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情況下,是胎寶寶在抗議他餓了

這些情況下,是胎寶寶在抗議他餓了

很多媽媽去做超音波時,會從儀器上看到寶寶在吃手指,那小動作都把媽媽的心萌化了。

正看得開心時,卻聽到醫生的調侃:“小傢伙餓得都開始吃手指了,做完檢查趕緊去吃飯吧。”

媽媽可能會心想自己也沒有感覺餓,以為是醫生隨口說的一句玩笑話,仔細問了醫生之後才知道,原來即使準媽媽沒有感覺餓,肚子中的寶寶也會餓。

那麼,胎寶寶餓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什麼表現呢?

很多媽媽去做超音波時,因為空著肚子,所以經常能看到寶寶在吃手指、或者吃腳丫。有醫生說這是寶寶餓了的表現,但沒有資料明確表示這是寶寶餓了的表現。

不過這也給各位媽媽提個醒,空腹做產檢,最好速戰速決,做完之後趕快去吃點東西,或者在包裡準備一些小零食,以免胎寶寶真的捱餓。

相信不少準媽媽都有過一樣的經歷,早上如果賴床就會覺得胎寶寶動得比較歡快,非要吃了東西之後才會停止。

所以不要以為是寶寶不讓你睡覺,而是在告訴你他餓了。因此,胎動頻繁很可能是寶寶餓了的信號,尤其在早上和晚上更加頻繁。

還有一種情況,是媽媽發現胎寶寶不怎麼動,到了醫院做胎檢,醫生會建議準媽媽吃點東西,媽媽有了能量,寶寶才能獲取能量。

所以媽媽懷孕之後千萬不要懶,三餐飲食要有規律,不然營養跟不上,寶寶就會通過劇烈的胎動提醒你:到點了,該去吃飯了。

胎寶寶在準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營養全部來自於準媽媽。

所以,很多媽媽懷孕之後,會發現自己的胃口變的很大,經常剛剛吃過了,但是一會又餓了,這是因為媽媽需要負擔兩個的營養,所以餓得比較快,是正常的現象。

很多時候準媽媽感覺到餓,其實也是胎寶寶感覺餓了,在提醒你要吃東西了,準媽媽餓的時候就吃去吃點東西,不要覺得吃飯的頻率太高而忍著,這樣會餓到胎寶寶的。

準媽媽平時可以少吃多餐,均衡營養搭配,只要不餓著自己自然也不會餓著寶寶。

當然,本身比較肥胖的準媽媽,在飲食上要適當調整,搭配適當的運動,這樣才有利於寶寶更好發育。

雖然孕期媽媽需要吃大量的食物,但是也不能隨意的飲食,在吃東西的時候,需要注意這幾點:

1、避免垃圾食物

孕期媽媽一定要對垃圾食品說不,因為垃圾食品營養價值不高,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求,而且衛生沒有保證。

同時孕期也要戒除菸酒,避開過敏食物,儘量不吃生冷的東西,準媽媽吃了可能會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

2、要適度

孕期雖然需要大量的營養,但媽媽不能暴飲暴食,否則會讓體重失去控制,把胎寶寶養成巨大兒,增加分娩的困難,同時產後恢復體型也會很艱難。

孕期無小事,尤其是孕期飲食就更是需要格外重視的一件事,所以準媽媽平時要多看一些孕期書籍、資料,確保飲食的健康與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