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冷 風寒 如何保護膝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容易出毛病的關節,膝關節的任務繁重,營養又相對較差,所以在人體所有的關節中,膝關節勞損和運動傷發病率都排在首位。膝關節疼痛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都比較常見,同樣是膝關節疼痛,發生在不同的年齡表示的意義卻大不一樣。

在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15歲-30歲階段,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但是在30歲-40歲時,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痠痛,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0歲-50歲期間,在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痠痛,用手輕揉之後會緩解。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到了50歲以上,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

天 冷 風寒 如何保護膝關節

膝關節病的種類有哪些?

1.髕骨半脫位

最多見於十幾歲的女孩和年輕婦女,發作性的膝關節打軟,輕度積液,中、重度積液說明有關節內血腫,提示髕骨脫位伴骨軟骨骨折和出血。

2.脛骨結節骨骺炎

多見於十幾歲的男孩 ,疼痛侷限於脛骨結節,蹲、跪、上下樓梯或股四頭肌強力收縮時疼痛加重,跳躍、跨欄等運動加重病情。脛骨結節局部腫脹、發熱、壓痛,抗主動伸膝運動或被動過屈膝關節時可引發疼痛,沒有關節積液。X線攝片可陰性,或可見脛骨結節處鈣化陰影,髕韌帶增厚,脛骨結節前軟組織腫脹。

3.髕骨缺血性壞死

好發人群與脛骨結節骨骺炎一樣,但病變和壓痛部位在髕骨下極。X線側位片正常或在髕骨與髕韌帶結合部有斑點狀的鈣化陰影,鈣化點融合後看上去像髕骨下極延長了。

4.髕腱炎

多見於骨骼成熟後,髕骨下極腱-骨交界部。比較模糊的膝前痛,下樓或跑步等活動後疼痛加重,髕骨下極髕韌帶壓痛,但直腿抬高試驗時壓痛常常消失,說明病變部位位於髕韌帶的深層,直腿抬高時髕韌帶的淺層纖維緊張。保護了深層纖維,抗阻力伸膝活動時疼痛,沒有關節積液,X線攝片陰性。

5.分裂髕骨常見於兒童,多雙側性。

一般認為是正常骨化的變異,可在十幾歲時融合。主要症狀:運動時疼痛或運動後疼痛,膝關節屈曲時疼痛、下跪時疼痛,上下樓梯時疼痛,行走時疼痛,受冷時疼痛。

6.股骨頭骨骺滑脫

膝關節的牽涉痛,兒童和十幾歲的少年膝關節疼痛的定位不清,沒有膝關節外傷史,體重超重,受累髖關節輕度屈曲外旋,被動內旋和伸直受累髖關節可引發疼痛。

7.剝脫性骨軟骨炎

關節內的骨軟骨病,病因不明,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變性和再鈣化,最常見於股骨內髁,模糊的、定位不清的膝關節疼痛,有晨僵,反覆的關節內積液。

8.髕股關節痛綜合徵

屬於過度使用綜合徵,典型的病變是髕骨軟骨軟化,輕度到中度的膝關節痛,定位模糊,常在久坐後出現,女性多見。可有輕度積液,膝關節活動時髕股關節摩擦音,擠壓髕骨前方可引發疼痛。

9.內側滑膜皺襞綜合徵

這種病很容易漏診,屬於過度使用綜合徵,髕股關節內側的滑膜皺襞由於膝關節過度活動發生炎症水腫。過度運動後出現膝關節內側疼痛的急性發作,在膝關節內側、關節線前方可觸及有壓痛感。

10.鵝足滑囊炎

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在脛骨近端的內側面形成聯合止點--鵝足,過度使用或直接挫傷可引起鵝足滑囊的炎症,容易與內側副韌帶損傷或內側間室骨關節炎的疼痛混淆,膝關節內側疼痛,反覆屈膝伸膝可加重,內側關節線的下方壓痛。

