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思維,對教育的影響是什麼?

笨鳥137730617


區塊鏈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中本聰(Nakamoto)在2008年發表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中提出的,最初是一種應用在比特幣數據結構與交易的基礎技術。區塊鏈是由區塊鏈網絡中所有節點共同記錄和維護的,它是由一系列數據塊為中心的區塊鏈根據時間順序有序地鏈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時序相關的數據鏈條。

區塊鏈本質是多個主體共同協商記錄和存儲數據的方式,學術上可以稱為“分佈式公共賬本”,即將各個記錄數據的區塊連成一個鏈條。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一個系統,它讓一組互聯的系統安全地共同維護一份賬本,每個系統就是一個數據庫服務器,中間沒有第三方服務器提供支持。因此,區塊鏈有一種“人人參與記錄、決策、存儲、價值體現”的感覺。

所以,區塊鏈是一種特定技術的設計思想,是一種新型網絡的模型,在這個區塊鏈網絡中蘊含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數據,而且是高度可信的。對於公眾來講,只要享受區塊鏈提供的可靠服務就可以了。

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區塊鏈是可去中心化的。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第二,區塊鏈是可建立信任的。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且並沒有設立機構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數據記錄的共識達到互相協作。第三,區塊鏈是可降低成本的。區塊鏈不再需要運營中心,而是通過每個人每個節點參與記錄和驗證,使得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區塊鏈技術的教育整合是教育大數據的一個深度發展方向。區塊鏈應用於教育領域可以通過搭建教育信任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實現高效、低廉的教育資源事務來優化教育業務流程,利用去中心化特性構建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統,採用分佈式存儲記錄可信學習數據,開發教育智能合約構建網絡資源及平臺運行新模式。

國內外目前有很多先知先覺的行業精英,也包括很多敏感思辨的專家,從各個方面預測了區塊鏈和教育結合的應用。其中特別聚焦和落地的描述包括這五個方面:數字資源版權管理,學習行為數據採集,教培市場規範,教育公益透明,人才檔案管理。我們很贊成這種具象的應用場景分析,對於具體產業化應用很有建設作用。

我們還認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教育將重點解決智慧教育和教育信息化2.0發展的各領域關鍵內容,特別是促進教育大數據應用和創新突破,也將優化智慧教育系統和提高應用效率。具體來說,區塊鏈應用於教育將使四個方面的問題得以解決充滿期待:

第一,面向頂層設計共享的變革。利用分佈式賬本技術根據學習者的具體特徵實現學習者與資源間的定製化聯繫,在教育資源事務處理時,利用去分佈式特性分散網絡化存儲,實現學習者與資源基於區塊鏈的點對點鏈接,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訪問和資源的浪費。

第二,面向學習環境融通的變革。區塊鏈可以針對分佈式學習環境,打破傳統教育服務被集中於學校單一場域的局面,使得學習者可以在任意地點學習,並獲得有效的學習認證,實現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有效融合,推動教育體系的變革。

第三,面向資源自主構建的變革。利用合約算法的特性,可以實現資源遵照互認標準實現自動上傳、認證。特別值得說明的是,利用合約算法可以建設高效、智能的學習空間建設機制,實現學習空間針對學習者特徵的“自組織”構建,實現智慧教育系統環境的智能構建和資源的生成,並能夠監控學習空間的資源和學習的生態環境。

第四,面向學習績效評測的變革。學習者的基礎信息、學習過程、學習時序特徵、認知過程、學習評測記錄等內容都採用分佈式的記錄方式存儲在智慧教育系統中,在維護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可以向其學習者、學習空間或者其他學校共享數據內容,作為學習者升學的重要依據,利用分佈式賬本技術向學校展示自己的學業成績與特長技能。

特別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實踐層面,區塊鏈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目前還處在萌芽階段,要將其應用於國家教育信息化2.0的大系統大平臺大資源的整體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諸多因素。

此外,除了關鍵技術的發展,還需其他技術與之配合,如人工智能技術、感應技術、辨識技術、控制語言等。也就是說,區塊鏈技術需要通過多維度參與的數據採集,共同參與學習數據的產生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

總之,當教育大數據技術進入到區塊鏈技術教育應用的階段,將是更精準、更精細化的高效率、高質量學習服務時代。為此,我們甚至可以預測,“區塊鏈+教育”的時代,可能成為“後教育大數據時代”。






馬寧Marlin


沒有實質影響,可能會出現打著“區塊鏈”招牌的各種教育培訓班,但是,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人的全面發展永遠是最根本的,不會因為你是“區塊鏈”還是“量子學習法”還是“編程思維”而改變!

好好立足課本,好好養成習慣,好好追求卓越,才是正道!


爸比會唱小星星


區塊鏈是國家戰略,是貨幣的一次變革,快速國際化的貨幣。尤其以國家作信用背書的數字貨幣將是人類金融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