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爸爸回家為你湊錢治病,但咱家房沒人買,不能治病了


2019年10月9日上午十點,3歲的陳若涵問媽媽:“爸爸去哪了?感覺好久沒見到爸爸了。”面對女兒的發問,媽媽陳蘭靈猝不及防,因為她不能告訴女兒家裡已經沒能力為她繼續治療,而爸爸這次的離開正是回老家賣房籌錢。陳蘭靈說:“每次做完檢查就會先找爸爸,幾天見不到他就哭,就算視頻也不行,必須抱到爸爸。”

陳若涵的爸爸郭青林來自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女兒陳若涵今年3歲,剛要上幼兒園就生病了。在當地有一種說法:生女是寶也是襖,有女不盼大富貴,只求一家樂安康。2019年1月10日,若涵出現反覆的高燒,送醫後被診斷為病毒感染,經過一週治療後回家休養。 圖為爸爸帶若涵去幼兒園參觀,但是未曾入園便開始了治療。

2019年2月20日,若涵又開始,發燒,陳蘭靈懷疑還是病毒感染,但這次醫生無法確診,建議去德州市級醫院檢查,一週後依然查不出結果,隨後醫生又建議立即轉到北京市兒童醫院。3月2日,經過北京兒童醫院和北醫三院的病理會診結果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4期高危。郭青林被醫生告知,這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簡單說就是孩子患了癌症,而且非常重。圖為若涵化療前想給家鄉的小朋友寫信,“告訴他們我在北京呢。”


4月20日,若涵開始了住院前檢查。陳蘭靈回憶道:“孩子在做骨穿時,醫生用針管扎入脊椎抽取骨髓。聽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要爸爸,要媽媽,我站在門外恨自己沒照顧好孩子讓她這般受罪,哭聲經過半小時才停下來,當我進去抱孩子的那一刻,看著孩子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全身衣服被汗水溼透,頭髮也溼漉漉的,除了哭我做不了別的。”圖為媽媽觸景生情而落淚。

5月1日,醫生安排若涵在血液腫瘤中心血二病房開始了第一次化療,上了四天的化療藥後,由於若涵血項偏低導致感染並且持續2天發燒40度。郭青林還清晰記得女兒全身插著輸液管,雙手緊握床邊護欄瘋狂大喊大叫的情景。郭青林說:“我看著女兒這一舉動被嚇壞了,她想逃離病床,喊著回家,要回家。女兒這麼小就被病痛折磨,但是我們父母又能怎麼辦呢?”圖為若涵在出租屋想著爸爸難過地哭著。

兒童節當天,若涵進行了第二次化療,血項逐漸轉好,這對第三、四次化療起到很重要的鋪墊作用。正如預期的一樣,若涵很順利地度過了後兩次的化療。 醫生把切除手術時間定在8月29日並囑咐郭青林,這次手術風險很大,你們父母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夫妻倆聽完後抱頭痛哭,他們不知道女兒能否平安下手術檯。圖為媽媽拿出今天要吃的藥,若涵顯得很無助。


郭青林回憶道:“手術當天,我和老婆在手術室門口焦急等待著,度時如年,下午4點多孩子被推出手術室,8個多小時的手術總算做完了,醫生告訴我們切除手術很成功。若不是若涵生命力很頑強險些出現危險,現在她還在麻醉中,你們放心。我看著被推出來的女兒滿身插著管子,當時的心情既高興又難過,眼淚止不住地掉了下來。”圖為若涵化療後躺在病床上。

媽媽陳蘭靈說:“晚上8點多孩子慢慢清醒過來,睜開眼那一刻給了我們一個微笑,瞬間溫暖了我們的身心。剛做完手術後,醫生要求我們不讓給孩子進水、進食,孩子發燒也不讓吃藥只能物理降溫。若涵滴水未沾,哭鬧著喊叫要喝水,嘴唇都裂開了口,孩子受盡了折磨,做父母也是沒辦法。圖為若涵走療時在出租屋哄爸媽開心。

10月9日下午4點,郭青林回到了在北京的出租屋,自從兩口子帶女兒看病後,這是郭青林第一次回農村老家,他此次回家的目的是要把家裡唯一的老舊房子試著變現救孩子,但結果卻另他失望。郭青林說:“我帶了幾個朋友來看房,他們都說這房子,沒地段,沒升值空間,沒質量。”醫生說,接下來若涵還要進行化療、移植、放療。前期治療費用52萬已經讓一家人傾其所有,身邊的人也都借了一遍。圖為郭青林老家的房屋。


郭青林在山東省寧津縣做貨運司機,每月收入4000元元工資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只夠維持家用。如今女兒患病需要陪護,經濟來源已全無。在北京一天的治療及生活費用需要兩千元左右,現在我和孩子媽媽都沒法正常工作,舊債未還又添新帳。雖然現實如此殘酷,但是夫妻倆堅定著絕不放棄女兒。圖為郭青林到家後抱完女兒便開始洗衣物。

陳蘭靈看著床上的女兒說:“若涵只是一個3歲的孩子,她才剛要邁進幼兒園結識新的小夥伴,接受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前天我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還誇她很聽話,不哭也不鬧。昨天我還問女兒治療這麼疼痛為什麼能配合好醫生阿姨。女兒說:‘爸爸說過,只要我乖,就能早回家和小朋友們玩了’。”圖為夫妻倆帶著女兒去醫院的路上。

行善是美德,助人是功德。您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