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BMA架構和CMA架構有什麼區別?

用戶3663214094589811


任何一個汽車架構和平臺都有一定的帶寬限制的,BMA架構所覆蓋的軸距帶寬進一步下延到了2.6米以下這個區間,主打A0-A+這個級別,可以包含小型車的生產,而CMA架構並不能覆蓋小型車範圍。

BMA架構與CMA架構的不同之處

其一:研發方不同。CMA架構是由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而成的,而BMA架構是由吉利汽車自主研發而成的。

其二:定位不同。BMA模塊化架構定位為小型車型,而CMA模塊化架構則定位為緊湊型車型,所以,BMA架構並不是CMA架構的刪減版,甚至可以說,它們兩者互為補充。這兩套架構的存在幫助吉利汽車填補了緊湊型車型與小型車型的研發領域,拓寬了吉利汽車的市場佈局,也極大地提升了吉利的生產實力。

CMA 在沃爾沃的計劃中定位比起 Scalable Platform Architecture ( SPA )略低,雖然是為緊湊型車所開發的平臺,但是基於這個平臺的車款都不會太小,這個平臺主要供應給 沃爾沃旗下的緊湊型車(如 XC40 和未來的 S40 以及 V40 ), 吉利的高端子品牌 領克(LYNK & CO)還有 吉利本身,甚至是當寶騰還沒有和 吉利達成合作協議之時也有計劃購買 CMA 的使用權,主要是因為 CMA 真的很優秀。作為“模組化平臺”的高度可塑性,不同車型零件的共享以及開發時間大大縮短都是其優勢所在, CMA 可以被看作是 SPA 的縮小版,除了引擎的位置是固定的之外,前懸吊、後懸吊和軸距都可以通過開發者的需求來進行高度,長度和寬度的調整,另外還可以完全兼容 沃爾沃所開發的1.5L和2.0L Drive-E 渦輪增壓引擎,甚至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以及純電馬達都可以使用在這一個平臺上,基本上就是和你組裝電腦主機一樣,你想要什麼加下去就對了。

相較之下,BMA則是吉利的工程師總結前者的經驗,歷時4年自主研發/設計所得。雖然兩者之間有部分地方(例如發動機,電子架構模塊等)是通用的,但包括懸架設計,供油系統模塊都有著相當的差異。

也因此,CMA與BMA各自承載的“使命”有所不同,CMA主要負責中級車,而軸距拓展範圍為2550——2700mm的BMA則為A0/A+級提供堅實可靠的後盾。你可能記得沃爾沃還有一個叫SPA的東西,那是研發中大型豪華車專用的。不僅如此,目前吉利也在著手研發一個全新的純電動架構,以做到不同產品的全面覆蓋。

對比起我們熟悉的MQB,TNGA等一系列模塊化架構,BMA架構有三個較為突出的特點:

其一:在於BMA同時考慮了包括HEV/PHEV車型的開發,以同步滿足市場對新能源車的需求;

其二:吉利率先把L2級別的自動駕駛的功能放到A級車上;

其三:在策劃之初,吉利對於新架構的乘坐空間進行了大量設計優化工作。

其它亮點,相比傳統平臺降低20%——30%的研發成本、提升近1倍的研發速度;70%的零部件通用率;70%+ 高強度鋼比例,20%+ 熱成型鋼比例,造就的高安全架構設計可滿足歐標和國標的“五星”安全碰撞標準;可搭載1.0TD、1.4T、1.5TD等多種形式的汽油動力。


車評之至


不要迷信吉利的什麼三大平臺了,吉利所謂的跟沃爾沃合作研發的BMA 、CMA 、PMA三個平臺實際上就是沃爾沃使用了近二十年的老就平臺。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候收購的是沃爾沃乘用車公司全部的股權以及9款車型、3個平臺和全球銷售網絡,而吉利的這三個平臺正是當年收購沃爾沃的三個老舊平臺,如今被吉利重新搭建起來就被吹成了多麼先進多麼牛逼的平臺了。現在吉利使用這三個平臺生產的沃爾沃的9款車型的品質也是每況愈下,你可以去一些汽車質量網站去查查,像xc60這款車今年就有些月份的投訴排行榜裡排名第一,吉利號稱用這平臺生產的領克也是有大量的投訴,所以可見這三個平臺已經是廉頗老矣,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發展了。吉利一貫於欺騙消費者,就比如我買車時去吉利4S店看車,吉利銷售人員跟我說吉利的三大件都是用的沃爾沃技術,就連一個雙離合變速箱也是跟沃爾沃合作研發的,這是讓人笑掉大門牙,以為我不懂嗎?

