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學生犯錯後,教師可不可以懲戒?

如何懲戒?

懲戒的邊界在哪裡?

近日,

兩個地方法規的出臺

讓這些問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文件出臺後,立即引發關注和討論。

不少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對教師擁有

“懲戒權”表示歡迎,

但也有一些一線教師認為,

“對教育現實生態的改善不大”,

教師擁有懲戒權,是喜是憂?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對於教師擁有懲戒權規定的出臺,很多人表示歡迎。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聖足認為,通過立法賦予教師懲戒權很有必要。“廣東省出臺的條例很有創造性,長期以來,針對一些頑皮無度的學生,或有一些失範行為的學生,老師缺乏有效懲戒手段,有時一旦教導還會引發家校矛盾,如果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給予老師一定的懲戒權,對於更好地確立教師威信、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態,都有積極意義。”董聖足告訴記者。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於“教師擁有懲戒權”也持肯定態度,他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懲戒權是教師這個職業所應該賦予的權力。就像是工廠裡生產一臺汽車,給汽車裝上發動機,還要給汽車裝上方向盤和剎車。如果沒有方向盤和剎車,這一臺車就不能合格出廠。”

教師的懲戒就如同汽車的方向盤和剎車,也許“良藥苦口”,但卻是必要的。“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一旦成為教師,就應該同時擁有引導的權力和懲戒的權力。”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北京一零一中學原副校長嚴寅賢對懲戒權的出臺同樣支持。

“我向來贊成賦予中小學教師必要的懲戒權,並希望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早日出臺相關法規。可喜的是,近幾年來,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已經著手進行並付諸實施。”嚴寅賢說。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卻發現

不少一線教師對擁有懲戒權不樂觀,有的老師表示,“不會對現實的師生關係有明顯改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學教師表示,懲戒權是深層次教育問題,“提到這個話題,學校、老師、學生全是一肚子苦水。”

嚴寅賢這樣解釋,賦予教師必要的懲戒權,可以讓學生產生對教師合理的威嚴感與敬畏感。

但因為教師懲戒權的缺失,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現實是:教師不敢懲戒學生,甚至“老師怕學生”。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業內對懲戒權的呼聲由來已久。

《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

《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也明文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董聖足表示,這些法律規範了懲戒權實施的底線,但如果片面理解這些法律規定,導致教師只用“引導權”、不用懲戒權,“對於教育來說,這是失衡的”。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然而,為何一線老師卻對擁有懲戒權態度謹慎呢?天津市河東區中心東道小學班主任劉海燕一語道破玄機,“懲戒之後怎麼辦”?

“這反映的是師生關係和家校關係的問題,懲戒之後,如果師生之間存在不理解,可能一點小事就擴大化了。 這樣一來,即使是相關法規出臺,老師也不願意觸碰紅線。而在師生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家庭學校之間有充分的信任,那麼,即使老師有一些懲戒行為,雙方也都會理解。 ”劉海燕告訴記者。

“家長要相信老師,無論做什麼都有尺度的把握,比如有的學生上課犯困,老師給予提醒,讓他站5分鐘‘清醒一下’,有的學生上課說話、擾亂課堂紀律,老師讓他把某個定義抄寫三到五遍。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劉海燕說。她認為,應該跳出懲戒本身來看,“要看到老師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想提醒學生注意聽講,提醒學生聽話好學,不應該專注於懲戒本身。”

而老師們也應該注意,“有的懲戒,比如抄寫、罰站,只對某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起作用。甚至10年前,這樣的懲戒是起作用的,今天就不再有用,因此,教師們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劉海燕說。

嚴寅賢也表示,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學生之錯,不能動輒懲戒,要儘可能“化干戈為玉帛”。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初二某男生,整體素質非常好,但課堂老睡覺。老師問:為什麼總是睡覺?學生漫不經心:習慣了,忍不住。教師懲戒:罰站,批評,但幾無效果。

老師靈機一動,來個“嵌名”式調侃(把學生姓名鑲嵌其中)。前提是:當事人能接受,絕不傷害其尊嚴。於是,老師寫了一首“嵌名詩”“問君想闖睡覺難關?問君可走康莊大道?問君願沐春日朝陽?”待這位學生再酣睡,老師迅速板書;然後喚醒沉睡的學生,令其看黑板,大聲朗讀。學生始則犯懵,繼而大笑(全班皆然),繼而朗讀。老師宣佈:若“舊病復發”,黑板上默寫“嵌名詩”。結果這學生睡覺毛病基本改正。

