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江西九江,古稱柴桑、江州、潯陽,位於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它“襟江帶湖”,雄據三省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口、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九江主要打卡地點:白鹿洞書院,潯陽樓,廬山風景名勝區。

D1:乘火車來到九江,乘66路車到九江汽車總站,在附近安排好住宿,乘坐九江——星子鎮的鄉村中巴,告訴司機在白鹿洞書院下車。

白鹿洞書院,中巴車停在去白鹿洞書院旁的公路邊,自己步行要近半小時才到達嶽麓書院,也沒有任何代步車,景區交通太不方便了,據說這條路是劉少奇到白鹿洞書院時修建的,叫做社會主義大道,我就在這社會主義大道上自己一個人步行到書院,其他進入書院的都是私家小車。今天遊覽完白鹿洞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我就都到過了。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 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有爭議的是衡陽石鼓書院。由於石鼓書院毀於日軍戰火,來石鼓書院實地考察的人只見山石、不見書院,而後改選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不管怎樣這5個書院我都到過啦。白鹿洞書院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 中國 四大書院之首”。

就是這個石牌坊開始沿著社會主義大道甩開大步子到達白鹿洞書院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唐貞元年間, 洛陽 人李渤與其兄涉在此隱居讀書,渤養一頭白鹿“自娛”,鹿通人性,跟隨出人,人稱“神鹿”。這裡本沒有洞,因地勢低凹,俯視似洞,稱之為“白鹿洞”。後李渤為官江州(今 江西 省 九江 市)刺史,為紀念他青年時代在此讀過書,廣植花木,建亭、臺、樓、閣以張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辦“ 廬山 國學”又稱“白鹿國學”,與金陵秦淮河畔國子監齊名,學者爭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視書院教育,御賜《九經》等書於書院,因 有朝廷重視,地方官史予以重視,書院得以發展。

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理學宗師朱熹知南康軍(今 江西 省 九江 市 廬山 市),率百官造訪書院,當時書院殘垣斷牆,雜草叢生。朱熹非常惋惜,責令官員,修復白鹿洞書院,並自任洞主,制定教規,延聘教師,招收生志,劃撥田產,苦心經營。當時著名的哲學家陸 象山 也來到白鹿洞書院講過學。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後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後世效仿,傳至海外的 日本 、南韓及 東南亞 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朱熹不是書院創始人,但他使書院發展壯大。

白鹿洞書院第一個院落為先賢書院。主要景觀有院門、二門、丹桂亭、碑廊、朱子祠、報功祠等。先賢書院由中門分為前後兩進。院門上懸有李時達手書“先賢書院”橫匾。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禮聖殿又名大成殿。“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宋徽宗又尊孔子為“

集古聖先賢之大成”者。禮聖殿是書院祭祀孔子及其門徒的地方。殿正中有先師孔子行教立像,原為唐代吳道子摹繪。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明正統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 福建 ,明弘治十年(1497年), 江西 提學僉事蘇葵重建。明倫堂原為書院講堂,是白鹿洞書院中的重要場所。堂內現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安世鼎撰寫的《御書閣碑記》。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白鹿洞書院最初沒有洞,有人認為這是一件罕事。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開洞,刻湛若水《心性圖說》於碑屏、《四勿總箴》於洞壁。呂棺撰《新闢白鹿洞記》。直到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巖才置石鹿於洞中,井作《石鹿記》。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參議葛寅亮認為不應開洞置鹿,於是將石鹿從洞中取出埋於地下。1982年,維修禮聖殿時發現石鹿,又重新置於洞中。這是一尊跪式石鹿,雙耳直豎,神態機敏。在雕刻上刀法簡練,線條柔和。這尊石鹿是書院儀存的明代實物。在白鹿洞上是思賢臺,思賢臺依山而立,為全院的最高點。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接官亭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枕流,這個景點電影《廬山戀》中有個鏡頭,這是書院中一處勝境,稱為小 三峽 。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五孔石牌坊,是最高規格只有狀元才可走中間。經過牌坊是狀元橋。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鎖江樓,參觀完白鹿洞書院,原路返回九江市區,坐車到達鎖江樓。鎖江樓景區由鎖江樓和鎖江樓塔組成,鎖江樓和塔經多次重建和維修,但在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軍與清軍在九江激戰,樓塔與兩條鐵牛遭炮火,鐵牛與樓又一次被毀,唯鎖江樓塔仍象巨人一樣孑然屹立於長江邊的回龍磯上;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的炮艦抵達九江水域後,見鎖江樓塔傲然而立,便向寶塔猛烈炮擊。但寶塔象不屈的民族一樣,敵人的炮火轟不倒,仍然威武地聳立在江邊,怒視著敵人,敵人也無可奈何地離開寶塔而去。但寶塔也留下了三個彈孔,最大一米見方,並向江邊傾斜了76公分。鎖江樓塔經風雨侵蝕,戰亂洗禮,地震搖撼,仍自巋然聳立。登上鎖江樓。對視鎖江塔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潯陽樓,從鎖江樓出來,步行5分鐘就到潯陽樓。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於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韋應物的詩中。隨後,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初為民間酒樓,而真正使潯陽樓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滸傳》。小說中的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使潯陽樓名噪天下。現在的潯陽樓,為1987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重建。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一樓大廳東西兩壁鑲嵌了兩幅大型瓷板畫,彩繪著“宋公明發配江州城”、“潯陽樓宋江題反詩”、“黃文炳設計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場”等栩栩如生的畫面,為潯陽樓增加了傳奇色彩。中央的戲臺模型上,陳列著一套梁山108好漢的瓷塑,小巧精緻,而且神態逼真,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緒拉到了水泊梁山之中。