我上面說了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條款中根本沒有技術方面的,沃爾沃根本就不把技術賣給吉利,而且為了防止吉利偷取技術還明文規定沃爾沃技術不準用在吉利品牌上。所以吉利鋪天蓋地宣傳的使用沃爾沃技術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欺騙,是對全國人民的欺騙。我們從一些拆解開的底盤來看,帝豪是山寨的二十年前豐田老花冠的,GL是山寨第一代卡羅拉的,博越是山寨的老款rav4榮放的,更為可笑的是繽越作為一個SUV竟然是山寨一個轎車威馳的底盤,倒車都能翻了,所以繽越被稱為翻越。另一款被吉利宣稱豪車的星越鋪天蓋地的宣傳是搭載沃爾沃的T5發動機,但上市第一天就自燃了,又被網友戲稱為燃越,第二天這款車的內部銷售話術又被洩露了,從話術來看,根本不敢正面回答就是沃爾沃的發動機,而最後說是吉利自己工廠生產的沃爾沃發動機,這很明顯的說明了是一款山寨貨。吉利另一個品牌~領克,號稱是跟沃爾沃合作研發的,我不敢說不是,畢竟吉利跟沃爾沃這個合作研發的簽約儀式我是看到過的,但沃爾沃簽約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沃爾沃的人員根本無從查起,隨便找個外國人扮演沃爾沃人員搞一個簽約儀式也並非不可能,我為什麼要懷疑這個簽約儀式呢?因為從拆解開的領克來看,底盤和車身結構確實有沃爾沃的影子,也就是說領克確實有沃爾沃的安全技術在裡面,但發動機的零部件跟沃爾沃的完全不通用,看清了,是完全的不通用而不是某一些,所以號稱跟沃爾沃合作研發的發動機基本可以斷定又是一個欺騙。吉利不但假借沃爾沃欺騙全國人民,零部件很多都是從小作坊採購的,所以上汽說吉利就是個小作坊企業,採用的劣質零部件也導致吉利的汽車投訴量巨大,但是吉利的公關部非常賣力,基本上所有大量的投訴都會被公關掉,比如博越的大量投訴就被吉利用每月補貼車主一定的油費來讓車主撤訴,所以我們看上去的吉利並沒有多少投訴,網上一般的汽車網站包括被很多人買車用來參考的車質網裡吉利的投訴也不多,但是你去真正的國家級的官網~中國汽車質量網,你就會看到政府官網對吉利的聲討,這樣說明了吉利的卑鄙行為也是忍無可忍了。吉利的卑鄙不但在於假借沃爾沃欺騙、山寨和使用劣質零部件方面,還培養上百萬水軍黑其他國產品牌,尤其是比他銷量高的長城更是成為吉利黑的主要對象,因此兩家車企還打了一場官司,吉利一敗塗地。但是吉利培養的百萬水軍一直活動在黑其他國產品牌的第一線,樂此不疲,估計也收入不菲,吉利水軍有著鮮明的特點,他們不敢拿出吉利車的三大件來跟其他國產車對比,他們只會吹吉利車多麼漂亮,開了三五年沒有出問題,但其實他根本沒有買吉利的任何車型,而且最主要的三點是:你拿出事實證據說明吉利的卑鄙,他們永遠是狡辯狡辯再狡辯;一些沒有頭腦的吉利水軍看到事實證據無力狡辯了就惱羞成怒破開大罵;還有一些更是繼承了吉利的卑鄙無恥,他們只准他們黑別的國產品牌的擁蔟者,不準別人反駁,一旦有人反駁,他們立馬反咬一口誣陷別人是某某品牌的水軍來黑他吉利,倒打一耙,黑白顛倒。吉利的卑鄙無恥可謂中國民族品牌的敗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