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百年間被誤讀的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百年間被誤讀的愛情

翻開《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說,驚訝地發現之前沒有太注意思考的內容,就是其扉頁上寫著這麼一行取自於聖經的金句:“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托爾斯泰寫這句話的時候,究竟在指誰的冤屈?

幾乎所有現代小說評論家在評說這部小說時,都從時代背景入手,從人文主義出發,把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歸咎於她的丈夫和那個時代。時值今日,當現代版的安娜走進無數個家庭,造成更多的家庭困境和悲劇時,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問題的核心似乎不在卡列寧身上,甚至也不是時代背景的必然結果。



那麼,問題又出在什麼地方呢?托爾斯泰以這段聖經話語作為扉頁開篇,又有什麼特別的含意?

01

安娜的慾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本書正文的第一句話引發許多時代以來,幾乎所有人的共鳴,併成為引用率極高的名言。它濃縮了全書主旨:幸福家庭向來簡單又喜樂;不幸的家庭總是複雜而扭曲。



安娜曾是一個美麗聰明的少女,她對婚姻的期待也曾簡單而幸福。然而,當簡單和幸福變成每天生活的常態,人們就會因其過於平淡而心生厭棄。有一種叫慾望的東西,就象是一頭被平淡捆綁的困獸,總是潛伏在一隅蠢蠢欲動,伺機吞噬人的靈魂。不幸之因即在此。



八年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因簡單而使安娜感覺像一潭死水。但這感覺與其歸罪於家庭不幸福,不如說來自於她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慾望。受此慾望支配,當有一天英俊瀟灑的渥倫斯基闖入她的世界,並且對她崇拜有加,她的生命再也無法平靜。



沒有理性的慾望產生的破壞作用與它自身的能量和被積壓的時間成正比。壓抑已久的安娜爆炸了,首先燒燬了丈夫和家庭,然後波及情人和自己,最後殃及兒子。



在這場無情的爆破之中,誰是真正的不幸者?又有誰該為自己的不幸買單?

安娜·卡列尼娜:百年間被誤讀的愛情

02

卡列寧的冤屈



當人們把安娜悲劇的一切責任,都一股腦推卸到她的丈夫卡列寧身上時,後者正在怎樣的處境中?



首先,身居高位的卡列寧事業有成,而這種成功是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奮鬥果實,他為家庭鋪設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次,一個男人,必須擔負家庭責任。但現實是,一個成功的男人很難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卡列寧盡了他自己的努力。他為安娜名媛貴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充足條件,甚至還保持每天與妻子共進晚餐的習慣,有睡覺之前與妻子聊天的時間,這對於一個成功男人並非易事。



任何生活形態和方式,一旦習慣了,就變得廉價而平庸。如同日光之下的眾多家庭,這個家庭陷入危機的過程,同樣悄然無聲,是一個在每天生活不斷重複過程中逐漸麻木的經歷。



在悄然而臨的家庭危機到來之時,作為國家大臣的卡列寧,早已把妻子當作了親人和幫手,在彼此的關係中,更多的是信任與責任,並以一個丈夫能夠做到的最好方式,來體現和表達自己對妻子的尊重和愛情。



只要有時間,他都會準時出現在與安娜共有的社交場合,這是當時社會中一個丈夫所能表達的對妻子的愛護與尊重的最好方式;他甚至也不干涉安娜與人的交往,就算是對方肆無忌憚地在社交場合與渥倫斯基談情說愛,哪怕到後來苦不堪言,但還是在心裡對安娜滿懷著一份理解和剋制。



在明知道自己的妻子出軌之後,卡列寧忍受了感情的極大傷害,仍以自己的信仰為底線,極力地剋制自己的憤怒,期待著安娜的回心轉意。



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在婚姻出現變故時,卡列寧根本就是一個故作鎮靜的弱者。他無力無助地把一切主動權交給安娜,期待她的迴轉。



而這一切都被安娜和同情安娜的人看為是一種虛偽。安娜說他虛偽,是因為她覺得此時的卡列寧應該暴跳如雷,但對方的鎮靜打亂了她預想中的計劃,使她無法按自己的設想完成對自己的“拯救”。



說卡列寧虛偽是假,而卡列寧極力掩蓋自己的真實感覺是真。作為一個理性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選擇隱忍,他知道任何的粗暴行為,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和危險,他要顧及安娜的社會角色,他要顧及兒子的未來和兒子與母親的關係。作為一個理性的社會化男人,他要顧及的地方還遠比這些更多。



他唯一最有必要顧及卻沒有顧及到的,是一個女人在不同時期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和在不同時期的動盪心情以及複雜感受。他甚至不知道“七年之癢”是什麼東西,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在他平安美好的家庭之中,會悄然產生這種危機,以至於束手無策。



就是這樣一個男人,卻歷來被千夫所指。世俗時代個人主義至上的文化中,人們將卡列寧恪守信仰的做法視為頑固,將他的寬容與饒恕視為虛偽,將他的愛看作無知,反而推崇安娜的縱情之舉,稱讚其追逐所愛的自由與勇敢。這樣的文化,可謂歷世以來諸多不幸家庭的肇事者,如今有過之而無不及,卻愈加受人推崇。

安娜·卡列尼娜:百年間被誤讀的愛情

03

什麼是我們需要的愛情?



