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摩托車現身濟南,是否安全、合法?記者實地調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濟南10月31日訊 網約摩托車現身濟南,是否安全、合法?市民如何看待?網約摩托車未來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實地體驗和調查。

网约摩托车现身济南,是否安全、合法?记者实地调查

市民看法不一,有人願意嚐鮮體驗,但多數認為不安全

近日,一款共享摩托車軟件上線濟南,內含網約摩托車業務。那麼市民是否會乘坐網約摩托車呢?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大部分市民都表示自己不會乘坐網約摩托車,因為其沒保險沒保障,而且摩托車與汽車不同,相比來說更加危險。但也有市民持不確定或嚐鮮的態度,認為網約摩托車作為新興事物,願意主動嘗試,而且在早晚高峰擁堵時,乘坐網約摩托車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記者親身體驗,驚險、刺激、心有餘悸

那麼網約摩托車的實際體驗如何呢?山東交通廣播的記者也體驗了一次網約摩托車。軟件使用過程並不順利,卡頓閃退時有發生。在發送訂單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有人接單。來的是一輛運動型摩托,座椅狹小,乘坐體驗並不好。兩公里的路程用時三四分鐘,一路非常驚險刺激。記者感覺,自己持有摩托車D本,平時也是駕駛摩托車通勤,但經過這次體驗之後,以後再也不想乘坐摩托車。

网约摩托车现身济南,是否安全、合法?记者实地调查

車主:用摩托車拉客就是玩,沒想賺錢

記者在體驗結束後也採訪了車主小蔣,小蔣表示,自己的摩托車售價就要五萬多,做網約摩托車主就是閒暇之餘賺點外快,出門跑跑車,並不指望網約摩托車賺錢。小蔣說自己是通過車友群知道的這個軟件,但是他覺得目前使用這個軟件的人並不多,而且都是司機挑選乘客,由司機選擇是否接單,有點像順風車的模式。車主小蔣目前還算看好網約摩托車,但他表示,駕駛或乘坐網約摩托車仍要安全、正規。

网约摩托车现身济南,是否安全、合法?记者实地调查

監管部門互相踢皮球,新興網約摩托疑成灰色地帶

針對網約摩托車這一新興事物,相關部門如何監管,有是否有監管辦法呢?記者撥打了12328山東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工作人員說,目前只監管4輪機動車,不監管2輪摩托車。且濟南市沒有發放過摩托營運許可,也沒有聽說過這種許可。建議記者聯繫66666122濟南交警熱線。

隨後記者就營運性質能否由非營運變更為營運,諮詢了66666122濟南交警24小時監督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營運性質的問題要問交通運輸部門,交警只檢查車輛手續和營運的材料。記者馬上聯繫車管部門,濟南市市中區車管所工作人員表示,摩托車的營運不屬於監管範圍。摩托車沒有營運非營運之分,只有貨車才有。

軟件負責人:小企業,沒啥能力

記者隨後致電該網約摩托車軟件負責人,他表示軟件上線僅5天,沒有相關備案。當記者詢問是否有給乘客提供的保險時,企業負責人回應,軟件上線僅5天,正在對接,仍需要時間。當記者詢問該軟件是否有向交管或交警部門備案時,企業負責人回應稱,他們是小企業,不像現在的網約車大平臺一樣有能力,他們沒有太大的能力去做這些。另外該軟件還有租賃摩托車的服務,但是軟件方卻表示,自己只是信息平臺,租賃車輛需要承租雙方自行溝通。當問到是否有押金時,軟件方表示,押金可以私下協商或交到軟件平臺處,但是軟件方並沒有對押金的管理和安全性等問題進行說明。

車友:擔心破壞騎行環境 專家:要未雨綢繆

針對共享摩托車軟件上線濟南,很多摩托車友也有顧慮,他們擔心原本濟南寬鬆的摩托管理會因為網約摩托車的興起變得嚴格。

山東大學交通規劃中心主任張汝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要未雨綢繆,不能亡羊補牢。即便允許也要適當發展和調整,決不能出了危險再做政策。

新興的網約摩托車究竟會怎樣發展?山東交通廣播將持續關注。

山東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記者 馬思遠

网约摩托车现身济南,是否安全、合法?记者实地调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