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笑話才稱得上是國際玩笑?

閒哼Bin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如若說誰能講國際玩笑開得遊刃有餘,則非周恩來總理莫屬。周總理精通多國語言,真可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筆者認為周恩來總理是從晚清中國外交觀念誕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外交人才。

“對牛彈琴”之以守為攻

周恩來在外開會,一位外國記者故意找茬,說和周總理說話如同中文中一個成語叫對牛彈琴,這時周總理微笑著雲淡風輕的來一句:“對,牛彈琴。”

尼克松訪華之化解尷尬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參觀南京的長江大橋,尼克松好奇地問了一句,“南京大橋上每天有多少經過呢?”周恩來說:“有五個人,”尼克松非常不解,周恩來說:“工、農、兵、學、商,不是正好五人嗎?”

美國官員刁難之應對

筆者至今記得小時候看到的一則關於周恩來總理“上坡路”的機智應對: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 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恩來的面說“: 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 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 話驚四座。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 十分氣憤, 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周總理不慌不忙, 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 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文史工作坊


連考不中的苦秀才洪秀全跑到廣西搞了個“拜上帝教”,核心思想就是上帝是我的老子,我也耶穌是兄弟,大家都來信我吧。

不過,這個組織一直髮展的不溫不火,還老被官府追著跑,一次,洪秀全實在被官府追的受不了了,就一路逃回廣東了躲風頭了。

眼瞅著群龍無首,兄弟們打算就散了吧,這可把楊秀清急壞了,畢竟這個組織他也費勁了心血。

雖然只是個燒炭工,但楊秀清很機靈啊,他馬上就倒在地上,一下子人事不省,然後就口吐白沫起來了,說著以假亂真的胡話。

說白了,就是上帝附身了,楊秀清被洪秀全他爸給附身了,換言之,這個時候,楊秀清就是洪秀全他爸。

楊秀清編了好兩回,大致的意思就是:我是上帝,看見你們這麼不團結我很痛心啊,我的兒子洪秀全你們要保護他啊,你們可得給我團結一致幹下去啊。

楊秀清的表達能力是相當強的,總之,那幫子信眾都信了,也不鬧了,繼續安心搞發展,耐心等教主回來。

後來洪秀全在廣東待不住,又偷偷溜回來了,這一回來可鬱悶壞了:自己多了個爹。

每次洪秀全和楊秀清有爭執的時候,楊秀清就口吐白沫、昏倒在地……

然後,洪秀全就知道,自己該跪了……爸來了

他要不跪,怎麼讓信眾們相信呢。

蕭朝貴也是賊精的一個人,一看東王這麼搞也挺OK的嘛,於是自己也在合適的時候,搞了個口吐白沫,“天兄下凡”……

這下子,洪秀全的天父、天兄都全了……

平日裡,洪秀全是老大,楊秀清和蕭朝貴都得聽老大的。

當神權降臨的時候,楊秀清是老大,蕭朝貴是老二,洪秀全只能俯首帖耳聆聽教誨。

每次配合他們本色出演的時候,洪秀全的心裡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但沒辦法,只能配合他們一起演。

一年,唐玄宗準備搞封禪活動,於是,山東的地方官員們就開始忙活起來。

山東歷城縣的縣令杜豐腦子比較靈活,他想的比較遠,畢竟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從長安趕來,路途上千裡,一路車馬勞頓,難免會有一些意外情況。

於是,這位老兄準備了幾十口上好的棺材。就擺在縣衙大院裡。

結果,沒幾天,上頭派下來檢查準備情況的御史一看,差點沒暈過去,大罵杜豐:泰山封禪幾百年才有那麼一回,這麼重大的事情,你準備這些棺材是幾個意思?不想活了?

御史越說越怒,就下令手下捉拿杜豐,打算嚴懲他,杜豐逃的遠遠地,對外宣稱自己已經病死了,最後才算逃過一劫。

而另一位兗州參軍杜鍾也負責給皇帝的隊伍採辦物資,他也充分做到了提前準備,他想到皇帝的隊伍裡,馬匹肯定很多,這些可都是皇家的馬,精貴的很,一定要吃上好的飼料。

於是,他準備了2000石上好的粟和豆,統統煮熟了,然後存放到地窖裡,就等著皇帝的隊伍來了。

結果,那時正處於盛夏,等到皇帝的隊伍來了,2000石粟豆早已“皆臭敗矣”。

杜鍾也嚇壞了,打算自殺來謝罪,結果他買來半斤半夏,和羊肉一起煮熟了,當作毒藥吃掉,結果吃了好幾次也沒毒死成,反而還胖了。

另外,杜鍾是杜豐的兒子。如當時人的評論:非此父不生此子。


雲中史記


我想到兩個關於特朗普的笑話:

1. 在特朗普的一次華盛頓集會中,他發現一位老人舉著牌子“謝謝你,特朗普總統,為我快樂的童年!”

