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怎樣覆盤才是好的覆盤?

覆盤四步曲,看似容易,做到位難

覆盤作為一種結構化的從經驗中學習的方法,它能幫你更科學、規範地將經驗轉化為能力。按照《覆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一書,覆盤的基本程序包括四步:

1. 回顧目標:清晰、明確、共識的目標為我們樹立了評估結果、分析差異的基準; 2. 評估結果:回想實際的過程,對照目標,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進,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點; 3. 分析原因:對於差異,深入分析,找到根因,發現真正起作用的關鍵點,是學習的重要一環; 4. 總結經驗:基於差異分析,可以找出利弊得失,從中學到經驗教訓以及未來行動改善建議。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但是,覆盤的邏輯、步驟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你會面臨很多挑戰或誤區,只有克服這些誤區,你才能真正把覆盤做到位。想知道有哪些誤區,以及如何應對嗎?讓我們具體來說一說。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01 回顧目標:你的目標清晰嗎?是否形成了共識?是否有明確的分解與計劃?

如上所述,目標是評估的基準,也是覆盤的起點。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在這一步中,常見誤區有三個:

1. 沒有目標或目標不清

如果是這樣,將很難精準地評價實際結果,也會影響到後續的差異分析以及經驗教訓,不利於充分從覆盤中學習。

對策是,儘可能細緻地分解、描述目標,可以參考SMART原則,使目標明確具體、可衡量、有挑戰性但可實現、相關、有時限。如果難以準確地界定目標,也要制定出關鍵成果或里程碑。

2. 目標缺乏共識

有時候,可能制定了目標,但團隊成員對目標理解不一致,沒有達成共識。這樣會影響到大家在執行中的相互配合,也會導致對同一件事、同一個行動的理解、評價不一致,從而發生分歧、矛盾或衝突。

解決方案是應事前充分研討,就目標達成一致,並明確展示出來。

3. 缺乏對目標的分解以及實現目標策略、步驟的規劃

我們在覆盤實踐中發現,行動前是否有清晰的規劃,有助於理清覆盤主線,找到失敗和成功的根本原因。否則,大家會提出很多不可驗證、甚至有其他副作用的"馬後炮",也沒辦法以計劃為準繩來衡量實際執行過程中的不足。

對此,建議團隊在行動前要就實現目標的策略、行動計劃進行周密安排,制定可執行的計劃,以此為準繩來進行差異原因分析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02 評估結果:是否客觀、完整?有無差異?

覆盤的第二步評估結果,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常見誤區包括三個:

1. 報喜不報憂

很多人參與覆盤時,因為種種原因,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只說成績,不談缺點。這樣實際上失去了學習、改進、提升的意義。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決方案也需要"對症下藥"。簡單來說,就是要明確覆盤的目的在於學習,讓大家樹立開放的心態,坦誠表達。尤其是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主動地反思自我,不遮掩,不護短,為大家樹立榜樣。

2. 盲人摸象

在現實工作中,一些項目或事件非常複雜,需要很多人的配合。這樣,每個人站在自己的層次、視角,只看到一些局部或碎片,很難看到全貌,從而產生類似"盲人摸象"的狀況。

對策是:確保所有主要利益相關者都到場,充分溝通,並使用諸如"思考的羅盤"、"因果迴路圖"等系統思考工具,讓大家看到全貌、看到完整的動態、看到驅動這些變化背後的關鍵因素。

3. 羅生門

盲人摸象說的是看不到整體、全貌,羅生門則指的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訴求、經驗等差異,大家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無法達成共識,甚至溝通。這也是在覆盤評估結果環節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對策是需要對立各方深入坦誠地溝通,必要時可藉助人證、物證或其他輔助工具來進行"實景重現"。同時,要鼓勵換位思考,跳出本位,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和立場上思考問題。

03 分析原因:是否深入、找到根因?反思自我?

分析原因是覆盤最主要的環節之一,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從覆盤中學到什麼、學到多少。這一步出現的問題也很多。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概括而言,這一階段主要誤區有如下三個方面:

1. 分析不深入

很多問題的成因很複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而且彼此之間會相互干擾。因此,很多人在覆盤時,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沒有進行深入挖掘。這樣,找不到根本原因,容易"就事論事",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對策:運用系統思考工具,找到關鍵影響因素及其關聯關係;同時,使用"what...if..."工具,推演各種可能性。

2. 歸罪於外,推脫責任

在一些覆盤中,許多人將原因歸咎於外部因素,對自己的責任避而不談或想辦法推脫。這樣就失去了客觀、公正性,也是封閉、防衛性心態,與覆盤的學習精神背道而馳。

對此,對策是:領導人以身作則,多反思自我的不足,作為表率,影響他人;同時,應堅持客觀、審慎的態度:

成功了,多想想客觀因素;失敗了,多找找主觀原因。

第三,要明確責任,但不能把覆盤會開成"批鬥會",要以學習為導向,堅持"對事不對人",以坦誠、開放的心態,實事求是地尋找根因。

3. 沒有重點,無所不包

有時候,在做覆盤時,暴露出的問題很多,領導就揪住每一個問題,什麼都要進行分析。最終,導致團隊覆盤會議非常冗長,讓大家感覺很沉重,甚至痛苦;同時,也讓會議很複雜,難以駕馭。這樣,其實不利於覆盤的實施和推廣。

對此,建議的解決方案是:抓住主要矛盾,就核心問題、關鍵挑戰深入分析。與其貪大求全,不如在一點上談透,真正產生效果。

04 總結經驗:是否找到真正起作用的關鍵點?是否可控?是否具體、可落實?

在第四步"總結經驗"中,常見誤區包括:

1. 快速得出結論

在覆盤過程中,要從紛繁複雜的原因中找出根因,需要審慎地分析,但許多人很容易快速地下結論。例如,只是總結出了一次偶然性的因果關係,卻誤以為發現了規律。

對策:提醒大家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個案還是規律?它是否適用於其他情境?

2. 好高騖遠

在總結經驗教訓環節,一些人也會把"矛頭"指向上級,指向外部,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下次,要是能如何如何就好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受害者或小媳婦心態在作祟。

對策:關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寄希望於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外部力量。

3. 無後續行動

覆盤並不能只是停留於獲得一些經驗或教訓,必須落腳到未來行動改進。但是,很多覆盤卻只是到了總結出經驗教訓就結束了,沒有後續的行動。這樣就會讓覆盤的功效大打折扣。

對此,建議的解決方案包括:制定清晰的後續計劃,包括開始做什麼;繼續做什麼;停止做什麼;同時,區分輕重緩急,明確資源匹配與人員分工,把後續改進計劃切實落實到位。

05 結束語:實踐覆盤的三個要點

"覆盤"不同於一般的工作總結。要想把覆盤做到位,必須把握如下三個要點:

1. 理解覆盤的精髓、原理、應用範圍; 2. 掌握覆盤的步驟、流程與引導方法; 3. 具備豐富的經驗與一些必備技能,能夠有效應對覆盤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誤區",把每一步做到位,真正讓大家有收穫。

如何覆盤,覆盤的步驟(圖解)

對此,除了要求覆盤參與者具備開放的心態、坦誠表達、真誠地探詢、反思自我、彼此信任、尊重並欣賞差異性等精神之外,也離不開復盤的引導者以及組織文化與氛圍的支持。

希望大家學會覆盤,更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