二樓忠義堂為當年宋江醉酒題詩處,現仍備有宋江當年喝過的那種酒(稱作"藍橋風月"美酒),以及獨具特色的"水滸宴"。在此可體會一番把酒臨風的雅興。 二樓還展出了介紹潯陽樓歷史的書籍和地方名勝風光圖片。

三樓是迴廊,主要陳列字畫。

四樓為茶室,也是賞景的最佳處,擺滿了仿古桌椅。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站在三樓的走廊上,腳下就是滾滾東流的長江水,江對岸已是湖北的地界,鎖江樓和文峰塔也近在眼前。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D2:廬山,與其說因景而名,不如說因名人而名更為確切

一早從九江汽車總站乘第一班車到廬山腳下,買門票180元和景區交通票80元,乘車來到牯嶺鎮。

一到牯嶺鎮下了車,真搞不清東西南北,難道這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玩笑玩笑,按照我先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家旅館用手機導航,但是仍然搞不清方向,乾脆就在附近住吧,尋找一家一問價格太高,我說就我一個人,而且就住一晚上,店主說那你住服務員房間可以麼,我一看雖然小,只有一張床但還乾淨,就同意了60元錢給服務員,修整一下準備好就出發了。乘景區交通先來到含鄱口景點。

我的廬山兩日遊路線:

第一天:上午:牯嶺街——含鄱口——三棵樹景區——電站大壩——周恩來紀念館——美廬別墅——老別墅的故事——廬山會議舊址——廬山詩詞苑——蘆林湖——廬山博物館和毛主席舊居

下午:如琴湖——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御碑亭——大天池——龍首崖(遠眺索橋)——廬山電影院——小天池——飛來石(冰桌)——返回牯嶺街

第二天:牯嶺街——五老峰——三疊泉——返回九江

乘景區交通先來到含鄱口景點。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望鄱亭——地處含鄱嶺最高點,登上望鄱亭,鄱陽湖盡收眼底,此處也是觀日出,觀雲海和賞月勝地,望鄱亭上曾拍過電影《天仙配》中七仙女從天宮眺望人間美景而動了下凡的鏡頭。當地人也稱望鄱亭為“跳舞廳”,據說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率眾大員在此跳舞得名。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遠處朦朦朧朧的就是鄱陽湖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從含鄱口看到一座山像橫著的人臉,這是五老峰,現在也叫偉人峰。而那個偉人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是也。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從含鄱口出來,乘景區交通車來到三寶樹景區,三寶樹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樹而得名的,兩棵柳杉,一棵銀杏。因這三樹在黃龍寺山門前,有"廟堂之寶"的稱譽,故名"三寶樹"。柳杉原名"婆羅",是從西域引來的樹種,銀杏名為"白果",為第四紀冰川的遺留植物,有"活化石"之稱,因為祖輩植樹,孫輩才能結果,故名"公孫果"。三樹凌空,高約四十米,粗約四人合抱。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順著石階一路來到黃龍潭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再步行一段距離到達烏龍潭,潭上平列著一排一丈多高的巨巖,彼此亂雜形成瀑床,泉源來自長衝、蘆林之水,終年流不間斷,是電視劇西遊記水簾洞外景拍攝地。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廬山水庫大壩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乘車來到美廬景區,先參觀周恩來紀念室,再來到美廬“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雲緊密相聯,(廬山軍官訓練團的創辦;國民黨圍剿中央紅軍計劃的炮製;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談判;對日全面抗戰的醞釀和決斷;"八一三"文告的出臺;美國特使馬歇爾八上廬山的"調處"……這些令人矚目令人回顧的歷史事件,無疑將這座小樓推上了顯赫而又迷離的境界。)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雲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遊人。廬山的別墅洋洋大觀,而“美廬”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幢別墅的內部佈局,能夠充分體現家庭溫馨氣氛的建築功能,別墅及庭園的整體設計和營造,充分體現19世紀末產生的“花園城市”的美麗構想。