他很高興,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他走向那個老人,我和你的童年有什麼關係?讓你如此開心。“你童年的時候我還不是總統,”他說。

“那就是我感謝你的原因”老人回答道。

2.在世界各國領導人的會議上,普京告訴特朗普要獨自與他去一個私人聊天室。

“聽著”他告訴特朗普,“我有兩件事告訴你,在你回國後你必須立即行動”。

“好吧,”特朗普說。

“首先,你必須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並將所有真實或潛在的政治對手逮捕並放入拘留營。其次,你必須把白宮漆成紫色。“

特朗普緩緩點頭,然後說“好吧......但為什麼是紫色?”


暗白成灰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應邀訪問蘇聯。當時蘇聯正搞所謂的Revisionism,中國對此是不贊同的。

所以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周恩來總理就批評他在蘇聯推行錯誤政策。

不過赫魯曉夫並沒有沒有正面回應周總理,反而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攻擊。

赫魯曉夫說:“你批評得很好,但是你應該知道,我是工人階級出身的,而你卻是資產階級出身。” 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

周總理稍微停頓了一會兒,然後以開玩笑地口吻回答: “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你說得沒錯。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總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開玩笑的方式化解了尷尬。

周總理的這個“玩笑”,立刻在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傳為美談。


袁衛宇


說到國際和玩笑,讓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新中國成立之後。很多國家對中國沒安好心,不太看好中國,他們想看中國的笑話。所以,就提出各種奇怪的問題,這些問題恰恰周恩來總理總是以玩笑的口吻,對他們提出來的問題進行有力的回擊。

這樣不失禮貌的同時,又解答了對方的疑惑,還可以讓他們無地自容,周恩來總理才是真正的政治高手。

正是因為如此,他也得到了其他國家的尊重,大大的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以及中國的影響了。

先說第一個,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位美國記者看著周恩來總理兜上彆著一個“派克”筆,他就不懷好意的問總理,你們國家這麼大,連一支筆都生產不出來嗎?

為何你佩戴我們美國生產的筆。

周恩來笑了笑回答他,這個筆大有來頭,實話告訴你吧,這是抗美援朝勝利之後,朝鮮戰友送給我的戰利品……。

所以為了紀念我們的友誼,我就一直佩戴著它了。

那位美國記者聽後,只好選則無奈地閉嘴了。

還有一次,也是國外記者招待會上,有位外國記者問周恩來總理。

你們中國的馬路,明明是人走的,為何要叫他馬路?

周恩來聽後還是笑著回答他,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簡稱馬路。

你看周總理在回答他們別有用心的問題時,很機智吧。關於周總理像這樣的機智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了關於周恩來總理機智應對的這種的國際玩笑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都知道周恩來總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人之一,他為中國的獨立與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後,周恩來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他為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時,周恩來總理也是中國人民最為敬仰的領導人之一。


不才講史


1959年,美國在莫斯科搞了一個博覽會,為了展示自己的先進技術,他們把這個博覽會搞得非常隆重。

當時美國的副總統尼克松專門趕赴莫斯科參加開幕式。副總統來了,面子還是要給的,就由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親自陪同參觀。


博覽會上有一套自動設備,把一頭豬放進去,再出來就是一根根香腸。尼克松也是欠的,竟然問赫魯曉夫蘇聯有沒有這種生產香腸的自動化設備。

赫魯曉夫好勝心很強,馬上就回答道:這設備不算什麼,我們正在以造香腸的速度造導彈。

尼克松嚇了一跳。當時蘇聯的導彈技術要比美國更先進。尤其是洲際導彈,防不勝防。

赫魯曉夫信口開河的胡說八道,把尼克松嚇得夠嗆,以為在軍備競賽中輸給了蘇聯。

沒想到赫魯曉夫的演講還有續集,他說這個導彈雖然好,但是有時候也會失靈,有一次我們試驗,導彈飛到阿拉斯加失靈了,幸好導彈沒有裝核彈頭,否則……。尼克松這個時候都快被嚇哭了。

然而赫魯曉夫仍然意猶未盡,繼續吹牛說:我們以後不再製造飛機、軍艦什麼的了,沒用。有什麼事兒直接用導彈。

尼克松徹底崩潰了,美國航母多,飛機多,按照赫魯曉夫的論述,導彈一出,誰與爭鋒,飛機航母什麼的全成了靶標。



赫魯曉夫嚇住了尼克松,又開始拿英國人找樂,說英國人現在分兩派,悲觀派的認為蘇聯三枚導彈就能消滅英國,樂觀派說起碼需要九枚。

九枚導彈摧毀英國還樂觀,這簡直就沒有天理了。

美國人對這事兒倒不太擔心,如果蘇聯沒有說謊,正好拿英國來作試驗,因此安慰英國說不用擔心,蘇聯沒那本事。

但英國人害怕,找到美國說:大哥,現在世道變了,蘇聯人太牛了,他們坐在家裡就能把我們幹了。而美國人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看法,蘇聯不敢拿英國練手。

開幕式剛結束,尼克松馬上回國,跟總統艾森豪威爾說:老大,我們現在必須加強軍事建設,蘇聯人現在厲害得不要不要的。

恐懼是生產力最大的催化劑,美國人一害怕,真就把導彈當香腸來製造了,後來美國人有200多枚洲際導彈,而同時期的蘇聯,只有區區三枚。


花近高樓1


這是什麼笑話?!



