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長沙西站設計方案公佈:三湘四水、 杜鵑花開

三湘都市報10月31日訊(記者 石芳宇) 記者今天從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官方微信獲悉,鐵五院與同濟大學設計院聯合體成功中標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西站。鐵五院設計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長沙西站以“三湘四水、杜鵑花開”為設計理念,將建築塑造出“杜鵑花開”的美麗姿態。

高铁长沙西站设计方案公布:三湘四水、 杜鹃花开

高鐵長沙西站建設規模逾10萬平方米,設12臺22線。一期開發8.4萬平米,與之配套的綜合交通樞紐約30萬平米,是國內首個以“十字型”站廳佈局的方案設計,其中側式進站廣廳、橋下多層車場均為國內首次應用,開創了全新的高鐵客站模式。

高鐵長沙西站北臨望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靠梅溪湖片區,東連麓谷片區,西接寧鄉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對外交通樞紐與城市軌道換乘中心相結合的複合型交通樞紐,建成後將彙集高鐵、地鐵、城鐵、有軌電車、磁懸浮、城市公交六位一體的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

設計團隊以“三湘四水、杜鵑花開”為設計理念——利用空間使用的差異性的高度,將建築塑造成一朵朵花瓣錯落有致的杜鵑花。同時,建築立面造型圓潤並由下向上逐漸,進一步塑造出“杜鵑花開”的美麗姿態。

此外,設計團隊結合建築四個立面上部的雨棚結構,將其塑造為水波湧動的形式,彰顯了長沙“三湘四水”的地域特色,更打造了長沙西綠色客站新形象,志在建成新時代中國鐵路客站新標杆。

高铁长沙西站设计方案公布:三湘四水、 杜鹃花开

記者瞭解到,目前長沙已成立高鐵西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長沙市高鐵西城片區概念規劃、站場建設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等規劃成果已獲准通過。長沙高鐵西城包括高鐵長沙西站和高鐵西產業新城兩部分。高鐵長沙西站是常益長鐵路建設的一部分,常益長鐵路起自常德市常德站,經漢壽、桃江、益陽、寧鄉至長沙市,引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西站,項目全長162.79公里,其中長沙段約35.8公里,項目建設工期為4年,預計2022年完工並投入使用,目前該線路已全面開工。

2018年9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覆站場規模為暫按12臺22線(正線靠站臺設置)佈置。其中渝長廈高鐵場6臺10線,城際場6臺12線。值得一提的是,樞紐初步確定南北廣場、東西落客、腰部進站。這樣佈局的主要優點為落客車道邊更長,交通組織更便捷,進站距離更短,空間景觀更協調。

根據原可研批覆意見,長沙西站為線側下式站房,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經過長沙市政府積極爭取,長沙西站將採用高架站臺+高架站房的“雙高”設計,即車站站臺、站房均位於高架之上,而高架下部空間及地下空間將立體佈置公交車站、長途車站、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地下停車場等。目前廣州、佛山等地高鐵站都是採用這一設計,能極大地實現集約節約用地。改為“雙高”設計後,長沙西站站房面積增加了8萬平方米,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

此外,長沙西動車所位於長沙西站西南部,近期設計規模為6線檢查庫+26條存車線,其中本線規模為2線庫+9條存車線,長贛鐵路規模為4線庫+17條存車線。預留髮展條件,動車所總規模為10線檢查庫、40條存車線。動車走行線從長沙西站西端咽喉引出,分別沿常益長高鐵正線外側向西走行,跨過黃橋大道後動走線折向西南,分別跨過常益長高鐵正線、長株潭城際鐵路聯絡線、烏山聯絡線後引入動車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