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人,李斌於千禧年創辦易車公司,十多年後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互聯網企業。原本功成名就的他卻在2014年再創業,拿1.5億美元的全部身家投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但這一路卻遠沒有那麼順利。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2013年年底國家頒佈政策大力支持系能源汽車,迎來的卻是無數企業左手倒右手的“騙補”,互聯網造車團隊迎著政策紅利,靠著“PPT”互相比拼。後來又出了個“賈躍亭”,網友稱:“國家用13年時間,萬億資金投入,才打開新能源汽車的大門,賈躍亭用一頁PPT,就把它關上了”。29日,蔚來CFO宣佈離職,輿論又炸開了鍋。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對蔚來,已經很難再有信任。

“斌哥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蔚來的員工這麼評價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

創業是有著嚴格淘汰制的心態煉獄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2019年1月,中國首部創業紀實電影《燃點》上映,通過連續一年的持續拍攝,沒有劇本,不講雞湯,所聊即所想,所見即事實,真實記錄了14位執著奮鬥的創業者的創業歷程。今天,我又回味了一遍,卻再次陷入百感交集。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在極度自信與極度自卑中來回跳躍。”騰訊的人這樣形容馬化騰。當初聽到這樣的描述時,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是不相信的,直到他親身經歷以後才發現:在前方看不到方向的時候,團隊士氣低落時,你永遠要對自己有信心。在團隊為成功歡呼的時候,你又不能停止焦慮,創業的競爭場裡稍不留神,你就出局了。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所有在創業賽道上奔跑的人,幾乎都會經歷過這樣一場心態煉獄。草根創業家安傳東說:“有一個階段會堅信自己什麼都會幹,有一個階段會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大爆發,ofo團隊創始人戴威就談到:“一年前做什麼都很容易,現在呢事情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投資人張穎說:“很多創業者在腦中有一個臆想的市場”。也正是因為這種熱情,促使他們開始走上了九死一生的創業之路。而幾乎所有能在三年內活下來的創業者都開始明白,這一切遠比想象中複雜。羅永浩就提到:“一旦走上這條船,焦慮應該是伴隨終生的,除非你退休”。而當外界不看好的聲音越來越多時,他直言“感覺不到疼了”。長期浸泡在壓力場下,他已經“脫敏”了,甚至發佈會前夜也能睡著覺了。

“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傅盛對尼采的這句話甚是歡喜。創業讓很多人理解了以前不能理解的一些觀念,就比如老羅說:“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創業者會自殺了”。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個團隊最後倒下的,才可能是你。

恐懼:既是敵人,又是朋友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我曾在一家企業年會上對一個高管的話印象深刻,他談到自己的核心驅動力是恐懼和焦慮。看了《燃點》我也能有些感觸。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姜逸磊被稱為2016年中國第一網紅,的確很多網友都非常喜歡她的內容,很接地氣。之後,為了扶持更多內容人成長,她成立了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而中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以前她自己生產內容的時候,她的想法通過自己就可以實現。但現在有了別人,她不知道怎麼把心裡的想法去表達出來。她不得已“逼著自己”去跟他們交流,Papi醬說:“倒不是逼著去創業,但是創業後很多事情都是被逼的”。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通過很多場發佈會被人熟知的老羅坦白,他感到最不快樂的事情就是演講,甚至他稱呼演講為“死緩”。在拍攝紀錄片《燃點》的時候,主創團隊就感受到了這種“不快樂”。在鏡頭前,他就是感到不自在,不舒服。最後,不得已在房間內打黑,只給他留一束光,讓他看不到攝像頭和身邊的拍攝者。

“我覺得人要下定決心創業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他覺得他適合創業,要賺更多的錢,第二種是賺不賺錢無所謂,我就想把這事兒完成。”面對這麼多的罵聲,老羅能堅持到現在絕對不是過硬的心態在死死支撐,而是在他內心,做電子產品,做手機是他真正喜歡的事情。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但是,因為喜歡去做,所做的事情並不會全部讓你喜歡,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做出巨大的犧牲。因為演講是必須的,不能因為恐懼就逃避,只能背後一次次刻意練習,最終無懼燈光;因為被拒絕是常見的,不能因為恐懼就不去見投資人,只能一次次的為團隊存活下去去求資金;因為沒有方向感是隨時肯呢個出現的,不能因為恐懼就不去思考和選擇,只能“對自己思考的壓迫,到了我自己沒想到的地步”。

逃避恐懼,它就會變成一個會追蹤你的定時炸彈,讓你無路可逃。戰勝恐懼,這路上會很痛苦,卻才有可能讓你享受到勝利的果實。創業沒有成功學,共享單車是戴威的第六個創業項目,剛拍攝時意氣風發,卻在電影上映前,現實中的ofo團隊已經陷入資金低谷。就像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說的那樣:“你有點像一個算命先生,在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十年前發現他,投資他,希望尋找下一個馬雲、馬化騰,大多數人是一輩子都做不到的”。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品質之一,當屬克服恐懼的勇氣與毅力。

生活中的理所當然,都是創業者拿命換來的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無論是現在進入家家戶戶的外賣,在電腦前看著各種短視頻,到日常的各種消耗品,還是出門在外騎行的單車,我們在廣告平臺上看到的美食安利……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方方面面都是創業者背後無數個焦頭爛額的夜晚的堅持,才在市場上殺出重圍。

新氧創始人金星有著一顆希望消除社會對整形歧視的心,現如今持續得到鉅款融資,“人工美比不上自然美,但一定強過自然醜。”他的初衷不是讓普通女孩變成漂亮女孩,而是讓那些遠低於普通相貌的女孩通過他的項目至少變成普通女孩,讓自己的心態更加自信。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創業者擁有著改變現狀的初心,能讓我們普羅大眾享受更好的生活。第一季奇葩說冠軍馬薇薇說:“我只是在運氣和能力的範圍內不斷實驗而已。”奇葩說之後,她開始進行知識付費市場,在團隊會議中,她談到:“匱乏了對方向的把握,我們能持續生產多久的內容,這是每一個內容創業者的苦惱。”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不是“一戰成名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才鑄就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由於不親自經歷,外人是無法體會到他們本身真正的狀態。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在加上有著KPI考核的媒體制造的輿論漩渦,很多網友因為隻言片語就開始“下結論”,而這些壓力成本最終還是會傳導到每一個創業者個體的身上。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這也難怪,在點映現場,很多創業者都哭了。明明最沒有安全感的創業者,卻要賦予整個公司最大的安全感。

蔚來李斌刷屏後,我又看了一遍《燃點》

蔚來CFO離職,有很多吐槽蔚來的聲音。但我也看到,開始有人頂著輿論的壓力為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蔚來站臺,為李斌加油。站在時間的角度,我們不知道蔚來的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知道能頂著壓力一路走過來的李斌,能說出“嚇人的科技”卻迎來陣陣失望的羅永浩,能堅持將自己想法踐行即使團隊解散也卷途中來的草根創業者安傳東……這些創業者身上為自己的熱愛的那種堅持,頂著壓力奮力前進的毅力,居安思危的思維等等,凝聚成的,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中國創業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