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如何决定命运?看看社会心理学先驱是怎么解析的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关于性格的讨论,一直以来也没有停息过。

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过: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合于性格。

的确,两个人之所以能够消除各自的差异,和谐地相处在一起,靠的就是性格上的相互吸引。

如果两个人性格不合,即便双方颜值再高、物质条件再好,最终也会因为相处中争吵、摩擦不断而分道扬镳。

性格不仅对情感、人际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的事业、命运也跟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

NO.1

大家对新东方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都不陌生。

俞敏洪出身农村,在创办新东方之前,他一没有背景关系、二没有资金积累,他是如何白手起家,把事业做大的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好性格、好人缘。

大学的时候,他每天都不辞辛劳地为宿舍打扫卫生,为同学打水。看电影的时候,他一个人会默默地帮着全宿舍人搬凳子占座;同学作业写不完或不会写的时候,他总是慷慨地匀出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同学。

虽然俞敏洪比较内向、不善交际,但是大家发现,他总是默默无闻地服务大家,不仅长期如此,而且毫无怨言。久而久之,大家都被他这种慷慨和善良给打动了,总觉得欠他一个人情。

因此,当俞敏洪有了创业的想法时,同学们都非常果断、踊跃地帮助他。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看看社会心理学先驱是怎么解析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助人者,人恒助之。

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马云也曾说:你只有想着如何帮助别人做大,如何帮助别人制造钱,你自己才能长久,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正是由于俞敏洪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乐于助人的性格,让新东方获得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可见,一旦我们的性格暗合了某种人生规律,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地就做成了。如果我们的性格跟人生规律相违背,再怎么努力也只是背道而驰。

这,就是性格的力量!

NO.2

那么,人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性格的力量呢?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性格是先天的天性、气质与后天的习惯、脾气的综合体。

对于先天的天性、气质来说,重要的是认知而不是改变。

例如,有的人因为自己内向、不善交际而苦恼不已,其实这大可不必。实际上,内向和外向是气质的两端——当人的心理能量流向外部的时候,思考能力降低、行动力增强,就形成了外向的气质;当人的情感能量流向内部的时候,思考能力增强、行动力减弱,就形成了内向的气质。

内向的人,虽然不善于表达,但是他们却能很轻易地获得关于心理、人性和规律的认知。这是一种独特的天赋和才能,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商业领袖中,内向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外向性格,占比达到了70%。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都属于内向者:

比尔·盖茨从小不喜欢主动与人接触,也不善于言谈。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独自一人钻研新技术;

巴菲特内向到甚至有些自闭,据说他能长时间安静地沉迷于某项事情,他如果对某件事物感到好奇,可以一直盯着它看几个小时;

乔布斯虽然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但真正的他在私底下性格很孤僻,不仅不爱说话,而且热衷于冥想、静坐……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看看社会心理学先驱是怎么解析的

正因为内向的人专注、集中、缜密,他们才更容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其实,不管是内向、外向、安静、活泼、温和、冷峻……每一种先天的性情都有它独特的优点,只有充分认知、合理利用,我们才能够将潜能发挥到最大。如果盲目地寻求改变,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会让自己感到心累不已。

而对于后天的习惯、脾气来说,我们可以人为地去改造它,让它能为我所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一项习惯只要坚持21天,人的身心就会形成稳定的惯性。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坚持,也能自发地去完成某些事情。

借由习惯的力量,我们能轻松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微信公众号“插坐学院”的创始人何川,创业三年,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年入千万的巨大蜕变。当谈起哪些因素对他的成长帮助最大时,他的回答是:

坚持阅读的习惯。

他说,上下班路上、睡觉前、午休时、会议间歇、等菜时、一个人喝酒时、飞机上……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他都用来阅读了。每天的平均阅读时间超过3个小时。

3小时看起来不长,但积累的结果是惊人的!如果每天阅读3个小时,一年下来就是1095个小时,折算下来是45天。这能积累多大一笔财富啊!

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习惯,何川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实现了人生的跨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除了习惯之外,脾气、品味、格局这些后天的性格因素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华生才说:只要给他一个孩子,他可以将其培养成为任何领域的人才。

可见,如果我们能掌控自身的性格——首先认知自己的先天个性,然后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行业,培养相应的习惯、脾气等,就能发挥出性格的力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NO.3

在发掘自身性格潜能的过程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准则是: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来做出相应的选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马克·奥勒留曾说:切不可做出超出本能的苛求。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自己或他人做出不合常理的改变,结果必定适得其反。例如:

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玩耍是必要的,如果对他们的要求、管教太多,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变成叛逆者、伪君子或是无法放松的工作狂;

对于女性来说,适当的打扮也是必要的,美丽、优雅能让女性的吸引力、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缺乏打扮的女性会丧失自信和魅力;

对于男性来说,不要为了追逐理想、权力、财富而牺牲了身体的健康和快乐,只有平衡的工作和生活,才能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很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盲目地给自己打鸡血、逼迫自己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到头来不仅没有收获,而且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那么,在性格养成方面,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控一个什么样的度呢?

在这方面,智者的书籍、言论能为我们提供非常多的启发。

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任务需要完成。例如,对于青春期的人来说,他们的首要心理任务是“探索自己是谁”,如果这个任务完成得比较好,人会产生满足感、安全感和稳定感,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人会陷入混乱、叛逆和不知所措中,今后的人生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人来说,不能只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还应该通过独立、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来探索自我的能力和边界。

性格,好比是一个人的风水。好的性格,能够让我们的生活、事业都顺风顺水。

所以如何才能重新审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舒服呢?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看看社会心理学先驱是怎么解析的

社会心理学先驱威廉•麦独孤性格解析巨著《性格的力量》震撼来袭!带你全面认识自身性格,深入发掘性格中的隐藏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