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柴題材帶來需求之“光”,棕櫚油大放光彩

上週最後一個交易日國內三大油脂期貨集體拉昇,其中棕櫚油主力合約一度觸及漲停,收5068元/噸,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表現異常亮眼。因近期馬來西亞政府與印尼政府分別推廣B20和B30生物柴油政策提振馬盤棕櫚油市場,同時馬棕出口數據改善,進一步提振市場看多情緒,疊加國內豆油市場成交放量,行情持續小幅走高,國內棕櫚油價格因此跟隨上漲。

分析來看,引領本輪棕櫚油強勢反彈的核心驅動力是印尼確認 B30 計劃的確認。16日印度尼西亞能源礦產部發布B30生物柴油計劃將於2020年1月1日啟動,此次目標是9,590,131千升,約834萬噸生柴產量。傳言稱印尼當局為保證B30順利實施,對PME生柴提供商提出嚴格的供貨要求,若不能如期供貨,將面臨很是高額的罰金。同時馬來西亞棕櫚油制生物柴油的強制摻混比例也將於明年1月1日起將升至20%。生物燃料行業的消費前景被點亮,讓棕櫚油在長久的下跌中看到希望。據外媒預計,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物柴油打算的實施,將令兩國消費量分袂增加至130萬噸和1000萬噸,從而推升馬盤棕櫚油價值。

另外,棕櫚油的本輪大漲也得到產銷數據的利好配合。10月馬棕一般處於增產季,但據SPPOMA數據顯示10月1日-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9月同期降3.59%,單產增0.54%,出油率降0.58%。作為對比,10月1日-15日為產量增0.75%,單產增3.91%,出油率降0.60%,馬棕增產幅度放緩,加之近來部分產區的乾旱天氣,令市場對未來棕油的減產的擔憂逐漸升溫。不僅如此10 月以來,棕油出口需求開始表現得出奇得搶眼,船運調查機構SGS和AmSpec Agri發佈的數據顯示,

2019年10月1-25日期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環比9月同期分別增加9%和13%,使得馬棕累庫壓力的有所釋放,市場因此回吐前期部分利空因素,並發動連盤棕油上漲。

不過,目前棕櫚油市場還存在一個不確定因素——馬來西亞和印度的貿易糾紛隨時可能再度發酵。10月21日印度植物油行業團體要求其會員企業停止從馬來西亞採購棕櫚油,以懲罰馬來西亞領導人曾對印度在克什米爾上的政策提出批評,一度引起市場恐慌。當前印度精煉廠已經停止採購11月和12月船期的馬來西亞棕櫚油,顯示兩國關係的不確定性已經影響到馬棕對印度的出口,在馬棕出口季節性下滑的背景下,未來印馬兩國的貿易走向仍需進一步關注。

國內方面,由於油籽供應收緊,棕櫚油盤面持續給出進口利潤,使得2019年我國棕櫚油進口大幅增加。據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2019 年9 月份中國 共進口24 度棕櫚油45 萬噸,較上月的58 萬噸減少 13 萬噸,環比降幅 22.4%;1-9月 24 度共累積進口棕油 387 萬噸,較去年同比增加 35.2%。上週國內保持買船節奏,10 月棕油到港量預計仍將呈現增加態勢,但隨著天氣逐步轉涼,各地棕櫚油勾兌額大幅降低制約棕櫚油需求,預計後期棕櫚油庫存大概率進入上升通道,行情趨於走弱。

總體來看,無論是印馬的貿易爭端,還是棕櫚油季節性需求的走弱,都將為短期基本面帶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且在大幅上漲後,隨著資金獲利離場,市場也存在一定回調需求。不過,11月後產地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減產週期,在前期乾旱的情況下,棕櫚油產量或有較大下滑,從而令供應收緊,配合明年的馬來西亞開始執行B20生物燃料政策和印尼啟用B30政策,產地棕櫚油將明顯去庫存,大方向棕櫚油繼續看好,進口成本的上升將限制進入消費淡季後國內棕櫚油的下跌空間。(作者:中華糧網徐雙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