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加快實施“兩區”建設 做強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支撐

近幾個月來,國家發改委公佈了兩個與河北張家口相關的文件,一個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及承德市壩上地區植樹造林實施方案》,另一個是《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規劃(2019—2035年)》。這兩份文件的聚焦點就一個,要把張家口打造成為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無論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來看還是張家口自身實際來看,綠色生態都是張家口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表示,近年來,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在讓生態環境變“綠”,產業結構變“輕”,經濟質量變“優”的發展道路上全力探索,走出一條既能在生態上全面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又能在經濟上促進張家口高質量發展的雙贏之路。

實施“兩區”建設統攬,有效控制環境汙染是前提條件。近幾年,該市累計整治“散亂汙”企業1726家,淘汰燃煤鍋爐5681臺,退出礦山288處。淘汰老舊機動車1.74萬輛,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335.5萬平方米,成功入選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在這些年的環境整治中,張家口強力抓煤炭儲運整改,除了已建設全封閉煤倉的有證企業外,其他煤炭運銷企業的經營資格已全部被取締,通過植樹綠化,以前的公路煤黑帶變成了今天的生態景觀帶。

實施“兩區”建設統攬,強化生態支撐是核心內容。為建立首都綠色生態屏障,近3年來,張家口先後投資200多億元進行生態建設,僅2018年就完成造林面積601萬畝,提前兩年實現森林覆蓋率50%的目標;投資近百億元修復官廳水庫國家溼地公園等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工程,如今,全市共有國家級溼地公園8處、省級公園8處,總面積達4.6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69平方米。

實施“兩區”建設統攬,建立綠色產業體系是動力源泉。張家口將大數據、新能源、機械裝備、生命醫學、體育運動、休閒旅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全力予以推進。其中大數據產業就是張家口強力推進的一項新興產業,已建成北京—張家口—張北19條光纖直連通道及多項支撐工程。截至目前,已簽約大數據項目22項,計劃總投資約800億元,服務器規模逾150萬臺,已註冊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企業16家,一大批具有示範效應的重大項目紛紛選址落戶張家口,一個千億元級別的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新能源產業發展也亮點紛呈。截至目前,新能源產業已獲批示範項目23個,到2022年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可達1900萬千瓦;全市規模以上裝備製造企業共有114家,產值300億元左右,主營業務收入280億元左右。

經過“去劣上優”的結構調整,張家口經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6.7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90.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9.9%和14.3%。

記者宋美倩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