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午睡有很多好處,是一天之中的一箇中途加油站,中午睡上一會兒,下午又感

精力充沛。而一般來說,孩子對睡眠時間的要求會多於成人,但是一到睡午覺的時候,不少孩子卻表現出牴觸的情緒,不願意睡午覺。

強迫性睡午覺也會適得其反,根據孩子需求最重要

婷婷今年四歲,平時很乖巧,很少讓爸爸媽媽擔心,但是最近幼兒園的老師卻和婷婷媽媽反映了孩子不愛睡午覺的情況。可是婷婷平時在家裡睡覺情況挺好的呀,每次入睡前沒有哭鬧,很快就可以睡著,睡覺時間也挺長的,怎麼一到幼兒園就有了不睡午覺的新習慣了呢。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幼兒園的老師向婷婷媽媽發來一段視頻,視頻裡大部分的孩子正在睡覺,但是也有五六個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鬧騰,一會兒玩玩手指,一會兒講講話,一會兒去偷摸睡著了的孩子,完全沒有犯困的意思,而這其中就有婷婷。

“你為什麼不睡午覺呀,你在家不是睡得挺好的嗎?”媽媽問道。

“因為我不困呀,不困就睡不著呀。”

“那你以後要是再不困,也不能打擾別的孩子,不能講話,不能去碰觸別人,只能乖乖呆在自己的小床上。”媽媽繼續告誡婷婷。

“可是那樣子很無聊呀!”婷婷辯解道。

“那這樣吧,我給你買一個新娃娃,你要是睡不著就和它玩,給它裝扮,但是不能打擾到別人。”

隨後婷婷媽媽也和幼兒園老師進行了溝通,表示不用強迫孩子睡午覺,只要

沒有打擾到其他小朋友就可以了。在這之後,老師也再沒有和婷婷媽媽反應過孩子午休的問題了。

睡午覺可以消除上午活動帶來的疲勞感,讓大腦得到一定的休息,為接下來的時間提供補充精力,對於孩子來說,還有助於孩子長身體,發展記憶力的作用。

午睡的好處一直為人們所熟知。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午睡的需求會逐漸呈下降趨勢。是否需要睡午覺,判斷的主要依據應該是孩子的需求

為什麼孩子逐漸抗拒午睡?其實孩子的睡眠需求也是變化的

1)多睡階段(0-1歲)

根據長期的觀察統計,0-1歲的孩子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睡覺的次數都很多

,但是時長不固定,這一階段研究人員被稱為“多睡階段”(Polyphasic Sleep)。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2)雙向睡眠(1-1.5歲)

緊接著,1歲到1歲半的孩子會進入第二階段,雙相睡眠(Biphasic Sleep),即主要在晚上和白天中午左右的時間出現睡眠休息狀況。

3)單向睡眠(3歲以後)

最後,3歲的孩子中,會有大約50%的人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單相睡眠模式(Monophasic Sleep),到了5歲的時候這個比例更會達到92%。

▶研究表明:

縱觀國際上的研究樣本,4歲的孩子中,只有不到33%的孩子仍保持著每天睡午覺的習慣。而即便是在幼兒園和家裡,被強制規定要睡午覺的孩子中,也有相似比例的孩子無法入睡。所以孩子不愛睡午覺,不一定是孩子淘氣,而是孩子已經逐漸

發展到了單向睡覺模式。

3歲可以說是孩子睡眠狀態的一個比較明顯的拐點,白天裡對於睡覺的需求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所以孩子變得不愛睡午覺了,以及白天睡覺時間和次數的減少,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人們普遍認為午睡是必要的,而孩子尤為突出

1、午睡要根據年齡來判定需求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雖然已經脫離了母體,但實際上他們的身體還處於一個高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工作時間和能力非常有限,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來“充電”了

