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本文由“教育暢談-文墨”原創

近些年,我們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每年高考成績發表時,總會有一些平時成績很突出,學習很努力的孩子發揮失常;也有一些平時成績平平,卻超常發揮,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

有人把孩子考試失常的原因,大多歸結為心理壓力大、心理素質差、焦慮、緊張、知識掌握不牢固等,反之,就是超常發揮的原因。經過大量的研究表明,確實與這些因素有關。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但是,有細心的家長髮現,孩子考試超常或失常,在平時的考試中,也會經常發生,那麼,這又作何解釋呢?

孩子學習很努力,月考卻連連失常,家長有些不淡定

學校為了定期監測孩子的學習情況,月考成了平時考試的焦點,老師和家長往往把孩子成績和排名上的變化作為評估指標。

同事的孩子小麗,就在我們的學校讀書,現在,已經進入初三學習。孩子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月考有過超常發揮,也曾出現過連續兩次月考發揮失常,這讓本來對孩子充滿信心的爸爸有些不淡定了。

對於小麗的學習情況我是瞭解的。因為父親是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得當,她從小就很優秀,是一位學習努力,很要強的孩子。雖然,孩子月考兩次失常發揮,家長也沒有給孩子壓力,仍然鼓勵孩子擺正心態,查找問題,繼續努力。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可是,孩子自己卻接受不了,每次考試失敗都會大哭一場,怎麼勸也勸不好。為此,我和她的父親聊天時就探討這個問題。作為老師也都知道,孩子成績出現波動很正常。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是遇到自己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心裡也沒底,失常情況經常發生,孩子一旦在中考中出現,那就意味著可能考不上省重點。所以,家長的不淡定是能夠理解的。

為此,我和同事就著手查找資料,想進一步瞭解孩子出現超常或失常發揮的原因,為小麗最後這一年能夠保持成績平穩做準備。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有所收穫,發現了“生物三節律”對孩子成績波動的影響。我和同事結合自身的情況,同時,又反思了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表現,覺得“生物三節律”有一定的科學參考價值。

什麼是“生物三節律”

1998年,《心理世界》雜誌上發表了《神奇的生物三節律》一文。文章中,提到本世紀初英國醫生費里斯和德國心理學家斯沃博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病人如頭痛、精神倦怠等,每隔23天或28天就來治療一次。於是就將23天稱為“體力定律”,28天稱為“情緒定律”。而20年後,特里舍爾發現學生的智力是以33天為週期變化的。於是又稱為“智力定律”,故將“體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緒定律”總稱為“生物三節律”。

也就是說,人體內存在體力、智力和情緒三種變化,並且是有規律可尋的,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人的一生。專家們又根據“生物三節律”在相應日期內不同階段的變化,分為高潮期、臨界日和低潮期。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那麼,怎樣理解“生物三節律”中高潮期、低潮期和臨界日。下面以學生的“智力定律”進行說明。

由於人的“智力定律”變化週期是33天,在這33天內,學生的智力水平就會出現由高到低的變化。開始時學生智力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處於高潮期的上升階段,到達高潮期最高峰時,開始下降,降到要進入低潮期時,就是臨界日,然後,學生智力水平持續走低,到達低潮期最低點時,又開始不斷上升,上升到要進入高潮期時,又進入臨界日。就這樣,“智力定律”以33天為週期循環反覆的變化著。

由此可見,孩子考試時智力水平處於哪個階段很關鍵,處於高潮期最高峰最佳,容易讓孩子超常發揮,但是,我們要注意,孩子最虛弱時卻不是低潮期,而是臨界日,往往把臨界日稱為“危險日”。孩子的“智力定律”處於臨界日和低潮期,都可能導致孩子發揮失常。另外,這只是“生物三節律”中“智力定律”的影響,對於“體力定律”和“情緒定律”來說,處於不同時期,一樣能夠影響到孩子考試時的發揮。

“生物三節律”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對於“生物三節律”中三個階段,有人把高潮期理解為能量釋放階段,低潮期是能量儲備補充階段,在每一個運轉週期中,相互轉換,臨界日是高潮期和低潮期相互過渡的日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孩子處於“生物三節律”中不同階段,對於孩子的表現也存在著差異。

1、“情緒定律”對孩子的影響

“情緒定律”的每個週期同樣是在高潮期和低潮期之間轉換,由於孩子情緒處於不同階段,情緒上就會有這樣的表現。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當孩子情緒處於高潮期時,會表現為心情愉快、笑容滿面、特別開心;到情緒臨界日時,可能就會表現出情緒低落、消沉,容易衝動,等到低潮期時,又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心緒不寧、精神恍惚。

Pekru研究表明,當學生處於愉快等積極情緒狀態的時候,對學生的注意、記憶、判斷、推理等認知活動起到促進作用最大。

也就是說,好情緒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考試時也容易出現超水平發揮,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緒較差,對孩子的學習會造成不利影響。

實際上,我們通過自身的情緒變化,就能感受到情緒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困擾。有時心煩意亂,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順心;心情好時,就截然不同了,心情好,吃嘛嘛香,做事更積極。那麼,對於孩子也是一樣,情緒不佳時,學習和考試都會受到波及。

2、“體力定律”對孩子的影響

“體力定律”在週期內一樣是由高到低轉化,孩子在不同階段,體力上也會出不同的表現。

比如高潮期時,孩子的體力充沛,身體靈活;到體力臨界日時,表現會很差,可能會出現疲勞,力不從心的狀態。而到低潮期時,體力狀況依然不佳。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在教育教學中,經常有人提到挖掘孩子的潛力以提高學習成績。其實,潛力的本質就是體力和活力,當孩子的體力較差時,潛力低下,就會出現學習效率低,考試時發揮不穩定。因此,學生體力差時也影響著學習能力。