安娜若不怨恨她的丈夫,就無法平靜對待自己的良心。



宗教背景和彼時公序良俗之下的道德良知,構成了安娜的道德觀和婚姻觀,這些為其社會行為劃出了底線。遺憾的是,人的觀念可以約束人的行為,卻約束不了人敗壞的內心,“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這罪糾纏著安娜,但她在慾望驅使下無法正視自己墮落的靈魂,於是將對所謂真愛的追求,作為慰藉自我的藉口。



渥倫斯基對安娜的追求,算不算是一種愛情?



根據渥倫斯基的家庭背景,可以斷定他是一個缺乏母愛,且因此有戀母情結的男子。天真美麗的吉娣只能在社交場合滿足他的佔有慾和虛榮心;而已經成為母親的安娜身上母性的成熟和性感,還有她天生的姿質和美麗,立即佔據了渥倫斯基年輕的心,點燃了他如火的慾望和熱情。



小說記載,安娜告訴渥倫斯基自己懷了他的孩子之後的第一次對話,和幾天之中他的心路里程,他似乎根本沒有想過,一旦成為安娜的情夫,他們將面對怎樣的結局,也沒有預想過,他能夠給予安娜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事實也的確如此,當他被迫帶著安娜離家出走以後,滿足了他對安娜的佔有慾,情感卻立刻變成他的負擔。



這時候,渥倫斯基就開始把自己失去的東西看得越來越重要,他的事業、他的社會群體、甚至於他的馬,當然,還有怎樣來安頓自己未來的生活。這些他用來逃避安娜的藉口,正是他作為一個男人一生的必經道路,但他並沒有預備為了這份愛情付出任何代價,更沒有想到要為他們未來在一起的生活預留道路。



安娜對渥倫斯基情感,算不算是一種愛情?



除了被這位英俊瀟灑的年輕人的崇拜弄得神魂顛倒之外,安娜對渥倫斯基的個性和人格一概不知。她公然投入對方的懷抱,全然不顧公眾對她的看法,不顧與一起生活八年的丈夫的情感和顏面,甚至在他兒子面前也不顧及這個幼小的心靈可能受的傷害。



另一方面,她也沒有想過和渥倫斯基的未來。作為成年人的安娜,如果真的愛這個年輕人,就應該鼓勵他去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幫助他實現美好的未來。然而,沒有,一點都沒有!安娜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感情,自己的需要。我們不能把這些只為了滿足自己感情需要的行為稱之為愛情。



那麼,什麼是我們需要的愛情?



我們理解的愛情,是以平安與幸福為目的,以天長地久為追求,以責任和使命為基礎,以社會和文化為背景,否則,就不是愛情,而是不負責任的自私。



這樣的私情和慾火推動著安娜走向歧途,若要在歧途上頑固地走下去,任何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尋找一個讓自己安心的藉口,這個藉口不是為了告解別人,而是為了說服自己,使自己可以頑強地走得下去。



於是,虛偽成為卡列寧的罪名,恨惡虛偽則成了安娜心安理得投入情夫懷抱的原因。

04

不幸婚姻的出路



愛情必須以建立家庭為基礎,否則就會被人的情慾所利用,使自己跌入罪惡的深淵。在托爾斯泰時代,安娜這樣的情況可能只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個案,但在如今社會,情慾打著愛情的幌子,讓人的罪欲和罪性無孔不入地滲露進家庭,殘害了多少男男女女,破碎了多少美好家庭,使多少男兒妻離子散,又使多少女人悔恨一生。



面對當今日益混亂的情感與家庭狀況,很多社會工作者都希望為現代家庭的重建找到一條出路。他們大體上的做法,一方面,為安娜所謂的愛情和自由鳴冤叫屈;一方面,各人用各人的方法為各種破碎的婚姻家庭出謀劃策。他們處心積慮地用自己的方法建立一套套方法和理論,但就是忽略了家庭的起源。