教育,是春風化雨的過程,“懲戒是門藝術,既要想如何懲戒,還要想懲戒之後怎麼辦。”劉海燕總結。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寫入條例的“慢跑”“罰站”是不是變相體罰,中間的度如何拿捏,是引發爭論的焦點之一。

對此,儲朝暉認為,“這無疑是變相體罰,教師的懲戒權應當擁有,但不應該用這種死板的方式寫入規則。教育有很多種方式,有的老師對於學生犯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一定需要用‘慢跑’的方式,但是如此寫入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引發更多問題。

在很多國家,懲戒權的概念不會出現‘慢跑’等細則”。

但嚴寅賢認為,規定得細緻才能防範更大的漏洞。“廣東省規定的慢跑、站立,如果有科學的時間界定,有學生犯錯原因和學生當時良好的健康狀況為前提,就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實施的。一味遷就未成年人,對其犯錯行為沒有任何靈魂觸動,有時或許是一種成長性傷害。”

除了尺度的拿捏,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懲戒權的問題之所以難、之所以讓很多一線教師糾結,原因還在如何理順家校關係上。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而家校關係中,負擔最重的一方,也許是老師。

董聖足認為,懲戒權的出臺,除了完善教育規範,更有給中小學校教師“減負”的意義在,讓他們放下包袱,輕鬆上陣。

劉海燕認為,孩子上課習慣的培養、學習心理的建設,家庭教育應該負擔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在學校經常可以發現,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學習習慣好,和同學相處融洽。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學習習慣往往不太好。”劉海燕說。

同時,劉海燕認為,教師的配置問題也需要得到正視。

“以天津市為例,新老教師其實是有一定斷檔的。我們當初師範畢業,在小學入職之前有老教師‘傳幫帶’。現在的新教師,師範專業學生進入小學的總體不多,雖然學歷很高,但是各個專業都有,他們考取了教師資格證、通過了市裡組織的招考,卻缺乏必要的師範培訓。

他們的職業經歷就是從學校到學校,幾乎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交往,對於孩子的心理、習慣缺少必要的瞭解和培訓。有的老師,自己還是個孩子。這樣一來,和學生、家長的關係自然不容易理順。”劉海燕由衷地說,

“希望更多的師範專業學生進入小學工作,希望教師入職之前,培訓的內容更多更規範。”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網上的一個視頻,四個學生在課堂上談笑風生,還不忘大口吃肉,小酌幾杯美酒。根本無視講臺上的老師,肆意妄為著……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而講臺上的老師,依舊慷慨激昂地講著課,似乎屏蔽了這個無法無天的角落。

四位豪傑飲酒作樂

笑傲校園江湖

一位老師忍氣吞聲

卻似乎只能熟視無睹

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孩子,你的放縱,令人心痛!

老師,你的無奈,又有誰懂?

學生無法無天,老師束手束腳,教育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你們所希望的嗎?

有一點是無可置辯的,那就是跪著的教師絕對教不出站直的學生!

教育是份憑良心的職業。老師管教學生,多是費力不討好,傷身傷心甚至喪財喪命的事。現在的家長,不會有多感激老師。學得好,是自家孩子聰明。

現在的老師,有的不想管。說得赤裸裸一點,對老師而言,別人家的孩子以後好不好,跟他有多少關係?

大部分老師,不敢管。網上的例子,雖然是個例。但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真要攤上事,責任肯定是老師的,破財免災是最理想的結果。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老師能否放心地管教孩子,

取決於家長的支持。

為了孩子,

希望所有家長都能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家長需要樹立權威,同樣,老師也需要樹立受孩子信賴的形象。

家長應該讓孩子相信,老師是專業的,老師很看好每一個孩子,也會教好每一個孩子。

這樣孩子才會擁有自信,願意跟隨老師好好學習。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教育絕不只是老師的事,家長一定要參與進來,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情況。

一旦發現問題,不要焦急,也不要盲目解決,多和老師溝通,多商量,爭取得出最佳解決辦法。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直的學生!家長們,請站到老師身旁

家長對孩子的愛可以理解。

但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如果沒有適當的管教和懲罰,一味地遷就和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越走越放肆,越長大越難以管教,走向社會,難免會經受更大的懲罰。

馬雲曾說:“教師不敢懲戒,就像開車不踩剎車一樣危險。”

我們都知道,管你最嚴的老師,其實最希望你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想教出頂天之地的學生,必須讓老師先站直了,為了孩子,請善待老師!

信息來源於《光明日報》(2019年10月24日 08版 )、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教師吧”(ID:jiaoshilaile)


看知識視頻、下學習資料、讀教育資訊、找機構、請家教、上“學樂幫” 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