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感染過的豬圈,還能繼續養豬嗎?過多久可以養?

新大風歌


目前豬肉價格飛漲,許多養豬戶看見都覺得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可對於以前有過非洲豬瘟疫情的豬場,如何復養,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個人建議不應該在原場復養,風險太大。

年初,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規定:疫點為養殖場、交易場所的,疫點和疫區應撲殺範圍內的生豬全部死亡或撲殺完畢,並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42天后(未採取“哨兵豬”監測措施的)未出現新發疫情的;或者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15天后,引入哨兵豬繼續飼養 15天后,哨兵豬未發現臨床症狀且病原學檢測為陰性,未出現新發疫情的,經疫情發生所在縣的上一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後,由所在地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向原發布封鎖令的人民政府申請解除封鎖,由該人民政府發佈解除封鎖令,並通報毗鄰地區和有關部門。

很明確的說明完全可以復養。

但非洲豬瘟病毒的抵抗力很強,它是一種有囊膜的DNA病毒,耐酸抗鹼能力非常強,在pH值4-10的環境下能正常生存。在外部環境中,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在豬的屍體中存活6個月以上,如果外界溫度比較低的話,可以存活好幾年,在腐敗的血液中可以存活15個月,在冷鮮肉中能存活好幾個月,在臘肉和燻肉中也能長時間存活。當然非洲豬瘟病毒怕熱不怕冷,在60℃環境下半個小時可以消滅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屬於高度接觸傳播,比如病豬與健康豬直接接觸,蜱蟲、蒼蠅、老鼠傳播,藥物注射,車輛進出,剩飯剩菜飼餵等等。

因此非洲豬瘟病毒具有生存能力極強、傳播途徑多、致死率高等特點,對於一般豬場來說可以說是防不勝防,很難徹底完全消除。

要進行復養第一就是必須徹底消毒,而消毒前則必須做好生物安全防護,比如說建立完全的隔離設備,防止蚊蟲鼠蠅進入,避免它們成為病毒攜帶者。同時將發病前所有的廢棄物完全清除(小到毛髮大到死豬)完全清空。再將豬舍完全封閉。

如此嚴格的措施,一般的豬場是很難做到的。其次就是消毒:對豬舍的窗戶、水管、料桶料槽、擋板、地面牆壁、地溝等進行沖洗,一些拐角、縫隙等邊角部分要用刷子進行刷洗,確保沖洗徹底。沖洗完後進行消毒,用NaOH和戊二醛配製消毒水,溫度要達到20℃以上,噴灑豬舍所有的地面和圍欄。消毒完成後有條件的話,可採用暖風乾燥,也可使用火焰消毒,高溫環境下殺豬瘟病毒效果很好。消毒工作最少保證每7天循環一次。

第三是對器械的消毒:飼料、添加劑等大件物資要進行臭氧消毒持續30分鐘。托盤、注射器、針頭、鑷子等器械,放到帶有消毒劑的容器中浸泡30分鐘,或者用高壓鍋消毒。工作服、雨靴、手套等也要用消毒液消毒清洗。

第四是哨兵豬:在採取隔離措施和消毒措施15天后,在豬場門口和豬舍內分別飼養哨兵豬。飼養30天后,經檢測抗原陰性,這時可以大批量補欄。

五是補欄的要求:引進的豬必須來自非疫區,並且應該有檢測陰性報告,拉豬車、拉糞車、拉飼料的車最好在豬舍外2公里處換車,運輸過程、車輛、人員,任何一件進場的東西都要經過消毒。飼養員進出要先在豬場外面的沐浴室洗澡、換衣服,在場外隔離至少一天後,採樣進行病原檢測,確認沒有病毒攜帶之後才能進場。

如此複雜的過程,一般的養豬場是很難做到的,曾經有個豬場在復養過程中是按照以上程序操作的,可就是因為他們的圈舍欄杆是鐵管,鐵管內部沒有消毒,造成復養後疫情爆發,損失慘重。

在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上市之前,非洲豬瘟病毒對養豬業的威脅不容小覷,尤其是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的養殖場,更要在生物安全防護上如履薄冰,保持清醒的認識,畢竟復養投入的是真金白銀,一旦發生疫情,損失是慘重的。

我是寂寞的青韻,希望能幫到你,也希望能與你探討,記得看後點個贊哦!