這幢別墅,始建於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勳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士。巴莉女士與宋美齡私人感情頗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將此幢別墅讓給蔣介石夫婦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將這幢別墅作為禮物,贈送給宋美齡。從此,宋美齡成為了這棟別墅唯一的主人。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居住這座別墅。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衛生間,毛主席用不慣坐便,坐著拉不出,因此又在旁邊建了一個蹲便。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防空洞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由蔣介石命名為"美廬",並親筆題寫而後命人刻於庭園中的臥石上。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出了美廬坐景區大巴來到廬山老別墅區,到廬山不能不看老別墅,這裡每一幢老房子裡都有一個故事,廬山別墅建築群起源於189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買通地方官員強行租借廬山東谷並闢為避暑勝地,租期999年。廬山現保存完好的有700棟,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的老別墅,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老別墅區的教堂和一些主要別墅對外開放,但要另收費,我就沒有進去,只是在外觀上匆匆看看,就乘車來到廬山會議舊址景區參觀。會址位於廬山牯嶺東谷擲筆峰麓火蓮院河西路504號。這裡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為“人民劇院”。其外表壯觀,內飾華麗,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九屆二中全會會場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廬山詩詞苑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美麗的盧林湖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廬山博物館和毛主席舊居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上午的行程結束,東線的景點基本瀏覽完,乘景區交通車回到正街旅店,我的旅店就在正街,因此回到旅店休息一會兒,洗個澡,廬山西線的行程出發。花徑--如琴湖--錦繡谷--天橋--好運石--險峰--禮賢門--談判臺舊址--觀妙亭--仙人洞--御碑亭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月琴湖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大詩人白居易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任江州司馬時,曾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這天和廬山東林寺法寅大師及17位好友,一同到廬山頂山的大林寺遊玩。當他們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時,就強烈的感覺到此處氣候與山下截然不同。這個時候已到暮春時分,廬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謝,而此處的桃花卻含苞欲放,彷彿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萬千,像遇到知音一樣,隨口誦出七言絕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欣賞桃花興致大發,隨後又提筆留下了“花徑”二字,此後人們將白居易當年賞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馬花徑”。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白居易手書--花徑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白居易草堂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花徑景區對面就是廬山一個經典的景區

錦繡谷的天橋,在怪石簇擁的錦繡谷中,有一塊巨石,懸空伸出,宛如懸在凌空中的一座橋,人稱“天橋”。相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戰敗後率兵逃上廬山,慌不擇路逃到此地,卻見眼前懸崖峭壁,深不可測,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正在萬分危急之時,剎那間金光閃耀,一條金龍從天而降,化作虹橋橫跨懸崖兩端,朱元璋絕處逢生,立即揚鞭躍馬而過。待朱的兵馬過橋脫險後,陳友諒尾追至橋頭時,忽聞霹靂巨響,龍飛橋斷,無影無蹤,只好鳴金收兵。