須知,世上第一對夫妻建立婚姻關係的時候,神已為人類的愛情和家庭指明瞭方向和道路。這些內容幾乎全部包括在創世記的這段經文裡: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18-25)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幾點結論。其一,夫妻關係是不可分割的骨肉關係。在上帝的創造中,夏娃是用亞當的一根肋骨造的,標誌著在上帝的創造與心意中,丈夫與妻子就是骨肉關係,而且是先於父母子女的第一關係。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肉體,所以,夫妻之間在婚姻建立的時候,就應該因為對彼此的歸屬而天然有一種愛的關係,也是因為這樣的愛,才甘心情願地通過肉體的結合,在生活中實現生命的合一,建立一個全新的家庭。



其二,婚姻是一個約。卡列寧和安娜是通過婚姻的誓言建立起二人成為一體的夫妻關係,我們在考量他們婚姻問題的時候,不能迴避小說中沒有明確提出,但確實存在於他們之間的信仰。



婚姻是上帝設立,並通過男女雙方立約,在上帝面前建立起來的生命關係,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力單方面撕毀這個約,或用婚外情的方式破壞這個約,因為這個行為本身不僅是對夫妻關係的背叛,更是對神的背叛。



其三,夫妻是在骨肉關係之上建立起來的愛的關係。“骨中的骨”和“肉中的肉”,既表明他們被創造時的骨肉關係,也強調他們成為夫妻之後通過性而建立起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一關係。



亞當在神面前對著女人的宣告,既是牢不可破的夫妻關係的宣告,也是愛的宣告。夫妻關係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彼此相愛。這種愛,不以對方的付出為前提,而以自己向對方無私的付出為基礎,因為愛對方就是愛自己。



其四,夫妻關係的建立必須以信心為基礎。神把亞當夏娃結為夫妻的時候,整個過程,亞當都在沉睡之中,而夏娃對她以前的事情更不會有任何意識。亞當在神面對指著夏娃所作出的宣告,是來自於上帝傳遞給他的信息,這是一種對上帝全然的信心,以及按照上帝的心意與夏娃合而為一的信心。夏娃也是一樣。



因此,夫妻關係的建立,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事情,還有上帝在其中的建造與參與,夫妻關係是一個有上帝參與的三角關係。這個三角關係,雖然我們眼睛看不到,但憑著我們的信心,它是在婚姻關係中不變的事實。



婚姻關係中有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心意必然要成就在夫妻的婚姻關係之中。所以,不管婚姻中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應該在上帝的旨意中尋找解決方法。



安娜的婚姻理念中沒有神,她把自己看成是婚姻關係的主導者,在不符合她心意的時候,就按照自己的方法來處理和麵對問題,完全談不上對神的信心。她對卡列寧也沒有任何信心,當她與丈夫的生活進入平淡期時,感覺到了危機,但作為妻子,她並沒有邀請丈夫共同來解決家庭問題。



小說中自始至終根本沒有提到他們家庭中到底有什麼問題,我們只能從安娜婚外情的結果來猜想她在婚姻中的感受,她對危機的反應,要麼是壓抑,要麼就是逃避。不管是壓抑還是逃避,最終必然成為心中的苦毒,而苦毒的積累就是罪欲的釋放,最終導致悲劇的結果。



其五,夫妻關係需要彼此的付出和維護。夫妻關係是骨肉關係。骨肉會生病,因此夫妻關係之中必然潛藏著危機。



骨肉之軀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系統,當一個部分出現狀況時,其它部分就會調動生命的活力,進行幫助和補救,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若是頭痛,整個身體都會感到不舒服的原因。婚姻關係也當同理!



如果安娜知道,她與卡列寧的關係危機是丈夫的問題,作為一個身體中最敏感的一部分,她應該以自己積極的努力來幫助卡列寧調動生命的機能,最終使他們夫妻之間的矛盾得到化解。以安娜的聰明,只要她願意,完全有能力和方法來化解與丈夫之間的隔膜,可惜的是,她選擇了放棄,或者說,因為渥倫斯基的出現,她故意選擇了放棄!

後記: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已經過去約一百五十年。在這期間,出現過太多像安娜一樣的真實故事,激發了社會更普遍的關注和思考。人們再也不那麼簡單粗暴地把問題的責任全然推到卡列寧這樣的丈夫身上,大家發現,現代的安娜們也必須安靜思考,從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處境,尋找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尋找自己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雖然間隔著一段不短的歷史,再次看完安娜的故事,一如既往地對她非常惋惜,更多的惋惜是她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她能活到四十、五十、六十歲,她將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理解,她會逐漸明白:原來,愛情就是為平安穩定的生活而預備的,當她到了那樣的年齡,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才能在相濡以沬的夫妻關係中,體會到究竟什麼是夫妻;才能在陽光下依偎著丈夫的肩膀散步的愉悅中,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愛情。(約瑟的家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