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石界河劉豪:群眾滿意了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當幹部就要誠心給老百姓辦實事,當前工作就是以扶貧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我村各項工作。"這是石界河鎮走馬坪村村長劉豪任職時的表態發言。

40歲的劉豪是2018年當選為石界河鎮走馬坪村村長的。雖然步入農村工作崗位時間很短,但他任職以來,把給老百姓辦事,做好扶貧工作,當做自己最快樂的事,贏得了全村老老小小兩千餘人的支持和擁護。

解決飲水難,著重解決民生難題.走馬坪村是一個有9個村民小組,2037人的大村,但一直以來,該村4個組群眾飲水非常困難,從偏遠的水進溝組引來水,由於各種原因,水質變得非常渾濁,質量太差,已經不能正常食用。對此,鎮農業中心、歷屆村委會幹部想了很多辦法,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一直沒能很好的解決。2019年,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解決群眾吃水難問題已是刻不容緩,於是,做為村長的劉豪,義不容辭,不等不靠,積極的跑項目,爭資金,找水源,帶領高坡組、上坪組、下坪組群眾自力更生解決400人飲水問題。他們在上高坡組水源充沛的地方打了大水井,在上坪組修建了大蓄水池,通過生物過濾,再引水到各家各戶。

夜送貧困戶,演繹"生死時速"。2019年6月10日凌晨,分散五保貧困戶劉小功,急性闌尾炎,疼痛窒息,隨時有生命危險。聞訊後,劉豪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劉小功送到縣醫院進行搶救,為劉小功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搶救時間。甦醒後的劉小功,伸出孱弱的雙手,握住劉豪手,說出了重複多遍的感激話語:"感謝你,劉村長!如果不是你及時送我來醫院,我的命早沒了。"

帶頭種香菇,發展扶貧產業。在走馬坪村香菇產業基地上,劉豪自己種植袋料香菇2萬餘袋,起到引領帶動作用。推動貧困戶安心發展香菇產業,與貧困戶建起連幫連帶香菇標準化示範基地近20萬袋。每逢種植關鍵時段,劉豪和村幹部天天吃住在菇棚,幫助貧困戶照看著菌棒生產的全過程,隨時進行技術指導,伸出雙手添做一個勞力,直到所有貧困戶菌棒刺空轉色,安全越夏,他才放心。老百姓無不感嘆"你們當幹部真是辛苦不簡單啊!"

劉豪始終認為:"現在是精準扶貧的攻堅時期,我們幹部辛苦點沒啥,只要群眾滿意了,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就這樣,在劉豪的帶領下,走馬坪村的香菇標準化產業發展搞得轟轟烈烈,扶貧成效紮紮實實,效果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