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固安:“鄉村組團”成氣候

河北固安縣周家務村開展土地流轉,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建設果蔬標準化種植園區,以“租金+股金+薪金”的模式推動村、企、民融合發展。按照這種“村園融合”模式,在固安縣,像周家務村那樣的鄉村組團發展片區已有16個。目前,固安縣將城鄉結合、要素融合、村企共建、組團發展作為一條重要經驗在全縣推行。

“一到週末節假日,村裡每天的遊客接待量都能有三四千人。”坐在村裡新落成的劇院中,周家務村黨支部書記張健告訴記者,村裡的農業園區已成為集現代農業、住宿餐飲、觀光采摘、文化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

周家務村位於河北固安縣渠溝鄉,村裡的現代農業園區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卡爾叔叔幸福農場”。就在幾年前,周家務還是個讓人“頭疼”的村子。“當時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村裡的主幹道還是土路,只有現在的一半寬。”渠溝鄉黨委副書記王景波回憶說,以前很怕來周家務村,一下雨到處都是泥,根本沒法走路。

2011年,在外經商多年的張健回到村裡當選黨支部書記,改變人居環境是他新官上任後燒的“第一把火”。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先後對村街內17處私搭亂建和殘垣斷壁進行了全面拆除,使得村街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環境好了,還得想辦法增加群眾收入。“村裡有種菜傳統,但都是分散種植,銷售也是單打獨鬥,沒有形成規模,因此群眾收入並不高。”為此,2015年,村裡開展土地流轉,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建設果蔬標準化種植園區,以“租金+股金+薪金”的模式推動村、企、民融合發展。

記者瞭解到,在周家務村,流轉土地首年租金每畝1200元,群眾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年底將盈利部分按照比例給百姓進行分紅,2018年入股群眾每畝分紅2300元。流轉土地後的農民,按照平等、自願、優先原則到園區就業,平均每月工資3000元。

通過幾年發展,周家務村的農業園區形成規模後,村裡又大力發展休閒旅遊,突出高品質,從日本、中國臺灣、大連引進優質櫻桃、草莓、西紅柿、無花果等品種,發展四季採摘。同時,充分利用村街閒置房屋,打造以京劇、柳編等為主題的精品民宿,實現由農業產區向農業景區轉變。2018年,周家務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5萬元。

周家務村探索出的鄉村振興模式被稱為“村園融合”型。在固安縣,像周家務村一樣形成的鄉村組團發展片區已有16個。比如,以“林城萬人溫泉小鎮”組團為代表的“聯村開發”型,該組團將相鄰的4個村街的人口、土地、產業、民居等各種要素進行全面整合,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拆遷、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服務,通過村企共建方式,建設萬人溫泉小鎮,實現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面貌的歷史性跨越。

“我們將城鄉結合、要素融合、村企共建、組團發展作為一條重要經驗在全縣推行。”固安縣委書記王海說,除了周家務村的“村園融合”型模式,固安縣還有“聯村開發”型、“園區帶動”型、“產業輻射”型等不同類型的鄉村發展組團。比如,“產業輻射”型的典型代表為“京南花卉第一村”——南王起營村及周邊村莊組團。依託花卉種植產業基礎和市場優勢,該組團通過30多家花木綠化公司流轉土地或簽訂購銷合同的方式,將周邊15個村莊3萬多畝土地統一規劃,建立花木繁育銷售基地,實行規模化經營,產業輻射京津冀等11個省市。(經濟日報 記者 陳發明 宋美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