子的狀態不穩定,對環境要求極高。IBM展示的所謂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但超過90%的空間和設備都為確保環境工作。通俗點解釋就是,一有風吹草動,結果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所以不管谷歌論文多厲害,但它離實現量子霸權,還差得遠。

4000公里/小時的火車可怕嗎?很可怕,它相當於客機速度的三倍,汽車高鐵速度的十數倍,一旦實現,就是交通霸權。目前世界所有的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都將重構。中車科技人員在理論、模型和實驗中已實現了,要問中車的交通霸權可怕嗎?不可怕,因為它離現實還很遠。浙江大學的石墨稀電池,在實驗室實現了秒充,超高能量密度等。按論文性能數據,足以改變世界能源格局。但沒人擔心它成為能源霸權,因為從論文、實驗室到現實和商用,路很漫長。谷歌的“量子霸權”和以上道理一樣,全球還有很多頂尖的實驗室在做相同的努力,國內也有好幾個,有太多的未知。所以,量很可怕,它相當於客機速度的三倍,汽車高鐵速度的十數倍,一旦實現,就是交通霸權。目前世界所有的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都將重構。中車科技人員在理論、模型和實驗中已實現了,要問中車的交通霸權可怕嗎?不可怕,因為它離現實還很遠。浙江大學的石墨稀電池,在實驗室實現了秒充,超高能量密度等。按論文性能數據,足以改變世界能源格局。但沒人擔心它成為能源霸權,因為從論文、實驗室到現實和商用,路很漫長。谷歌的“量子霸權”和以上道理一樣,全球還有很多頂尖的實驗室在做相同的努力,國內也有好幾個,有太多的未知。所以,量子霸權很可怕,但谷歌的量子霸權不可怕。


Dancers-鬼楓


這首先就產生個悖論,谷歌3分20秒產生的結果,全宇宙也找不到第二個團隊和設備來驗證它的對錯。如果有人非要追問:谷歌的量子霸權有多可怕?正確的答案是,量子霸權非常可怕,但谷歌的量子霸權不可怕。因為谷歌在論文和實驗室收穫的結果,離量子霸權的真正現實,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量子霸權為什麼可怕,原因很簡單,這是一種計算能力上質的飛躍,它不僅秒殺目前全球計算機的領先技術,甚至能解密目前全球通用的所有密碼系統。如果說上個時代,是石油加內燃機的時代,下個時代就是數據為燃料,算力為引擎的時代。誰掌握萬倍於對手的引擎,必將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量子霸權和可怕之處。


小貝優選


原因很簡單,這是一種計算能力上質的飛躍,它不僅秒殺目前全球計算機的領先技術,甚至能解密目前全球通用的所有密碼系統。如果說上個時代,是石油加內燃機的時代,下個時代就是數據為燃料,算力為引擎的時代。誰掌握萬倍於對手的引擎,必將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量子霸權和可怕之處


路飛的王夢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3日發表一篇文章稱,“量子霸權”已經成為現實。谷歌已發表第一篇經過同行評審的相關文章,證明他們已實現此前僅停留在理論上的事:讓量子計算機完成即使是對於最強大的傳統計算機而言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什麼是“量子霸權”?

一、什麼是“量子霸權”?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研究員卡洛斯·薩溫對《阿貝賽報》表示,“量子霸權”的意思是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對於實用型傳統計算機而言不可能完成的計算。憑藉量子計算機,谷歌做到的是在約三分半的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要花費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然而,薩溫說:“谷歌進行的這種計算除了演示‘量子霸權’外沒有任何用途。這就是說,這種計算是為了這一目的而特意為之的。”即便如此,薩溫也無意貶損谷歌的功績,他說:“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嘗試做到這些,而現在有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步。”

二、量子計算機與傳統計算機有什麼區別?

據《阿貝賽報》報道,量子計算機與傳統計算機的區別在於它們的“語言”:傳統計算機可以理解由數字0和1表示的二進制指令信息,而量子比特可以同時代表0和1,就像是在箱子裡既生又死的著名的“薛定諤的貓”。也就是說,單單一個量子比特可以同時既是1又是0,這意味著每一個量子比特的數據存儲能力呈指數級增長。

三、量子計算機有什麼用處?

《自然》週刊發表的研究論文的作者表示,這場計算機革命將帶領人類走向可以製造汽車和飛機所用輕質電池的新型材料,可以更加高效地生產肥料的新型催化劑,以及更有效的藥物。不過,要走的路還很長。論文作者繼續說:“要達到必要的計算能力,仍需經過多年艱苦的科學和工程方面的研究。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了一條清晰的道路,我們渴望繼續前進。”

薩溫則表示:“當前是純粹在推測,因為打開的門通向的可能性幾乎是無窮的。然而,這不會在明天就實現。”

四、我們將受到哪些影響?

《阿貝賽報》指出,在大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的時代,每秒鐘有數以百萬計的數據在傳輸。在這種情況下,量子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它對於科學而言是質與量上的飛躍,對於商業領域而言同樣如此。這不是無稽之談,因為正是技術推動了商業的發展。

薩溫表示:“谷歌、IBM、微軟和其他企業都將擁有用於改進算法的量子計算機,這是肯定的。不過各國政府也正在打起精神。”薩溫認為,量子技術的首要影響將是其在科學上的應用。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項技術對於手中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技術公司而言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由此,量子技術會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網絡安全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將在“網絡生活”中首先察覺到它的影響。


飄雨石花


個人理解就是量子可以讓計算速度有跨越不同層級的飛躍,然後生活方式就會發生質的飛躍!

比如計算機出世後,很短的時間裡人類實現了飛出地球夢想,完成了人類文明抵達火星,以及將要飛出太陽系的夢想!

那麼量子技術的成熟應用必將讓人類短時間內走的更高更遠!


逃課大設計師


機器計算會越來越強大,不論是算力還是算法都會不斷地提高,這是必然的。問題是如果機器計算在整體上超過了人類的認知水平和控制能力,人類將何去何從?不必擔心!因為人類對意識世界的認知還處於懵懂的階段。即便人類完全掌握了意識世界的全部知識,機器的意識覺醒還很遙遠。即便機器的意識依賴人類的開發而覺醒,那麼人類與機器又何必區分彼此呢?


大吉大利9953


厲害在於它的計算能力

它可以為我們生活加快速度,加快科技發展、互聯網的擴大、IT領域的進一步昇華。但量子力學還在發展中,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