寂寞的青韻


隨著8月份近一個月來國內生豬價格的看漲,加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的復養復產利好政策影響,養豬戶們蠢蠢欲動,重拾起復養復產的信心,有了想繼續在養豬產業中大幹一場的決心。但問題是,對於非瘟感染過後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多久可以養?

非瘟感染過的豬場,還適合繼續養豬嗎

  1. 非瘟感染後的豬場正常在全部清欄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後,並嚴格按高標準經過全面的消毒處理後,再由相關的部門聯合驗收,在未來的42天內附近三公里範圍都沒有任何異常才能解封疫區豬場,而解封后還得至少空欄6個月,才能有效地降低非瘟疫後的豬場內的病毒感染風險。


  2. 雖然發生過非瘟疫情的地區消毒後經過42天后沒有異常的話可以解封,根據非瘟病毒在各環境因素下的存活時間不同及是否已經徹底消毒到位,所以不能保證場內非瘟是否完全被清除。另外目前尚未有成功的治療藥物及特效疫苗,所以為安全起見,多數業內人員認為發生過非瘟疫情的豬場最好2年內不要復產。
  3. 另外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的指導意見,自解封后的豬場應空欄6個月,加上2個月的再進行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自查自檢完善處理,那麼最少也應有8個月的時間後才能復產。
  4. 對於本問題提出的非瘟疫後能不能養豬及多久才能養豬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對於大多數經歷過非瘟疫情後的養豬戶們來說已經談瘟色變,而想要繼續從事養豬業的人來說,雖然非瘟疫區己解封,但後續復產復養的豬場選址、引種、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工作該如何進行才是值得深思與落實的問題。

綜合上述,發生過非瘟疫情後的豬場是否可以復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既然選擇繼續養豬,除了遵循以上相關經驗的指導時間外,還必須深思及論證對於復養復產的選址、引種及豬場內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的具體落實問題。


鄉民鋒哥


您好,感染過非洲豬瘟的豬場,是可以繼續養豬的。但是,從目前國內大量復養案例來看,失敗者居多,具體原因我給您分析。


一、我們先來了解非洲豬瘟病毒特點


非洲豬瘟病毒,它是一種有囊膜的DNA病毒,自然感染條件下,病毒潛伏期是3到21天。

這種病毒耐酸抗鹼能力非常強,在pH值4-10的環境下能正常生存。

在外部環境中,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在豬的屍體中存活6個月以上,如果外界溫度比較低的話,可以存活好幾年,在腐敗的血液中可以存活15個月,在冷鮮肉中能存活好幾個月,在臘肉和燻肉中也能長時間存活。

非洲豬瘟病毒怕熱不怕冷,在60℃環境下半個小時可以消滅病毒,所以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只要高溫蒸煮後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有些人過不了心理關。

非洲豬瘟病毒其實它本身自然傳播速度並不快,防治難度大就大在它屬於高度接觸傳播,比如野豬與家豬、家豬與家豬直接接觸,蜱蟲、蒼蠅、老鼠傳播,藥物注射,車輛進出,剩飯剩菜飼餵等等。

非洲豬瘟病毒的致死率,現在能搜到的介紹基本都說是“致死率100%”。實際上,非洲豬瘟病毒的毒株分為強毒力、中等毒力和低毒力等三種類型。

如果是強毒力非洲豬瘟病毒毒株,也就是最急性型病情,病死率100%;如果是中等毒力非洲豬瘟病毒毒株,也就是急性型病情,病死率90%—100%;如果是低毒力非洲豬瘟病毒毒株,也就是慢性型病情,病死率為30%—70%。