杜絕下面這七個習慣,能幫助你減輕膝關節疼痛。

你不鍛鍊

疼痛還要堅持鍛鍊,這似乎有悖於常理,但美國關節炎基金會的專家建議患者還是要堅持有規律的運動。

“膝關節喜歡運動,患者所面臨的挑戰是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鍛鍊形式。”《膝關節危機手冊》的作者哈爾彭博士建議患者騎自行車、游泳或在橢圓機上鍛鍊,同時也可以參加力量訓練,強健的肌肉可以支持膝關節。

錯誤的鍛鍊做得太多

如果你有膝骨關節炎,最好不要做深蹲動作。“會加重這種疾病的鍛鍊動作包括深蹲、箭步蹲和其他任何對膝關節造成衝擊力的運動。”哈爾彭博士說。有些骨關節炎患者太活躍了;比如,喜歡跑步的人需要減少跑量,而喜歡做其他活躍活動(如園藝勞動)的患者應當把這些活動分散到一整天內來做,而不要一整天都做這一件事。

需要減輕體重時未能實現

美國矯形外科醫師學會的專家通過對老年骨關節炎患者的身體移動性和體重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體重越大,關節的負擔就越重,疼痛也就愈發嚴重。這項研究發現,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現殘疾的可能性較高;肥胖的骨關節炎成年患者的結局會更為糟糕。

獨自一人應對這種疾病

骨關節炎患者通常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參加運動和控制體重)有益於改善他們的病情,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有困難。研究發現,與其他同病的患者見見面,分享他們所遇到的相似挑戰,有助於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加運動量和採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水果蔬菜吃得少

一項研究對197名成年骨關節炎患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吃了更多果蔬(同時也多運動)的患者其骨關節炎的疼痛程度較輕。此外,吃得健康和保持身體處於活躍狀態也有助於減重。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骨關節炎患需要減重,他們需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瘦肉,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你忽視了抑鬱症

抑鬱症、睡眠問題和骨關節炎疼痛是相互關聯的。研究認為,伴隨著抑鬱症症狀的焦慮、壓力和擔心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應對疾病的能力。所以,如果骨關節炎患者認為自己有抑鬱症了,一定要及時尋求治療。

缺乏維生素D

一項研究對769名成年膝蓋或髖關節疼痛患者進行了為期5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中等水平的維生素D缺乏與疼痛程度增加之間存在著相關性。研究表明,服用含有維生素D的營養補充品有助於減輕骨關節炎疼痛。患者應確保飲食中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和鈣。醫生會通過血檢測定病人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並提出適當的建議。

小貼士

膝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骨骼肌肉疾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85%全膝關節置換是由於膝骨關節炎。全膝關節置換常見的難題之一是骨缺損的處理,骨缺損位置可發生於脛骨、股骨及髕骨,多見於脛骨平臺骨缺損,股骨遠端骨缺損較脛骨骨缺損的發生率低,但股骨遠端骨缺損可增加膝關節的屈伸間隙,尤其是屈曲間隙。初次全膝關節置換骨缺損原因主要包括脛骨平臺的磨損、骨壞死、髁發育不全、創傷、炎症反應等;全膝關節置換骨翻修術缺損的原因主要包括關節炎性、成角畸形、缺血性壞死、應力遮擋、脛骨高位截骨術史或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史及假體取出操作不當,或見於感染關節置換,第一期的清創階段。全膝關節置換術中亦可發生骨缺損,尤其多見於全膝關節置換翻修術中,原因包括截骨過多、感染、翻修術中取出假體不當造成。術者需要合理地處理骨缺損,準確地安放假體和建立牢固的骨-假體接觸界面,為假體提供足夠的支撐而獲得滿意的手術效果。

膝關節感覺神經射頻熱凝術是對隱神經和股神經的關節支射頻熱凝達到鎮痛的目的,該方法不影響病人運動功能,而且創傷小,對病人全身狀況影響小,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療重度OA的方法。此前的膝關節感覺神經射頻熱凝術往往採用X線定位,由於膝關節感覺神經非常細小,且走行變異較大,藉助於骨性標誌X線定位難度較大。超聲技術的發展和對膝關節感覺神經解剖研究深入使我們可以採用超聲引導進行精確的隱神經和股神經的關節支射頻熱凝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