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万圣节最早起源于古代凯尔特民族的节日,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世纪由美国人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一个以尽情玩闹、趣味搞怪为主题的狂欢节。而在浪漫国度——法国,人们称万圣节为“Toussaint”,既是人们欢乐的节日,也保留着追思逝者的肃穆氛围。

法国的万圣节即诸圣节,学校一般会在这一时期放假两周,大家可以在这个假期尽情high翻天。法国的万圣节和国内的清明节习俗相似:万圣节和随后的几天里,法国人会到公墓去献花祭祖。

在巴黎,每年约有18万到20万人到城市各个公墓祭祖,巴黎市政府因此会采取特殊措施保障公墓正常运行,有适于万圣节的特定作息时间。万圣节期间,公墓工作人员不休假,开放时间从早8点开始延长到下午6点。此外巴黎城市的八大公墓内都有小型巴士,方便人们迅速找到目标墓碑。

不过,即使你不是来祭祖,而只是在墓地里倘佯,也能感受到巴黎公墓独特的魅力。正如着名学者熊培云在《巴黎·墓地书》一书中所说,每座公墓就像是“一座座微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每年万圣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更是络绎不绝。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巴黎的三个主要公墓及栖息于此的名人们,法国万圣节到来之际,这些名人的墓前不乏前来致敬追思的人潮。

巴黎先贤祠:尊荣之美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先贤祠 (Le Panthé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 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

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

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安德烈·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截至2018年六月,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伏尔泰和卢梭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伏尔泰和卢梭安葬在整个墓群最中心、最显赫的位置,棺木高大、精美。生前,他们两人观点不同,总是争吵不休。生后,两人都被尊为大革命的精神先驱,葬在一处。

伏尔泰的棺木前面耸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似乎是在写作的间隙中沉思。棺木上镌刻着金字:“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啊,

精神应该是自由的,正是这样的理想,号召人们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桎梏;正是这样的理想,催生了法国大革命;正是这样的理想,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隔着走廊,与伏尔泰相对而立,是卢梭的棺木。卢梭一切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为师法自然,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卢梭是文学家、音乐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但人们记住他的主要还是他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思想,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国思想。

维克多·雨果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19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的雨果。作为19世纪法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著作丰厚,多数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明显的人道主义倾向。他拥护共和,反对帝政曾为此被迫流亡国外,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才返回巴黎。他出众的才华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他广受尊崇爱戴,因此当他于1885年5月22日卒于巴黎后,他的遗体被盛装停 置在凯旋门供民众瞻仰凭吊。国人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葬于先贤祠。


地址:Place du Panthéon75005 Paris France

时间:10:00-18:30 (04月01日-09月30日 周一-周日)

10:00-18:00;停止入场时间:17:15 (10月01日-次年03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和6月17日上午不开放。

拉雪兹神父公墓:露天博物馆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位于巴黎第20区,每年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墓地的朝圣之地。这里一共安葬了七万多人,其中有很多过去数百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莫里哀、巴尔扎克(第48墓区)、普鲁斯特(第85墓区)等都长眠于此。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就在公墓的东北角。1871年“5月流血周”时,公社最后的一批战士被枪杀在此,共147名。

其实,并不仅仅是名人才有权安葬在此。拿破仑时定下的规矩就是,公墓不得拒绝任何要求来此安葬的人。墓地至今还在对外出售。如今可以在墓地里见到不少华人的墓。奢华瑰丽的墓地于1804年开放至今已经成为满目苍翠的雕塑公园。

王尔德墓碑(第89墓区)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亲吻王尔德墓碑,似乎变为一种仪式。雕像家雅可布·艾普斯登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在他的埋葬之处雕刻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

在中国,王尔德以《快乐王子》的童话被人熟知。这位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同时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伦敦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他尤其以短诗、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及戏剧作品闻名。他的粉丝如此之多,以致管理部门被迫制作玻璃罩保护墓碑。

肖邦墓碑(第11墓区)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波兰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的墓碑前,一年四季都摆满了献花。成名之初,肖邦搬到巴黎,除了音乐才华之外,他和法国着名女作家乔治桑的恋情,尤其为后人称道。