2、午休仍有精神也是大腦成熟的表現

而隨著孩子的大腦不斷髮育,神經的不斷成熟,他們對於睡眠的時間需求就會自然減少,平時比較安靜的狀態,其實就是他們緩解大腦疲勞狀態的休息時間。

如果發現孩子的睡眠時間減少,午睡時仍然精神較好,那麼也是對大腦發育較為成熟的反映。所以不午睡的孩子並不會變笨,相反,不愛午睡正是孩子大腦發育較為成熟的表現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3、方便老師管理或是恢復上午的體力

既然孩子對於午睡的需求是不斷減少的,那為什麼幼兒園一般都會有午睡機制呢?其實,幼兒園的午睡安排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結果。

雖然總體上孩子的午覺需求是呈下降趨勢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孩子習慣了睡午覺,或者對午覺的需求比較大,加上孩子好動,在上午可能耗費了較大的精力,中午會出現更強的睡意,同時,這也有方便老師管理的因素。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孩子都是愛睡覺的,常常玩著玩著就睡著了,有的孩子甚至吃飯吃到一半就睡著了,各種奇怪睡覺姿勢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其實孩子的睡眠狀態也是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的,家長們可不能以自己一貫的、不變的教育理念來處理

正在快速變化階段的孩子的一切問題。

孩子需不需要睡午覺,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

1)最重要的是孩子當時的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表現出了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愛動,甚至是已經出現了打瞌睡的狀態,那麼這個孩子無疑是需要睡覺的。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相反,如果這個孩子在午睡時期仍然精神十足,精力充沛,對午睡表現出了抗拒,那麼午睡對於他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強制這樣的孩子午睡,還可能使孩子在被迫安靜的狀態下神經進入半休息狀態,既還不到睡著的程度,又表現出精神不足的狀態

這樣強迫孩子睡午覺的行為還可能會打斷孩子過渡期的正常發展,午睡不是每天的必需品,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午睡,最重要的就是當時孩子的精神狀態

2)午睡是否影響了夜間睡眠

對於很多睡眠質量不好的人來說,即使白天已經睏意十足了,也不敢輕易休息,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其實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有不少家長都有孩子晚上不愛睡覺,或者睡眠淺的問題,其實,這時候就要思考,是不是

白天讓孩子睡多了,從而影響了夜間睡眠。

根據澳大利亞兒童學家的研究:2歲以上的孩子如果睡了午覺,那麼晚上睡覺的時間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延後;而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則更加容易入睡,入睡後的安穩度也更好。

睡午覺有很多好處,但是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每天的狀況也是不一樣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強迫孩子午睡會也會使得其反,影響孩子正常發育

1、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和夜間睡眠質量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從雙相睡眠模式向成人化的單向睡眠模式的轉換過程,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午睡需求會不斷減少。如果家長不顧孩子的發展變化和實際需求,仍然強迫孩子睡午覺,那麼實際上就是從外部對孩子的過渡形成了干擾和打斷。

同時,如前文所說,如果不需要午覺的孩子被強迫午睡了 那麼晚上就容易出現入睡晚,睡眠質量差等問題,無法養成真正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

2、易導致孩子其他壞習慣

就如本文一開始談到的婷婷的事例一樣,被迫午睡而又睡不著的孩子往往會

產生無聊或者焦慮的心理感受,睡午覺的時間就會變得更加漫長難熬。很多孩子就會出現咬手指,撫摸自己的器官等方式來消磨時間。而在一天天的重複中,這樣的小問題就會發展成孩子長期的壞習慣

如果孩子是在家裡,家長可以讓孩子中午醞釀一下,如果醞釀了20分鐘後仍沒有睡意,家長大可不必強制孩子午睡。而如果是在幼兒園,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一定的溝通,不強制孩子午睡,同時給孩子準備一些小玩具,供孩子中午睡不著時消磨時光,防止壞習慣的養成

不午睡的孩子更聰明?專家稱: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有科學依據的

TIP:

從處於睡眠模式過渡期的孩子開始,午睡就不是每天的必需品了,孩子是否需要午睡,應該是由孩子當時的精神狀態和自主意願決定的,家長不妨更多的觀察孩子,參考孩子的意見。

互動話題: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睡眠需求的變化呢?大家又是怎麼應對這些變化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