慢性型非洲豬瘟通過藥物治療和良好的管理方法是有可能治癒的,但是這中間花費的成本和精力是非常高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證100%。所以大多數豬場只要感染上,不管什麼類型的,一般都斷臂求援,儘快處理。也就是說感染非洲豬瘟的豬直接致死率並不是100%,但最終結果是致死率100%。

以上我們分析了非洲豬瘟病毒的特點,可以看出這種病毒生存能力極強、傳播途徑多、致死率高,所以從去年到現在,這一年來全國大範圍發生疫情,還沒有徹底消滅掉。


二、感染過非洲豬瘟的豬場如何復養


感染過非洲豬瘟的豬場是可以復養的,但復養成功與否,要取決於豬場的外部環境和管理方法。

在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這裡面也系統地、權威地說明了復養措施。

原文是這樣說的:

疫點為養殖場、交易場所的,疫點和疫區應撲殺範圍內的生豬全部死亡或撲殺完畢,並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42天后(未採取“哨兵豬”監測措施的)未出現新發疫情的;或者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15天后,引入哨兵豬繼續飼養 15天后,哨兵豬未發現臨床症狀且病原學檢測為陰性,未出現新發疫情的,經疫情發生所在縣的上一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後,由所在地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向原發布封鎖令的人民政府申請解除封鎖,由該人民政府發佈解除封鎖令,並通報毗鄰地區和有關部門。

也就是說,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場,撲殺完畢後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如果沒有引進哨兵豬, 42天后未出現新發疫情;或者是發病後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15天,引進哨兵豬後又飼養了15天,哨兵豬無異樣並且實驗室檢測為陰性,那麼豬場在經過上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檢驗合格後就可以進行復養了。

三、我覺得我們應該把文件規定當作最低標準來對待,要想復養萬無一失,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消毒前外部環境準備

加固加高豬場圍牆,圍牆外部可以設置防護溝,主要是防蟲防鼠。生產區與生活區要進行隔離,每個生產單元也要隔離,做到層層切斷。

2、消毒前內部環境準備

消毒前應將豬的分泌物、毛髮、糞尿、死豬組織完全清空。所有表面全面經過清掃、清洗、擦拭、乾燥之後開始進行消毒。

3、切斷外來傳播源

暫時將豬舍封閉,禁止所有外來人員進入豬舍,即使是自己和家人想要進入豬舍,也要經過嚴格的清洗、隔離、消毒程序。狗要拴起來,防止到處亂跑叼回病死豬肉。

4、對豬舍內部嚴格沖洗消毒

對豬舍的窗戶、水管、料桶料槽、擋板、地面牆壁、地溝等進行沖洗,一些拐角、縫隙等邊角部分要用刷子進行刷洗,確保沖洗徹底。沖洗完後進行消毒,用NaOH和戊二醛配製消毒水,溫度要達到20℃以上,噴灑豬舍所有的地面和圍欄。消毒完成後有條件的話,可採用暖風乾燥,也可使用火焰消毒,高溫環境下殺豬瘟病毒效果很好。消毒工作最少保證每7天循環一次。

5、物資器械消毒

以前沒用完的一些獸藥,能扔的就仍了吧,實在捨不得就採用燻蒸消毒或霧化消毒,最少30分鐘。飼料、添加劑等大件物資要進行臭氧消毒持續30分鐘。托盤、注射器、針頭、鑷子等器械,放到帶有消毒劑的容器中浸泡30分鐘,或者用高壓鍋消毒。工作服、雨靴、手套等也要用消毒液消毒清洗。

6、引進哨兵豬

隔離措施和消毒措施21天后,安全起見,在豬場門口和豬舍內分別飼養哨兵豬,豬舍內哨兵豬儘可能覆蓋每棟豬舍。飼養30天后,經檢測抗原陰性,這時可以大批量補欄。

7、復養措施

補欄進豬時一定要確認豬源地沒有病毒存在,拉豬車、拉糞車、拉飼料的車最好在豬舍外1公里處進行轉運交接,由豬場主人自行轉運到豬場,運輸過程、車輛、人員,任何一件進場的東西都要經過消毒。人員進出要先在豬場外面的沐浴室洗澡、換衣服,衣服全換完之後立馬洗掉消毒,換上工作服,在場外隔離至少一天後,採樣進行病原檢測,確認沒有病毒攜帶之後才能進場。


