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山海關外第一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綏中中前所城

中前所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城西44公里今京沈鐵路北側。是遼寧現存最完整的“所城”。該城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指揮葉興所建的千戶所。1931年改現名。城西有強流河,蜿蜒清澈,繞城而過。

歷史悠久,山海關外第一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綏中中前所城

據民國《臨海縣誌》載:“.前所城高二丈三尺,周圍三里六十九步,垛口三百二十個,明洪武二十八年建”。為明信國公湯和(安徽鳳陽人)與明威將軍方鳴謙(黃岩洋嶼人)負責修築。兩城隔江相望,是江、浙、閩抗倭四十一衛所之一。

歷史悠久,山海關外第一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綏中中前所城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城內設立前所巡檢司署。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南門外修建沙灣聯珠炮臺,置土炮五門,兵五十名。小圓山塔下建小灣炮臺,置土炮三門,兵十五名防守,光緒二十年重修。至1952年大小炮臺各剩一門,後被熔鑄,炮臺遺址今尚存。

歷史悠久,山海關外第一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綏中中前所城

所城略呈方形,東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城牆現高8米,牆基6.3米,頂寬5.3米,基部為條石砌築,牆頂女兒牆無存,場內中心有十字大街通向東、南、西三門,分別稱定遠門、廣定門、永望門。北面嵌石匾,刻有“中前所”三字。城門用青磚作六丁橫拱券法砌築,白灰填縫,門洞高6米,寬4.2米。在城門內側,可沿斜坡式馬道登上城頂。現唯東門馬道尚殘留遺蹟。城牆四角有方臺,現僅有西南隅方臺保存完好。

歷史悠久,山海關外第一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綏中中前所城

前所城是關外第一所城,扼據要衝,形勢險要。明清交戰時,明朝派總兵在此把守。明代在關外曾建有125座所城,前所城是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軍曾把前所城作為攻擊山海關的重要陣地。2006年5月,中前所城作為明至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