中介窗簾裝好一百多文


三個飢餓的德國人在森林遇到一頭野豬 第一天,他們會研究和制定祥細的殺豬方案。第二天,他們會按照方案組織、實施獵殺。第三天,他們會吃掉野豬,然後默默地離開森林。直到數年後,人們才會發現森林裡少了一頭野豬。

三個飢餓的美國人在森林遇到一頭野豬 第一天,他們會用一整天的時間,討論是否獵殺野豬。

第二天,他們會告訴世人:野豬是一種恐怖的食人動物,如果不把它殺掉,後果不堪設想。他們也會警告野豬,如果在24小時之內不離開森林,它就要遭受滅頂之災。

第三天凌晨,他們會瘋狂地撲過去,把野豬窩夷為平地,並且把野豬和整個森林據為己有,然後蒐集野豬吃人的有關證據。 三個飢餓的英國人在森林遇到一頭野豬 第一天,他們會打聽美國人對野豬的看法和態度。第二天,他們向世人宣佈,堅決支持美國人的決定。第三天,他們跟在美國人的後面,勇敢地向野豬發起衝鋒,然後分得美國人吃剩的一點豬肉。


呂布戲小貂蟬


國際上可容不得半點玩笑,只不過是幽默罷了。其實幽默和玩笑絕對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有的時候幽默給你帶來的是不應呀,而自然的孝順。顯得一點也不尷尬,而那些玩笑就不一樣了。有的玩笑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有的玩笑嚇唬別人。有的玩笑是惡作劇,所以我覺得玩笑都不幽默,來得自然。


要說國際上的玩笑,我覺得還是我們偉大的總理周恩來。因為他老人家在這方面做的真的是頭腦思維反應敏捷。真的有強大的智商,我看過一個新聞報道這樣說的。有一次我們敬愛的總理招待國際客人吃飯。在吃飯結束以後,我們的外交人員迅速來找到周恩來說你向他彙報,說這次酒宴上我們的無價之寶九龍杯竟然丟了,周總理微微一笑說不要緊,咱們看看昨晚拍的紀錄片我瞭解一下情況。大家翻看記錄片的過程中看到原來是馬來西亞的一個總統的秘書吧!九龍杯在喝酒的過程中順手揣進了衣兜裡。周總理看到這就問隨行人員說今晚還有什麼國際行動。誰喜歡人員說今晚表演文藝節目。周總理聽了點點頭,然後低頭的說了一些什麼給工作人員。
等到晚上的時候大家又坐在一起,這時候大家觀看演出。劇場裡不時傳來一陣人開心的笑聲。這時候一個表演魔術的人來到現場,他手拿一把槍,嘭的一聲就打出一個鴿子來。隨後他又拿出一個杯子。然後摔在地上,摔了個稀碎,然後砰的一槍又打向了一個外賓。這時周總理說,你看我們這個杯子碎了,就在他的包裡還能發現一個新的。 這時大家都看向了哪個外賓,那個外邊臉上很尷尬,又很不情願地從包裡真的拿出來了那個失蹤了的九龍杯。大家看到這哈哈大笑。這就是我們周總理的睿智和頭腦。借給別人留了面子,又找回了我們自己的東西,真是兩全其美。


伊春美食美客


  國際玩笑一直被用於,對於聽到不可能的事情,而表現出的一種感慨。不過在歷史很多重要場合,那些大人物也不總是面如撲克牌,偶爾也會開些“國際玩笑”,而這些玩笑可是真真有份量的玩笑。

  幾個中國人在國際機場吃瓜子到處吐皮,一群外國人見了就說:中國人的素質真差。中國人聽了立即說道:

  甲:土豆哪裡去挖?

  乙:土豆山上的去挖。

  丙:一挖一蘿框。

  丁:一挖一麻袋。

  這時幾個老外說:哦,原來是日本人。一次國際性訪談中,一位美國記者看到周總理桌子上的美國產的派克筆,覺得給周總理下馬威的機會來了,就得意洋洋地說:“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

  表達的意思是:一位泱泱大國生產能力落後,居然製造不出總理用的筆。

  這時,睿智的周總理不緊不慢地回答這個記者,“談起這支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禮物。”

  一句短小精幹的話語,貌似是一句輕鬆的玩笑話,但是所引發的轟動卻是與“原子彈”等效,徹底打臉洋洋得意的美國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