總結


說了這麼多,在非洲豬瘟疫苗沒有出來之前,要想復養就不要嫌麻煩,對自己嚴格點、狠一點,把風險儘量降低到最小可控程度,投進去的可是真金白銀,復養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經濟實力,建議將資金至少分為兩部分,防止失敗後沒有翻身機會。

我們養豬與其說是與非洲豬瘟在戰鬥,實際上就是和我們自己在戰鬥。一定要把豬場看成一個小生態,豬場大門需要我們自己好好把關堅守。

我是未來農業研究員,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您留言討論,更多三農信息互動交流和分享,就請加個『關注』。

三農小喇叭



非州豬瘟感染過的豬圈至少在一星期之內不能養豬,要用石灰水全部清洗,消毒,以免殘留病毒還留在豬圈,影響下一輪養豬。

國家為什麼這麼重視非州豬瘟感染呢,因為非州豬瘟傳染速度非常快,比如說,張家養的豬感染上了非州豬瘟,一天不吃東西,不肯進食,然後李家的人到張家來拿一些剩洗碗水,剩飯,剩菜,然後李家的豬吃了這些東西,她家的豬也會感染上非州豬瘟,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導致整個村子上都會感染上非州豬瘟。

其次別人家發西酵的菜,爛了時間長的菜不能隨便給豬吃,我村以前就有個女的,她嫂子家沒捉養豬,家裡有一些放了很長時間的爛白菜,怕浪費了,好心叫她弟媳拿去煮給她家的豬吃,結果她弟媳家的豬吃了以後幾天就死了,每頭豬有兩百多斤重,白丟幾千塊,她兄弟媳婦氣得不得了,怪她嫂子,要她賠錢,結果經過村裡幹部調解,賠了一個捉養豬的本錢,所以爛了很長時間的白菜千萬不能隨便給豬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鄉村魚兒


隨著非洲豬瘟在國內的傳播,幾乎每個地區都遭受到了非瘟的洗禮,很多豬場也不幸中招,導致豬場內豬數量大幅下降,甚至清欄,而現在生豬價格大幅上漲,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很多養殖戶又有了養豬的想法,那以前發生過豬瘟的豬場還能養豬嗎?過多久養比較合適?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發生過非洲豬瘟的豬場是絕對可以養豬的,但是也有很多豬場復養失敗了,其實復養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豬場內的非瘟病毒沒有完全的消滅掉,導致豬群再次感染髮病。總結復養成功豬場幾個重要點,供養豬人參考:

1)找到病因,查漏補缺

找到豬場之前發病的原因至關重要,若是不針對此方面採取嚴格措施,豬場失敗的可能性會達到90%以上。只有找到之前的發病原因,以及豬場可能存在的漏洞並堵上,才能講二次發病的概率降至最低。

2)徹底消毒,不留死角

豬場已經發病,說明場內存在了該病毒,若是不進行有效消毒,那麼復養註定失敗。消毒要求豬場拆除一切能拆除的硬件,這樣才能保證在消毒時不留下任何死角,而拆除的硬件要放入3%的火鹼溶液中浸泡24小時,而水線還需要再重新安裝後加入氯化物或高錳酸鉀,流水消毒24小時。

3)白化牆面,火鹼2次

豬場復養之前需要對整個牆面塗抹石灰乳,要求牆面全面白化,另外在清洗消毒的過程中需要用到消毒液的推薦使用火鹼溶液,使用火鹼溶液消毒硬件至少要求2次以上。

4)足夠的空欄時間

雖然國家規定的空欄時間僅僅需要45天,但是實際上在操作時最少要求4個月以上,如此才有可能讓豬場內沒有被消毒劑殺死的病毒自然死亡,才能保證復養的成功。


果然悠


感染過非洲豬瘟的豬圈多久可以再養豬?

