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向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行为说“不”

中宏网10月29日电(记者韩鹏飞)

近年来,我国央地各级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减费降税”、“放管服”改革,到扩大民企的市场领域,这对激发民企的创新活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民企被拖欠账款一直是难以根治的“牛皮癣”。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各省开辟的《地方领导留言板》征集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当中,涉及民企被拖欠账款的留言多达6000多条。一位民企负责人告诉本网记者,他的企业在某城市投入巨资参与该市的煤改气供暖项目改造,工程项目投入近2个亿。工程在进行过程中地方有关部门承诺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但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完工。工程款迟迟不下拨,也导致了一连串农民工工资欠薪的矛盾纠纷。

业内人士告诉本网记者,很多处于产业下游的民企来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重资产”比较少,获取银行贷款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是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很多民企被地方某些有关部门、大型国企拖欠账款,很容易造成民企资金链断裂,不能正常经营。

央地向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行为说“不”

不过随着央地各级部门对民营经济的重视,这些对于民企的不公正对待正在被“清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日出席进一步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刘鹤强调,进一步做好清欠工作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仅事关政府信用,更与经济增长、社会预期、就业民生密切相关。

清偿拖欠纵深推进,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开展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工作。

刘鹤指出,进一步做好清欠工作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仅事关政府信用,更与经济增长、社会预期、就业民生密切相关。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清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要坚持底线思维,确保不留死角,突出问题导向,增强企业获得感,落实资金保障,强化约束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建设。市场讲信用,欠债必还钱,责任要落实。要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跟踪评估,确保今年清欠任务全面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