孩子的考試過程中,經常會有孩子提到,我的手都寫酸了,快要寫不下去,堅持不住了。出現這樣的情況,顯然,是體力不支的一種表現。寫字的速度會減慢,答題的效率會下降,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最終考試成績。

3、“智力定律”對孩子的影響

“智力定律”週期內,孩子處於高潮期階段,思維更加敏捷,反應更加迅速,到達臨界日時,容易出現判斷失誤,反應遲鈍,進入低潮期階段,思維活躍程度,反應速度都有所下降。

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認為:智力是一個假設的結構,它是一個人有目的地行動,合理的思維,並有效地處理周圍事物的整體能力。

也就是說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處理能力的強弱。當孩子智力處於高水平的時候,解決問題更輕鬆,相反,就可能會遇到困難。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這樣,我們就會認識到,孩子考試時的智力水平處於臨界日或低潮期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下降。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孩子的“生物三節律”在某個時間,可能會同處於低潮期內,這樣給孩子的學習或考試帶來的影響更大,出現發揮失常的概率更高。如果都處於高潮期,考試時超常發揮的可能性更大。

專家們通過對大量學生觀察研究證明: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本人的生物三節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成績好的學生如果考試時生物三節律處於高潮期(尤其是智力定律),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績,甚至超水平發揮,反之,成績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影響更顯著,高潮期可能考出更好的成績,反之,可能考出較差成績。但對於成績很差的同學影響不大,原因可能是他們基礎太差。

如此說來,孩子的“生物三節律”變化情況,家長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下,這對於孩子學習生活的調整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併為家長和孩子努力克服“生物三節率”的臨界日和低潮期做準備。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應對“生物三節律”,從而減小對孩子學習產生的不利影響

這些規律也在提醒我們,對於孩子偶爾出現考不好的情況,我們要正確看待,要理解和寬容他們。有時並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生物三節律的變化影響到了他們正常發揮。

既然,我們知道了“生物三節律”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孩子來說,經歷生物三節率的不同階段,特別是每個定律的臨界期和低潮期,對他們充滿了挑戰。家長也應該幫助孩子共同應對。

1、家長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緒定律”

“生物三節律”並不是孩子所特有的,家長同樣也擺脫不掉。由於家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各方面趨於穩定,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逐漸減小,但還會受其影響。作為家長應意識到這一點,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出現不良情緒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這就說明,孩子的情緒表現會受到家長情緒的影響,這樣一來,家長就要了解掌握自己“情緒定律”的規律。當心情出現低落、消沉時,馬上要提醒自己可能進入“情緒定律”的臨界日或低潮期,這時,就不斷提醒自己,一定不能發火,強制自己要積極樂觀。

我在生活中,感覺情緒不好時,為了避免影響家人及孩子的心情,往往先進行自我勸導,如果心情依然很糟糕,那就出去散散步或者找朋友聊聊天,這樣,能使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2、家長要了解孩子“生物三節律”的運行情況

作為家長,只有瞭解掌握孩子“生物三節律”運行情況,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

家長可以通過觀察掌握孩子三節律的情況。另外,還可以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每天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心情如何,體力情況,做題反應情況,再結合孩子的具體行為表現,來認定孩子三節律分別處於哪個階段,並且做好記錄。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總結,就會把孩子“生物三節律”運行情況建立起來。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我的同事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在摸索出孩子的三節律運行情況後,就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本著理解態度,幫助孩子進行臨界日和低潮期的干預。當孩子體力很差時注重營養的補充和休息;情緒不佳時,家長儘量迴避,給孩子更多獨處的機會;當孩子感覺智力下降時,一般情況下,讓孩子多放鬆,適當增加運動量,聽聽音樂等。

這些做法,都能幫助孩子有效調整三節律的臨界日和低潮期。這樣一來,孩子受到的影響就會降低,並且為今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增加應對的信心,適應能力更強,避免考試時嚴重失常。

3、家長要重視孩子“生物三節律”中的高潮期

家長不能把關注點都放在孩子的臨界日和低潮期上,還要重視孩子的高潮期。孩子處於高潮期時,往往狀態更好,學習效率高,這個時候,孩子要開足馬力抓緊時間學習。特別是提前計算出“智力定律”在孩子考試時處於哪個階段,處於高潮期是最好的,利於孩子超常發揮。

體育界一些人士應用生物節奏理論,曾對東京和墨西哥奧運會的200名運動員進行分析,其中約有87名運動員在“高潮期”時獲得了優良的成績。

對於運動員來說,影響成績的關鍵定律是“體力定律”。事實證明,運動員處於高潮期時,發揮得更穩定,也更容易出成績。對於學生而言,關鍵是“智力定律”,如果考試時正好遇到孩子的高潮期,那自然是最好的。

孩子考試時,出現超常或失常現象,其實是受“生物三節律”的影響

如果提前計算出考試時,孩子恰恰處於臨界日或低潮期,家長就要讓孩子在考試前的高潮期,“趁熱打鐵”把功課複習好。臨近考試時讓孩子做一些比較輕鬆的事,保證睡眠,增加營養,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讓孩子以良好的狀態去參加考試,一樣可以考出好成績。

我們通過“生物三節律”蘊含的規律,知道了有些孩子為什麼會在考試時發揮超常或失常,但這並不代表著“生物三節律”是影響孩子超常或失常發揮的唯一因素,也可能會受到其他方面的影響。作為家長可以瞭解“生物三節律”的特點,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在考試中平穩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