一、我們需要首先看一下非洲豬瘟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

根據下邊的圖,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單單是豬圈的話病毒的存活時間是一個月,所以如果你的豬舍經過一個徹底的洗消,一個月以後就可以復養。

你也許會問,豬舍已經清洗消毒過了,把病毒給殺死了,為什麼不是一週就進豬。我們主要是考慮可能在豬舍環境中或者是在一些縫隙中沒有被清洗、沒有消毒到的地方,然後會殘留有病毒,所以我們必須等到足夠的時間,讓它自然消亡。當然可以是一個月,也可以等兩個月或者是更久。

二、環境汙染問題。

理論上一個月就可以復養,但是我們還要關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豬場發豬這個舍發病了,他有沒有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汙染,然後你的死豬是怎麼處理的,然後你的死豬坑有沒有處理好,然後你的下水道的糞便,然後你的環境中有沒有豬血?

如果你的環境被汙染了,然後你僅僅把一個豬舍給洗消完成,再去復養仍然是有風險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瞭解更多非瘟防控內容。





孫曉超防非復養


可以繼續養豬,復養的話至少要經過消毒和空置一個月。目前看,在現有行情的引誘下,復養的豬場非常多但是成功的很少。分享我身邊三個豬場的案例,我們一起在其中學習經驗,尋找答案

復養場面臨的困難要比現有場多兩倍,既要擔心場內殺毒不徹底被場內病毒感染疾病,又要擔心生物安全防控做不到位,被外來病毒傳染,還要擔心外購的哨兵豬在潛伏期之內!內憂外患啊!

1、某場自繁自養,基礎母豬約600頭全群存欄6500頭,去年冬天出現疑似非瘟症狀,歷時35天清場。復養前的針對非瘟病毒特點消毒,主要用酸、鹼、火噴槍三中方式交替消毒。對消毒藥水都做過PH數值檢測,酸性的ph數值不能高於3.5,鹼性不低於13,火噴槍人為適當把控,在儘可能不燒燬設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噴燒,最後白化,空置45天后進30頭後備,70頭保育豬,50頭育肥豬哨兵豬,哨兵豬來源同一豬場,非常肯定無發病。哨兵豬進場後一個月以內育肥豬出現症狀。(豬場首發非瘟是育肥豬)。

當時結論,消毒不徹底。場內設施當中,地面,水嘴,隔牆,欄杆,料槽,料線,豬舍頂棚,料槽底部,總之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消毒藥水都照顧到了!可能,可能是鐵欄杆的內部存有病患。下圖是豬場真實照片,鐵欄杆都是鐵管。


2、某場基礎母豬1200,設備非常好,能達到農開辦的要求(你應該懂得)。18年9月發病,19年復養成功,最起碼現在的800頭母豬沒有發病。當初消毒主要用火噴槍,當然酸性和鹼性以及市面上能買到的消毒劑都沒少用!火噴槍的使用程度達到不敢想象的地步!好多設備被燒壞,產房和定位欄的房頂是拆除後重新安裝!哨兵豬120頭母豬一個月沒有發病,後續引種達到800頭!目前一切進豬場的物品都必須經過ASF檢測,人進場必須經過生活區隔離3天后進生產區!



3、某場基礎母豬800頭,分母豬場和育肥場。兩點試飼養在爆發疾病的時候優勢非常明顯!只有母豬場發病,2個月內母豬場剩餘200頭母豬,然後病情穩定住。也許是天無絕人之路,也許是僅僅是疑似,也許。。。病情穩定後從肥豬場挑選出後備繼續擴群繼續征戰在非瘟籠罩下恐怖狀態中!目前穩定。

願希望對問題者有幫助。

疫苗早日上市,願行情維持下去,給復養場一個翻身的機會!沒有經歷過非瘟,不知道什麼叫恐怖,什麼叫撕心裂肺。。。。。


豬小俠


非洲豬瘟感染過的豬圈還能繼續養豬嗎?過多久可以養?

如今非洲豬瘟疫在我國一些生豬產地肆虐,導致很多養殖場損失慘重。成百上千的飼養豬被撲殺,很多養殖場被關停。那麼非洲豬瘟感染過的豬圈還能繼續養豬嗎?多久才能恢復飼養?