肖邦生前身体虚弱,39岁因肺病死于巴黎公寓,遵照他的遗嘱,他被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肖邦的墓碑简单不俗,呈纯白色,前方刻着他的侧面头像浮雕,下面是他的名字和生辰,墓碑上方是一座裹着轻纱,披散着秀发,悲戚地垂头低吟的少女雕塑。雕像的创作者正是乔治桑的女婿奥古斯特·克雷森哲。


地址:Le 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 16 Rue du Repos, 75020 Paris

时间:周一到周五:08h00-18h00;周六:08h30-18h00;周日:09h00-18h00

蒙巴纳斯公墓:闹市的避风港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蒙巴纳斯公墓位于巴黎市区的南部,是法国首都的第二大公墓,于1824年由市政府设立,当时占地10公顷。与拉雪兹公墓不同,墓园里的公墓都是横平竖直的,十分规整。

自建墓至今,已有30多万人在这里安葬,并以每年1000多人的速度递增。这里有莫泊桑、波德莱尔、萨特、贝当元帅、雪铁龙、德雷弗斯等人的基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传奇华人女画家潘玉良便埋葬于此。

潘玉良墓碑(第7墓区)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在巴黎蒙巴纳斯墓园第七墓区,静静地躺着一位华人女画家,她就是被誉为“画魂”的艺术家潘玉良。这位民国初年的传奇女画家,原是江南妓女出身,因认识芜湖海关盐业总监潘赞化而改变了一生命运。

潘玉良随潘赞化到上海,开始了学画的学生生活,其后留学巴黎,成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的女画家。她的艺术生涯主要在法国度过,一生中两度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在法国从事艺术活动近50年,直到1977年在巴黎去世。

萨特和波伏娃墓碑(第20墓区)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萨特和波伏娃是两个永远无法分开叙述的名字,他们的墓碑同样如此,合二为一。萨特是剧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作为介入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主张“用行动承担义务,而不是言词”。

波伏娃是小说家、评论家,萨特的爱人、战友。他们在年轻时就相识,从此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1949年她发表了从科学角度维护妇女权益的书《第二性》,成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精神领袖,并一直为反对妇女的偏见与不合理的习俗而奋斗。

两人的墓碑是普通的灰白石头砌成,只有一尺多高,上面只写着两人的姓名和生平时间。


地址:3 Boulevard Edgar Quinet, 75014 Paris

时间:周一-周五8:00-17:30,周六8:30-17:30,周日9:00-17:30。

蒙马特公墓:艺术家安息之地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公元9世纪初建成的蒙马特墓地,位于蒙马特高地西侧,是巴黎第三大公墓,同是许多在蒙马特地区生活的艺术家的埋葬之地。蒙马特墓地的规划相当整齐,有条有理,基本上很容易分辨其中的片区。缺点是因为蒙马特地势起伏不定,很多片区与相邻片区水平落差很大。所以,经常需要“翻山越岭”地游走其中。

特吕弗墓碑(第21墓区)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新浪潮导演特吕弗,是广大影迷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向人们讲述的故事神奇而不凡,叙事独特却广受理解,影响了世界各地一代代影人。

出生于1932年的特吕弗是一位自学成材的典型,14岁辍学之后曾从事多种职业,27岁因《四百击》获得最佳导演奖,掀起了新浪潮运动,成功书写了他作为世界影人的第一页。

黛莉达墓碑


Toussaint|法国万圣节≈清明节?别人教你扮鬼,我却给你墓地指南


传奇女伶黛莉达,1933年1月出生于开罗,父母是从意大利到埃及的移民,60年代因机缘偶然,被法国导演挑选为电影演员,随后进入音乐圈,在法国大获成功。1979年,她还第一次回到家乡埃及开演唱会,并推出风靡阿拉伯世界的DISCO作品HELWA YA BALADI,沙达特总统授予她最高艺术勋章。

然而,连续37年不间断的成功,却让Dalida感到越来越孤独,她曾发出疑问:“我的生活是成功的,但什么才是我的生活呢?”1987年5月2日,Dalida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她的墓前竖立了一座等身比例的雕像,是蒙马特公墓内碑前拥有最多献花的名人。


地址:Le Cimetière de Montmartre 20 Avenue Rachel, 75018 Paris

时间:周一到周五:08h00-18h00;周六:08h30-18h00;周日:09h00-18h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