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年邁的外公總是跟我講,人生就是一樹花開,花落後終要回歸大地,變成往事塵埃,化為煙雲泥土,消失在自然界中。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始終是一棵繁花正茂的樹。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童年的外公就是一棵凌寒獨放的梅花樹。小時候,家裡人口眾多,非常貧窮。因為沒有吃的,每年冬春兩季,全家人都得外出乞討為生。外公說,他最怕的是天寒地凍的冬天,因為沒有鞋,只能穿用竹子做成的“竹屐”,裡面墊上乾草,套在赤腳上,時間一長,整隻腳都凍爛了。為了不至於捱餓,即使流著膿水也要堅持出去乞討。每天討來的食物,外公都要悉心地收藏好,帶回家,孝敬父母長輩,讓全家一起度過漫漫長冬。外公總是感恩那段艱苦歲月,有很多好心人為他送上一飯一粥,為他騰出一塊乾淨的地方留宿,讓他度過了苦澀的童年時光。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青年的外公是一樹木棉花。不管身居何處,他都不為貧瘠所困,不為環境所擾,默默抽枝發芽,靜靜開放。十幾歲的時候,在同鄉的引薦下,外公便孤身一人參加了新四軍。一字不識的外公,就這樣風餐露宿,冒著槍林彈雨,隨著部隊左衝右突,轉戰南北。這次經歷讓外公認識了大山外面的世界,更讓他明白了只有靠奮鬥才能戰勝貧窮與落後的道理。參軍不到兩年,在一次戰鬥中,部隊被打散了,因為與組織失去了聯繫,外公便只好回到家鄉,過上了娶妻生子的平靜日子。這或許就是外公一生最值得驕傲的經歷,儘管外公沒有一戰成名、享受功成名遂後的榮耀,但他覺得能夠為建立新中國出一份力、能夠平安歸來,就是他一生最光榮的事情。一有空閒,他總是把這些經歷細細地講給兒孫晚輩們聽,告誡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壯年的外公是一棵傲霜迎秋的桂花,天亦漸寒,花香更濃。正值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兩位正值青壯年的舅舅相繼離世,隨後外婆也承受不了巨大的打擊而離他而去,家裡只有外公與年幼的表弟表妹相依為命。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外公身心憔悴,從此臥病在床數年直到逝世。但他從不悲觀,一直很堅強,總是勉勵年幼的表弟表妹自立自強,指導他們種菜、洗衣、做飯,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讓外人嘖嘖稱讚、感慨萬千。每當大家提出幫助的時候,他總是婉言拒絕,他說“各家都有困難,我還活著,你們就不用擔心。”事實也是這樣,他從來沒有讓別人擔心什麼,從來也不要求他們為他做什麼。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會順路去看望外公。那段時光,也是我一生中壓力最大、生活最艱苦的時候:家裡困難、生活難以為繼,而我一直在失學的邊緣苦苦掙扎。每次,外公都會用他特有的平淡而堅強的語言勉勵我:“挺一挺就過去了,挺過這段苦日子,你就會見到太陽了。”然後跟我講他曾經的經歷,告訴我,人生拼的就是志氣與毅力,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人生的英雄。也許受這些話的影響,我也一直默默地努力地堅持著,直到順利考上大學,進入社會。回過頭來,我們都會發現,困難都是暫時的,有時候擊倒我們的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懦弱與絕望。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在我讀大二的時候,外公溘然長逝,沒有給我留下片言隻字。由於父母擔心我的學習,再加上通訊不暢,我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參加外公的葬禮。遵照他的意願,親戚們就把他安葬在家附近的小山腳下,四周樹木蔥蘢,墓前芳草蔭蔭。一到春天,草長鶯飛,繁花次第開放。長眠於此,應該不會感寂寞與冷清吧。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每次去祭拜他的時候,我都會想象外公變成了墓前的一棵樹,一棵繁花滿天、華冠如傘的大樹。而我們就是繁花之後的種子,在大樹的庇護下落地生根,發芽開花,漸次成長,次第開花,以驕傲的姿態面向大地,歷經風雨終不改色,數九寒天依然微笑,直到春去秋來,歲月終了。

「最美散文」一樹花的記憶

【作者簡介】田大勇,湖北蘄春人,先後在《人民日報》等各級媒體發表各類作品200餘篇,出版散文作品《梨花樹下》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