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走向世界的我們該怎麼做?

遠航精彩


用根深蒂固來評價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歷史地位似乎不太確切。因為儒家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中國文化的根,是中國人的魂。離開了儒家文化,中國人將無法生活,無法工作。中國人將變成畸形的中國人了。

中國人經過了兩千餘年儒家思想的培育和薰陶,如何做人、如何處事早已經植根於中國人的血脈、骨子乃至於靈魂裡去了,變成了遺傳基因在自覺的傳承著。只要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變種,那麼儒家思想就會在中國人身上永遠不會失去。

即然儒家思想是中國人本質特證,那麼走向世界的我們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儒家思想是最開放的思想,是最能吸收先進知識的思想。比如孔子說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君子謀道不謀食;朝聞道,夕死可也。敏而好學,學什麼?不就是學習先進知識嗎?君子謀道,這個道是什麼?不也是先進知識嗎?並且能達到為其而死的程度。這難道還不說明儒家思想是最開放的思想嗎?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是獨尊儒術的朝代,可佛教正好是漢末傳到中國來的,立刻被儒學吸收過來。存天理,去人慾那是從佛門中來的,佛門最講究去人慾。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學習過道,可見儒家思想是最能吸收先進知識的思想。

即然儒家思想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是不是說明我們中國人是最開放的?是不是說明我們中國人是最能吸收先進知識的?現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強有力的證明了這個道理。

我們該怎麼做?這裡不包括軍事,因為儒家思想沒有軍事。這裡也不包括政治,因為儒家思想裡的政治主張已經不適合時代發展需要了。我們僅僅說的是做人處事,因為這才是中國人的本質特證。

我們用君子文化修身,努力使自己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想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也不會討厭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們對一切先進知識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用朝聞道,夕死可也的精神鑽研世界最先進的知識。我們和任何國家的人相處都尊守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因為這是中國人為人處事的道德行為準則,孔子說的禮之用,和為貴本身就是世界的,是符合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所願望的。


寂語堂齋


儒家思想核心是說一套,做一套。象孔老二,口上說和為貴,仁義忠孝,實際心狠手辣,一有點權就殺了少正卯!少正卯一點罪都沒有,老二憑自己的口列了五條罪,還人頭示眾幾天,這不是滿口仁義道德,背裡藏屠刀嗎?說儒家開了平民教育的先河,我想問?二千多年了到晚清文盲率達百分之九十,平民教育在哪裡?如果皇帝反孔孟之道,那也無話,但皇帝尊老二為聖人,為什麼一點作為都沒有?所以捧為聖人,就是三鋼五常可以維護封建統治。


平民博士


儒家思想,我認為已經在大清亡了之後被各種運動當成封建主義的代表各種打擊打倒。所以所謂儒家思想肯定不是以前的儒家思想,也很難真正在中國再流行開來。所謂孔子學院,只是打著孔子名義的向國外傳播中國的一些非思想性的文化。比如書法,比如中國話,比如功夫。我在這裡想提出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觀點,希望大家輕噴。我認為中國實際上已經和過去的中國文化割捨開來。因為我們曾經把儒家思想當成了惡魔,比如5.4期間打倒孔家廟,以及文革時期孔子都被打倒。因為當時國情,若要打到封建主義就必須把封建主義的排面儒家一定要扳倒。當然我們也很難以論證打到儒家到底對不對,這是一個辯證的關係。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當今之所以出現文化輸出不強,文化軟實力大弱了。是因為我們和曾經在中國綿延了兩千年的文化割捨開來。所以我們若想真正走向世界我們必須把我們曾經失去的文化找回來,當然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現在很多人對儒家文化可謂是嗤之以鼻,認為儒家就是迫害人的。可是儒家並不是這樣啊!我們不能把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東西一口囫圇吞下。而要選擇性吃下去。但是實際上我們只有少數人擁有批判性思想,絕大多數人都是狂熱的,他們很難冷靜思考,他們不是極度喜歡儒家就是極度厭惡。


綠豆湯小哥哥


1949年之前的中國是什麼社會形態?是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形態。在這些社會形態過程中,儒家思想起著維護統治階級地位和利益作用,起著愚昧和奴役勞動群眾並剝奪其政治權利的作用,窮苦人民永遠不得翻身!