2019年1月24日的時候,為了做好非洲豬瘟疫情應急處置工作,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在《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中對有關解除封鎖和恢復生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原文如下:

(六)
1、疫點為養殖場、交易場所的
疫點和疫區應撲殺範圍內的生豬全部死亡或者撲殺完畢,並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42天后(為採取“哨兵豬”監測措施的)未出現新疫情的;或者按規定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後,引入哨兵豬繼續飼養15天后,哨兵豬未發現臨床症狀且病原學檢測為陰性,未出現新疫情的,經疫情發生所在縣的上一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後,由所在地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向原發布封鎖令的人民政府申請解除封鎖,由該人民政府發佈封鎖解除令,並通報毗鄰地區和有關部門。解除封鎖後,在疫點和疫區應撲殺範圍內,對需要繼續飼養生豬的養殖場(戶),應引入哨兵豬並進行臨床觀察,飼養45天后(期間豬不得調出),對哨兵豬進行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均為陰性且觀察期內無臨床異常,相關養殖場(戶)方可補欄。

通過上述規定的解讀,我們快要看出感染過非洲豬瘟疫情的豬圈是可以繼續養豬的,但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疫點(疫區)解封與復養,短的需要60天,長的需要87天。只有解除封鎖令,取得復養資格才能繼續飼養生豬。


新農小夥


您好,復產應該分為以下兩個階段:1、清場洗消期,時長約為2-3個月,目標是清除場內殘留的非瘟病毒;2、引種生產期,目標是防止非瘟病毒再次傳入豬場。

在清場洗消期,養殖戶需要設計豬場清洗流程,至少需要進行3次清洗+3次消毒,並檢測非瘟病毒。需要配備專業的清洗設備,如壓力120公斤以上、水流量15L/min的高壓熱水清洗機。而清洗過程要考慮用電安全、高壓沖洗安全等安全問題。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清洗過程中汙水處理能力、豬舍改造、引種、運輸等一系列問題。空舍清洗消毒後封場2-3個月,就可以準備引種復產。

在引種時,要儘量就近引種,減少運輸距離,降低風險,每頭種豬都要檢測,確保非瘟陰性。運輸時採用全封密豬車拉豬,避免運輸過程中的交叉感染風險,儘量晚上運豬、不停車、不進服務區、司機不下車。種豬進場生產前要在隔離場隔離28天,隔離場離豬場區至少500米。隔離過程中觀察豬群健康狀況並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病死豬要送權威機構檢測。引哨兵豬時可以引入部分後備母豬,飼餵3個月檢測ASF陰性的可直接留種。

復產後,對於外圍養殖戶需構建3-4-5-防非體系,即生物安全三原則、豬場四層防非結構、人豬物料錢防非五要素,把非瘟擋在門外;內部要打破常規,一切以防非為前提,常備應急預案;此外,還需要關愛員工,因為人是防非成功的關鍵。




MK阿堅


養肯定是可以復養的,這也不是光憑嘴上這麼講,畢竟在國內已經有復養成功的例子,所以這個復養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相信很多養殖業的人都知道,在這種形式之下,很多集團都在償失復養,像很多大的飼料集團,因為非瘟原因,裁員了很多業務員,當然,也不可能全部裁掉,留下一部分種子。這部分人員呢,市場上容不下,只能換個地方啦。對的,下豬場,下實驗豬場,就是搞復養的豬場。美其名曰進修,練技術。

這就像非瘟疫苗一樣,在中國,一年多了,也出了疫苗方面的專利,相信不久也能出效果苗啦。

況且非瘟也不是剛來,在國外都流行一百多年了,國外不照樣還在養豬嗎?還記得口蹄疫剛來那會嗎?不也是很多人怕了,慢慢的知道的多一點了,個個都從容面對,哪個還怕它。

在我們中國就是這樣,下定決心要做的,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復養肯定是遲早的事,我們也應該從這次事件總結經驗,再來的時候不要犯同樣的錯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