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在1928年6月的“皇姑屯事件”中,大軍閥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由此引發中日關係的急劇惡化,併為3年後的“九一八事變”埋下伏筆。在這場襲擊案中,日本中級軍官東宮鐵男因親手按下爆破開關,由此一夜聞名。那麼,東宮鐵男為何要炸死張作霖?他此後在中國又犯下過哪些罪行?最終的結局如何?

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東宮鐵男

​東宮鐵男1892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其父東宮吉聖是當地一名士族村長,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對外擴張的思想,而這也深深地影響到兒子的人生選擇。從前橋中學校畢業後,東宮鐵男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7期,並在1915年2月畢業。同年底,東宮鐵男晉升為陸軍步兵少尉,進入近衛步兵第三聯隊服役。1919年,東宮鐵男晉升為中尉,並參加干預蘇俄革命(即“西伯利亞干涉”)的活動。

從西伯利亞戰場上回國後,東宮鐵男開始對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在1923年赴廣州自費留學兩年,因對中國情況有深入的研究,因而獲得“中國通”的稱號。學成回國後,東宮鐵男被派往中國東北服役,擔任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中隊長,僅僅過了3年時間,便因為“皇姑屯事件”一夜成名。

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張作霖

​日俄戰爭結束後,東北三省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而為了將該地區徹底變為殖民地,日本不遺餘力地尋找、扶植代理人。最終,日本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東北王”張作霖身上,給予他大量的財政、軍事援助,甚至還直接出兵助其平定郭松齡的叛亂,真可謂下足了“血本”。但張作霖並不願做賣國賊,尤其是當上軍政府大元帥(相當於大總統)後,更是屢屢拒絕日本人提出的非分要求。

對於張作霖“忘恩負義”的舉動,與其私交甚好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張暫時包容,待時機成熟後再推行“滿蒙分離”政策。而軍界卻大不以為然,主張剷除張作霖的人很多,尤其以關東軍司令部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最為積極。在給摯友磯谷廉介的密信中,河本直言不諱地講道:“若張作霖輩死一二人又有何妨,此次定要將他幹掉,即使因此獲咎革職,亦在所不惜。”

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河本大作

​河本大作是個執行力很強的冒險家,既然決定要剷除張作霖,便果真瞞著內閣,在張作霖退回到東北之前,便擬定出詳細的刺殺計劃。而東宮鐵男作為河本大作的積極追隨者,不僅參與了計劃的制定,並且親自實施刺殺行動。1928年6月4日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專列駛到皇姑屯時,東宮鐵男親自按下爆破開關,引爆預先埋好的炸彈,將專列炸燬。當日,張作霖傷重不治而死,終年53歲。

“皇姑屯事件”震驚世界,日本因為公然暗殺外國元首,從而招致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而東北軍新首領張學良也因此跟日本決裂,宣佈“東北易幟”。面對著極為不利的局面,田中義一被迫辭職,而河本大作、東宮鐵男等人也遭到軍部的嚴厲斥責,並被勒令退役。不過經此一事,東宮鐵男的名氣大增,成為日本大批右翼分子心中的“偶像”。

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皇姑屯事件”的照片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東北三省,隨即扶植清廢帝溥儀組建偽滿政權,希望通過他來實現將東北變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然而,對於日寇的野蠻侵略政策,東北軍民進行不屈不撓的抵抗,給日偽軍隊以沉重打擊。在這種情況下,1931年底重返中國任職的東宮鐵男,向關東軍司令部提交《墾拓意見書》,建議遷移大批日本農民到東北定居,同時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充當關東軍的後援。

在《墾拓意見書》中,東宮鐵男將這種武裝起來的日本移民,稱之為“開拓團”。按照他的設想,只要政府保證能在20年間移民100萬戶、500萬人,那麼整個東北地區將被日本徹底同化。東宮鐵男的計劃引起軍政高層的極大興趣,1936年8月,廣田弘毅內閣正式批准東宮鐵男的計劃,並將其列為七大國策之一。由於在“滿洲開拓計劃”中的“成就”,東宮鐵男獲得“滿洲開拓之父”的稱號。

親手炸死張作霖的日本軍官,提議向中國移民500萬,後斃命於浙江

日本在中國東北的“開拓團”

​“七七事變”爆發後,東宮鐵男以預備役軍官的身份被重徵入伍,隨即又以陸軍中佐、114師團步兵102聯隊大隊長的身份,在江浙一帶作戰。1937年11月14日,東宮在橫渡嘉興平湖時被流彈擊中左胸,在匆匆忙忙寫下辭世詩後(“原野秋高氣爽,與部下共之,甚快。”見《東宮鐵男傳》),就此斃命當場,結束自己罪惡滔天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