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毛澤東思想深入人心並勝利指引社會主義建設的前進方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及其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光輝指南針。事實勝於雄辯,毛澤東思想才是解放中國、建設中國、發展中國、強大中國、復興中國的思想!

因此,現在立足世界併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應當徹底的摒棄所謂的儒家思想!


仙人脫俗


大清入關,孔子後人帶頭主動投降。稱臣。宋末元始也有。真是把孔子的臉丟盡了。真不知道,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這句話是儒家還是別家的。孔子的後人帶頭,為了地位,為了當官,早把仁義道德。丟到姥姥家了。我們要不要學孔儒後人外族侵略,帶頭去巴結討好。這個影響太大了。孔子後人帶頭拋棄仁義道德。真是莫大的笑話。仁義道德變成了口號,變成了文化,變化了擦屁股紙!真是搞笑。本該是骨子裡的東西,硬是變成了文化。這本身就是個笑話。可悲可嘆!


1526538


什麼叫中國走向世界?中國就在這裡,中國就在這個地球上,不會走,也走不了,只會更敝開她的胸懷去擁抱這個世界!中華民族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責任,因為中華民族自從他形成的那一天起便深深植入了一種叫《易》的思想理念。依靠這種理念,中華民族走過了艱苦卓絕的治水之路,也創造了四大遠古文明之一的中華文明。然而中華文明在歲月的侵蝕中本來也不可避免地象其它文明一樣衰落直至消失的命運,所幸就在大約2500年前,當西方出現蘇格拉底,印度出現釋迦牟尼時,中國出現不是一個而是出現了一群人,他們依據《易》的精神創造了至今仍影響深遠的文化思想:老子《道德經》孫子《孫子兵法》……,毫無疑問,最全面最深刻最直接詮釋《易》是孔子,他從《易》中發掘了最核心的思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從而形成了他:仁、勇、智、信、禮的思想體系。更重要的是他並不象其他人那樣留下一本書便逍遙於世,他周遊列國,廣教子弟,在戰亂紛飛的年代他和他的弟子們在社會的各個階層都種下了儒學的種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孔子理想大同社會幾千年來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兒女孜孜以求的目標。正是依靠這種堅守,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多次的破裂及滅國的慘痛,它本可能象其它帝國或文明一樣失敗便是毀滅,但它不可思議地一次次統一,而且每次統一反而使這個民族變得更團結,更堅固,也留下了一個個燦爛輝煌的歷史時代。更神奇的是許多依靠武力征服它的少數民族最終卻深深地溶入了中華民族併成了完全不可分裂的一部分!就在近代,當西方文明依靠科技崛起,列強用堅船大炮讓中華民族又陷入更苦難深重的境地時,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優秀兒女爆發了更強烈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理念,他們奔赴西方,廣求治國救民的良方,然而那些在西方己普及並己碩果累累的思想並不能引發他們的興趣,反而是極冷門並被西方文明視為異端的馬克思主義激發了他們的共鳴,那個共產主義社會與他們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是何其相似啊!當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飽吸中華文化的營養,僅僅用20來年的時間便接連打敗幾座大山,神話般地重建了新中國。當新中國的號角吹響,一個個在外求學報國的儒家學子錢學森,鄧稼先……便毫不猶豫地拋棄舒適的環境,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的懷抱。"兩彈一星"鑄造中華民族的盾牌,高鐵高速……讓我們的胸膛漸漸挺拔,中國的奇蹟毫無疑問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根深蒂固的中華文化創造的!


聞心禪社


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是道文化,道為骨,法為輔,儒為表!