拍照角度問題,天橋不太突出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沿著依山小徑而行,一座數十米高的孤石峰凌空拔起,豎在眼前。峰巔上有塊巨石,酷似一個碩大無比的老人頭,故稱之人頭石。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好運石,很多人扔硬幣到石頂或將硬幣藏進縫隙內求好運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1946年7月,美國特使馬歇爾與蔣介石曾在這裡會晤,商討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即共產黨統治北方、國民黨統治南方,想使中國成為一個歷史上的南北朝格局,從而結束國共內戰,史稱“馬歇爾計劃”。馬歇爾八上廬山,多次在這裡與蔣介石會晤,這裡便被習稱為“談判臺”。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仙人洞是一個由砂崖構成的岩石洞,是因大自然不斷風化和山水長期沖刷,而逐漸形成的天然洞窟,高7米,寬12米,深14米。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呂洞賓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洞中央有座石制殿閣“純陽殿”,造型精緻,小巧素雅,內置斜跨青牛,身背寶劍,銀髮皓首,氣宇軒昂的呂純陽(呂洞賓)塑像,充分體現了道俗對這位八仙中最有影響的人物的崇拜和景慕。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巖壁間有一巨石凌空突起,形如蟾蜍,故名“蟾蜍石”。巨石隙縫中,有一勁松插石挺立,是人們喜歡攝影留念的“石松”。石上刻有“縱覽雲飛”、“豁然貫通”等摩崖石刻。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仙人洞左側拾級前行,松杉挺拔,並列兩旁。前有一個石砌的月亮門,門楣上鐫刻著“仙人洞”三個大字,左右刻有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御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週顛仙等人就在這臺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著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著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御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御碑亭是彷木構歇山頂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邊寬5.8米、亭高6米、整座亭子內外厚重,亭子四面無柱子都是石壁。僅在三面有門,一面沒有門,在亭子正門外刻有兩幅對聯:外聯是“姑從此處尋蹤跡,更有何人告太平”。內聯是“四壁雲山九江棹,一亭煙雨萬壑松”。綜合說明了只有順應民心的歷史要求。也反映了老百姓強烈追求太平世界的願望。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繼續前行來到天池塔和天池寺遺址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經天池寺抵達龍首崖。龍首崖像一條巨傲伏在廬山中,立於其上,遠眺群山,峰巒疊嶂,連綿不斷,千崖萬壑。鐵船峰身居群巒,危峰兀立,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從龍首崖過懸索橋,此橋懸跨兩崖,懸空險秀,想起“一架飛橋南北,天塹變通途”再恰當不過。過完橋就進入石門澗景區,不過要進入石門澗景區懸崖峭壁,道路艱險只能乘坐索道,距離又較遠放棄。只在龍首崖為鐵索橋留個影像。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最後乘景區大巴返回換乘中心,並步行到廬山電影院。《廬山戀》放映20週年之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曾頒給該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這家電影院也裝修一新,正式更名為廬山戀電影院。同時電影《廬山戀》創造了“放映場次最多”、“用壞拷貝最多”、“單片放映時間最長”等多項世界紀錄,並且這些紀錄每天還在不斷的增長。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再次乘車到達小天池,留下地標影像。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乘車返回牯嶺鎮正街,吃飯,步行到飛來石並在街心花園逗留。最後回旅店休息準備第二天五老峰和三疊泉之行。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廬山第二天:由於景區交通車早7:00發車因此廬山第二天吃過早飯7點來到換乘中心坐景區交通車到達五老峰車站,準備徒步五老峰。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一峰的待晴亭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二峰的鷹嘴石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四峰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五峰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從五峰原路下來有個岔口通往三疊泉景區,一路步行到達三疊泉纜車乘坐點,繼續徒步到達三疊泉。這一路非常艱辛和枯燥。軌道纜車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三疊泉: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而得名,總落差共155米,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看到三疊泉瀑布直覺是美,並沒有感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闊,李白的作品善於誇張了。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再遠眺看一看五老峰,我沒有原路返回,從旅館出來就帶著行李一路走來最後從廬山東門出來,這樣不會再走上那可怕的石階(往返全程約5000級臺階)。這樣是從上而下2個小時到東門乘10元景區小交通到達公路就是下面這照片,在公路乘星子鎮到九江的中巴回到九江,再乘大巴車到景德鎮。

親臨九江,識別廬山真面目

小建議:

1、 坐火車要在九江站下(不要廬山站),乘車或步行去九江汽車總站。火車站會有很多人“熱情招待”你,“10塊上廬山”;“住宿、吃飯很便宜啊”。這些都不要理他們。九江汽車站有直接到廬山牯嶺鎮的車,每人16.5元,(不包括2元保險)流水班,(6:00---18:00)有車來了,滿人了就走。車程1個多小時,山上道路彎曲,坐不了車的要提前吃藥了。

2、 廬山景區大門票180元。景區交通票80元,建議買,買,買。景點與景點之間其實挺遠的,尤其是東線。是年輕人,我也建議要買。有效期7天,無限次坐。每次打手印。

3、 三疊泉纜車可不坐 ,我建議爬三疊泉放在最後一個遊覽景點,去三疊泉遊覽帶上行李這樣一路大致是下山,看完三疊泉直接下山不走回頭路(往返全程約5000級臺階,一路看到的是爬臺階齜牙咧嘴的遊客。)廬山東門出來。在公路上有很多回九江的車。如果你遊玩三疊泉後還要返回牯嶺鎮,一定要購買2元的返山卡,否則又要購買門票。

4、 建議到了九江市,先在九江住一天,並把笨重的行李寄存在九江旅館,輕裝上廬山,這樣在遊玩三疊泉時就不回牯嶺鎮了,直接從東門出來,節省時間和體力。

5、廬山景區比較成熟,不同檔次旅館,餐館很多,但物價較貴,建議上上美團看看有沒有團購優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