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縣甲良鎮:食用菌為群眾開闢致富路

原標題:荔波縣甲良鎮:食用菌為群眾開闢致富路

荔波縣甲良鎮:食用菌為群眾開闢致富路

10月27日,走進貴州五象實業有限公司荔波縣甲良食用菌基地探訪東西部幫扶協作的成效。

“這是叫什麼名稱呢?”廣州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馬俊健指著一個玻璃瓶裡面的“枯葉”問。

“這叫‘茶葉卷’,是一種很小的黑木耳,市場價格很高的,超市一般每斤賣200元以上。”聞聽張國棟介紹完,記者們不禁讚歎,“這個真的是致富的寶貝啊!”

在現場,已經試生產出來的部分黑木耳,細小入指甲,卷如茶葉。張國棟說,這些木耳肉厚實,經過水浸泡後,可以伸展超過一倍的大小,食用時入喉溫和,品質細膩。

據張國棟介紹,該公司培育出來的黑木耳分為無筋、半筋、全筋三類,通過菌棒培育出來的黑木耳,肉厚,堅韌而有彈性,光澤度高。整個培育過程不用藥,通過精細化管理產出的全是無公害、純天然的黑木耳,採收的黑木耳全部晾乾後出售,一般的幹木耳的市場價可以達到每斤35元。“除了黑木耳,我們還栽培猴頭菇、大球蓋菇和巴西菇。”

據悉,荔波縣甲良鎮食用菌產業園建設項目由貴州五象實業有限公司組織實施,項目建設地點在甲良鎮甲良村洞庭組,項目覆蓋丙外、甲新、甲高、拉街村四個貧困村。龍頭企業和村集體合作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貧困戶和村集體以財政扶貧資金入股企業實施和運營。其中,有來自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支援荔波縣的500萬元扶貧資金。

該基地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總投資2.2億元,第一期試驗階段投資6000萬元,第二期投資16000萬元。整個基地目前實際試驗階段已投入6800萬左右,第二期到2021年5月底前建成。明年4月份,該基地可以生產銷售黑木耳150萬斤,預計產值可以達到6500萬左右。基地全部建成以後,一年可以生產銷售1500萬斤左右,產值可以達6.75億元。

對於市場銷售的問題,張國棟微笑著說:“我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才來這裡建設這個基地。我們已經建立起未來的銷售渠道。”他表示,未來該基地的黑木耳產量,有超過60%的將通過連鎖餐飲行業進入廣東市場。

據稱,該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受益貧困戶”的運作模式。建成後由公司運行和經營,幫扶資金形成的資產歸項目覆蓋的受益農戶和村集體所有,受益農戶和覆蓋村集體以幫扶資金入股公司。分紅方式採取保底分紅的方式進行,其中一期分紅取保底分紅的方式進行,分紅期限為2019--2021年。

今年12月份,分紅比例500萬元的7%;2020年,分紅比例為500萬元的7.2%;2021年分紅比例為500萬元的7.4%。其中,分紅獲得總金額裡面,村集體佔1%,貧困戶佔6%。

該項目涉及1個行政村,3個村民小組,共147戶、515人。分紅覆蓋4個村,分別是甲高村、拉街村、丙外村、甲新村,涉及250戶貧困戶,其中貧困戶中長期用工有40名。項目計劃在甲良鎮在甲新村、丙外村、甲良村洞庭一、二、三組開展庭院經濟示範養菌。

據瞭解,每年分紅必須在當年12月20日前兌現,幫扶財政資金形成資產歸4個貧困村村集體和受益貧困戶所有,企業用工優先選用本地貧困戶並有義務對項目區周邊群眾免費提供相關技術培訓和指導。一期分紅期滿後,由公司、甲良鎮政府、參與分紅的貧困戶共同另行協商,重新建立利益聯結。

張國棟說,該基地的菌棒生產基地目前可以容納附近村寨的120人就業,到12月份進入大批量生產以後,種植基地採摘期可以帶動350人左右就業,帶動種植農戶300戶。全部項目建成後,到2021年6月起,能帶動至少3000人左右的就業。(來源:人民網 貴州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