儒學為入世之初學,用現在的理解就是小學文化,未成年人學習的知識,但是被歷代的統治者無限拔高,導致整個中國在近二千年的社會里一直處在心智未開和半開之中,這一切都是統治者的私心在作怪!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鼓吹儒學是什麼正統文化,什麼儒學是引領社會潮流學問都是自欺欺人。

當然儒學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想抬高它,把它當做主流,只能說是無知了,

儒學被歷代統治者首推是為了,穩固自已的江山。

走出國門的人也不必因為儒學被批臭了,就覺的傳統文化沒有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是黃老道學,這些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之學。

真正懂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道統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脈。大部分國人看到的都是表象而不是實質!


守道進道出道道道相通


儒家思想對中國是有其重要貢獻的,但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到了五十歲確説岀了真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為何孔子會到爾順之年才有此覺悟?因為他在問禮於老子之後終於悟到了真理,孔子觀水曰水若德,而老子觀水曰水若善,善是天成於萬物的本質,就是道的本質;而德是顯現於萬物的行為,孔子因老子的點化超越了他年輕時所傳的儒家思想,所以孔子在後來的時光裡全心研究易經,將易經的道理推演為倫理秩序,天地常道,就此儒家思想提升更高的境界,而孔子在此期間著“十翼”,以述其對易經的詮釋。

孔子在五十五歲開始周遊列國宣揚儒家仁愛的精神,仁是儒家本有的思想,愛就是善、就是道的表現,因此,儒家的思想推以德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教育根基、是小學、是人格教育的基礎;而以道、以愛為治國、平天下的經世理念,儒家思想的偉大在於它清楚詮釋天地間人的行為準則,反倒是自漢代董仲舒獨尊儒學、罷黜百家,喻為新儒學開始,將儒家思想轉為鞏固政權思想的工具,從此新儒家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它和孔子所主張的儒家思想本質並無不同,但新儒家思想卻成為政治服務、君權天授的正道旗幟,這是阻礙中國進步最大原因。

21世紀,中國要進步、要強大,儒家思想仍然必須起到教育基礎的作用,但本人認為同時要將易經教育列為儒家教育的前教育,這樣才能形成完整且具有宏觀的儒家思想,聖賢孔子都曾走了彎路,更何況凡夫俗子。

只有儒道共有的思想,中國人的思想才會又活潑又有規矩。




玄牝中道


儒家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當中國走向世界的核心,儒家思想也會逐步展現給世界各國,煥發出中國獨有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下觀”,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天下為公”是核心思想。

中國國力的日益強盛,首先帶給世界各國的,是疑慮。國強必霸是世界各國的通識,一國的強大對其他國家而言,只是自己被割讓出去利益大小不同罷了,疑慮是擔心中國的強大,是否會使自己有負擔不起的利益損失。

但恰恰相反,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是自己力弱時的權宜之計,而是不變的秉性。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帶去的也不是戰爭,不是殖民。所有人還提到“朝貢”,想的美,記錄中的薄內厚外,至少現在的中國,負擔不起。

“一帶一路”的中國提倡,不是中國人的一時興起,也不是為了侵佔更多的利益。現實中“一帶一路”帶給世界各國的,更多的是各國自己的發展,各國自己獲得的利益。世界各國踴躍參加“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人的欺騙,更不可能是中國人的欺凌,都是自願,都是“對己有益”。

為了自己的利益,除了佔有,還有“雙贏”。中國人的“和”,帶給世界的,是有別於以往的其他一條途徑。這個“和”是和平共處,中國固有的屬性。“水利萬物而不爭”,中國,可以。


呵呵說吧


樹高不能廢其根。人成不能忘其祖。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走向世界並非要拋棄自我。

忘記、丟掉來路的人必定心存叛逆。

不能把外來糟粕當成精華。更不能把自家祖上的精華視作糟粕。

黑白不分的人必會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